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面瘫一般多用针刺治疗,但小儿及部分患者对针刺有恐惧感,难以接受治疗或面瘫患者经长期针刺不愈,不再适合继续针刺。应用激光并按摩治疗此类患者82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针刺53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87%(χ2=4.39,P<0.05)。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多为面神经炎所致。可发于任何季节,不受年龄性别所限,以青壮年男性略多。临床以突然发病,口歪眼斜,不能皱眉闭眼,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嘴漏气,患侧面部麻木为特征。大多以头面部受风着凉为诱因,由于脉络空虚,风寒痰湿乘虚而入,致气血阻滞,肌筋纵缓不收。现代医学认为,茎乳孔内病毒感染引起组织  相似文献   

4.
笔者针刺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均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笔者自1992年2月至2003年1月用针刺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脸不能下合,前额皱纹消失,蹙眉、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加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 81例面瘫患者采用针灸加手法按摩综合性治疗。结果 81例中有效60例,好转11例,无效10例。结论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面部按摩治疗与针刺疗法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周围性面瘫儿童中选出2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120例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及面部按摩、针刺治疗,观察组110例换患儿给予电子生物反馈仪治疗+药物治疗+面部按摩,治疗4周后,收集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面神经功能评分(HB)。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3.33%,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电子生物反馈仪结合面部按摩、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周围性面瘫患儿面部神经功能修复,且治疗过程中患儿舒适度高,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探讨和论证用中医针灸和现代物理疗法相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途径及疗效,防止和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面瘫古称“口呙”,俗称“口眼歪斜”,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它是一种非化脓性面神经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占所有周围性面瘫的75%。由于该病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无特异性有效疗法。我科自1988年7月~2003年7月采用针刺结合理疗的方法治疗面瘫,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西医结合电针、按摩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45例,痊愈29例,显著好转13例,改善2例,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麻痹为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产生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氏麻痹[1]。中医称“口僻”,俗称吊线风。临床表现为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前额皱纹消失,严重时可见眼裂增宽,眼结膜充血,眼睑外翻,泪液外流,鼓腮漏气,进食咀嚼时,食物...  相似文献   

13.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发于青壮年。婴幼儿亦有发病.其治疗方法与成年患者不同。笔者运用电针治疗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小儿面瘫4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超  刘红晶 《中国康复》2005,20(2):127-1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个月-11岁;病程1d-5个月;左侧面瘫22例,右侧18例。全部患者给予按摩和中药治疗。①按摩:急性期(1-7d),患、健侧同时施以点、按、揉等手法,穴位选用阳白、太阳、迎香、地仓、大迎、颊车、下关、人中及双侧医风、风池、合谷等穴,患侧以补法,健侧以泻法,以耐受为度;缓解期(7-20d),治疗以患侧补法为主,点攒竹、印堂、四白、迎香、巨髎,推坎宫、颊车,按揉太阳、地仓、承浆、大迎、头维等,同时按揉健侧颧髎及双侧医风、风池等,平补平泻,以皮肤红润为度;恢复期(>20d),患侧平补平泻,穴位同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笔者通过观察针灸辅以面部按摩治疗100例周围性面瘫,为治疗这类病例提供新方法。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周围性面瘫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针灸为主要治疗方式,辅以面部按摩 B组(对照组):单纯的针灸治疗。结果:针灸辅以面部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痊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结论:针灸辅以面部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瘫痊愈率高,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面瘫,俗称“口眼斜”、“口僻”、“口”,属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而神经管内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常在感冒及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发病。中医认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侵阳明,少阳,以致经气阴滞,经脉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病。笔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TDP照射综合疗法治疗面瘫16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瘫的面神经电生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面神经麻痹,现在还无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70%以上的病人能够恢复面部功能而不留任何后遗症,只有当面神经轴索严重丧失的患者才会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面肌收缩无力、联带运动、味觉障碍等。若想定量评估是否有轴索丧失,最好作电生理学测  相似文献   

18.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炎所致的一种常见病,给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9岁,平均为56.5岁。左侧34例、右侧26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2个月。诊断标准依据《疗养技术常规》来判定[1]。2治疗方法2.1针刺疗法患者取仰卧位,针刺翳风、阳白、攒竹、鱼腰、太阳、颧瘳、四白、下关、颊车、地仓、迎香、人中、承浆、合谷、太冲等穴位。发病初期,神经炎症外在发展阶段,针法…  相似文献   

19.
王立新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78-1178
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炎,是指原因不明,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神经麻痹[1],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虽无生命危险,但因影响生活和容貌,使患者身心备受痛苦.作者采用针刺配合一指禅循经推拿治疗,对30例面瘫病人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面瘫2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2003-01/2008-08临床工作中共诊治各种类型面瘫患者256例,通过分型,采用三种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