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围产期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由于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易致感染,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生命的任何阶段均高,且易发展成败血症,危及生命。近年国外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占全部活产婴的1~4‰,病死率高达17~45%。国内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依不同医院而异。熟悉新生儿围生期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尽管有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很高.免疫及辅助疗法已成为能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该文对新生儿败血症时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微生态制剂、谷氨酰胺、重组人蛋白C、乳铁蛋白和黄嘌呤衍生物等的最新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有的资料表明1‰~10‰活婴发生败血症。该文用 Aztreonam 治疗新生儿败血症,证明对革兰阴性菌包括多数假单胞菌属感染有效。该药对成人和儿童不抑制正常菌群,不干扰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因此无增加胆红素脑病的危险。病例与方法 55例新生儿败血症,足月儿37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感染治疗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一直稳定于7‰左右,而败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宿主防御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易感性增高。传统的免疫疗法为血制品的使用。当前新的治疗模式为利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来提高宿主的防御机能,阻断机体的炎症反应,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据报道,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6‰-38‰,发展中国家新生儿发病率比发达国家高3-20倍。据发达国家报道,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感染治疗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一直稳定于7‰左右,而败血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宿主防御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易感性增高。传统的免疫疗法为血制品的使用,当前新的治疗模式为利用重组细胞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来提高宿主的防御机能,阻断机体的炎症反应,以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血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据报道,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60‰-38‰,发展中国家新生儿发病率比发达国家高3-20倍.据发达国家报道,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中性粒细胞特点与败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重症监护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高达25%~50%,病死率约15%~20%。早产儿发生败血症时外周血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NC)减少或缺乏(1),其致病菌谱也多与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病人相同(2),本文将就早产儿NC的产生和功能特点及其与败血症的关系、应采取的对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败血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在我国虽已有所下降,但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目前仍然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占活产婴的1‰~10‰,国内病死率在12~20.5%这间.在国际儿童年(1979年10月)于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会议上,反映出新生儿败血症是常见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特别是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吴仕孝教授在大会发言,做了生动报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围产新生儿工作者对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作了大量工作.首先,1987年在杭州召开的有关新生儿感染与呼衰的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接着1990年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研讨会上又制定了新生儿败血症研究的方向性规划,提出今后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降低发病率,使败血症不再是威胁围产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在诊断上要研究出新的有关病原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常见的肠道严重炎症疾病,早产儿肠道免疫不完善,肠道黏膜屏障不成熟,NEC发病率更高,且体重越低,NEC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1]。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ICHD)基于新生儿网络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败血症患儿3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另设对照组26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60.37±22.70)[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23.14±5.10)MFI(P<0.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95.8%,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为95.4%。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细菌感染目前在我国仍属重要疾病之一,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尤多见于早产儿。在美国尿路感染占活产儿的1~10‰,败血症占1~3‰,脑膜炎占0.2~0.5‰。国内仍以肺炎、败血症、肠炎、皮肤化脓性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在我国虽已有所下降 ,但在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 ,目前仍然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占活产婴的 1‰~ 1 0‰ ,国内病死率在 1 2~ 2 0 5%这间。在国际儿童年 ( 1 979年1 0月 )于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围产新生儿学术会议上 ,反映出新生儿败血症是常见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 ,特别是重庆医学院儿科医院吴仕孝教授在大会发言 ,做了生动报告。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围产新生儿工作者对有关新生儿败血症的防治作了大量的工作。首先 ,1 987年在杭州召开的有关新生儿感染与呼衰的学术会议上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赖剑蒲新生儿败血症,尽管使用各种抗生药物治疗,但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疗效受到一定限制,病死率仍高达13%~50%[1]。国外采用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作为重症败血症的免疫治疗手段,取得满意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此病仍然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40年代磺胺药和青霉素发现以前,败血症的病死率高达90%,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支持疗法的不断完善,新生儿败血症的病死率已大大下降,据1966~1978年的统计,病死率为26%。与此同时,致病菌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败血症是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8‰活产,病死率为10~30%。此病诊断常有困难,除血培养外,其它检查结果缺乏可靠性,为寻找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我们于1984年6月~1987年8月应用自制SPA标记抗体对早期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进行了研究,取得较满意结果,总结如下。试验设计原理败血症血循环存在的病原菌示为未知抗原,如能制出已知特异性抗体,设法使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可明确未知抗原种类。A蛋白菌体试剂是一种以自身菌体为载体的  相似文献   

17.
176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仍较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17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不同阶段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细胞。目前已知,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吞噬作用(phagocytosis)与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介导的杀灭途径参与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功能对于新生儿,尤其对于早产新生儿特别重要。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或障碍与新生儿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9.
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在NICU住院时间比较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患儿皮肤黏膜经常存在真菌感染,且易侵犯胃肠道、肺和脑膜等,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后果严重,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在NICU,新生儿真菌血症患病率为0.4‰~2‰,极低体重儿(VLBW)为3.8%~12.9%。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在近30年增长了约36倍,以全身性念珠菌病为例,VLBW患病率达0.6%~20%,病死率为11.4%~44%,是引起VLBW败血症第三大原因。主要致病真菌包括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或曲菌等。新生儿易发生真菌血症相关因素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几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功能不成熟,败血症的发病率很高,目前败血症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远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较多,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但进展迅速,数小时内即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需要时间较长,目前,败血症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DNA检测等.该文比较和分析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指标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