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即出现闭经并伴血清高促性腺激素及低雌激素水平,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POI发病机制高度异质,可能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自身免疫异常、医源性及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学因素约占25%左右。在卵子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重组、分离等过程,期间,DNA损伤修复机制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异常与POI的发生有关,本文综述了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在预测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取随访3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5例复发性和15例未复发性浅表性膀胱癌石蜡切片标本,应用17号染色体特异性荧光探针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复发性膀胱癌中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19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3例异常患者(P〈0.05).6例单倍体全部复发,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与膀胱癌的进展无相关性(P〉0.05),其无病生存时间较17号染色体正常患者明显缩短(P〈0.05).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者复发的可能性是17号染色体正常的3.07倍。结论:17号染色体数日异常与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染色体畸变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 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对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9例,占受检夫妇的5.98%;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22.4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6.12%;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占6.12%;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占65.31%.结论 染色体畸变是导致不孕不育、反复自发流产、生育死胎、畸胎的重要因素,对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应检查夫妻双方的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在快速诊断常见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856例孕妇的羊水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856例孕妇共检出155例染色体异常病例,总体异常率为18.11%。两种方法同时检出141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36例非整倍体和5例嵌合体),染色体核型分析单独检出9例染色体异常(包括4例嵌合体和5例平衡易位),BoBs单独检出5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在染色体数目异常检出方面,BoBs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一致率为100%,对嵌合体检测的符合率为55.56%,对平衡易位和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符合率为0%。结论 BoBs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及部分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但存在漏诊风险。仅根据BoBs检测结果对胎儿作进一步处理存在一定风险,BoBs检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应用可以快速诊断常见染色畸形以减轻孕妇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5.
人类Y染色体是一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长约60 Mb,Y染色体有很大部分是异染色质,极易发生结构和形态学变异,若Y染色体发生结构异常会引起男性性发育异常或生殖异常等遗传效应.有关Y染色体异常与临床效应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期探究正常生育和不育男性Y染色体及其多态的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能否用于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应用7号和17号染色体荧光探针,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细胞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反应,分析随访3年以上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复发和15例未复发浅表性膀胱癌中7号和17号染色体的拷贝数。结果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同时异常增多有10例,仅存在于复发的膀胱癌组织中;在7号或17号染色体数目增多的19例中,复发性膀胱癌显著高于未复发癌(P〈0.05);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在G2/3中显著高于G1(P〈0.05),在临床分期和复发次数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7号和(或)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和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异常,以及位于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C区(azoospermiafactorC,AZFc)中无精子症缺失基因家族(deleted-in-azoospermia,DAZ)基因拷贝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运用染色体G显带、多重PCR与PCR-RFLP检测技术,对210例已生育男性、247例无精子症与206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区结构进行分析,并对453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在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2.6%与8.3%。所有已生育男性中未检出DAZ基因全部或部分拷贝缺失,而在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4个DAZ基因拷贝缺失率分别为7.7%和11.2%,DAZ1/DAZ2共缺失率分别为7.3%和4.9%。结论:在中国男性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DAZ基因拷贝缺失现象,提示染色体结构/数目异常与Y染色体AZFc区DAZ基因拷贝缺失可能是中国男性不育的重要遗传病因。  相似文献   

8.
精子染色体异常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精子染色体直接参与受精卵染色体组成且影响精子本身功能。因此,精子染色体异常应作为精子质量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精子染色体异常分为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本文对精子染色体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及其产生原因、检测技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闭经患者细胞遗传学的检查结果,探讨染色体异常对性腺发育及表型的影响。方法对234例原发闭经和309例继发闭经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结果原发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检出率为58.6%;继发闭经患者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检出率为13.6%。染色体异常包括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46,XY、45,X0/46,XY以及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闭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生育能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染色体的异常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男性不育就诊的4183例男性患者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1097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占1.73%(19/1097);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3.49% (148/1097);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30.08%(330/1097);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例占53.24%(584/1097);嵌合体占1.46%(16/1097)。结论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生育有重要影响。对于睾丸发育不良、畸形精子多、少精子、无精子以及其妻有反复流产史、死胎史和畸胎史的男性患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51 057例生殖异常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类型与生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51 057例生殖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行常规染色体制片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根据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等分类方法分别统计,分析不同染色体异常核型与生殖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检出768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不包括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为1.50%。常染色体异常共348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的45.31%,检出率为0.68%;性染色体异常400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的52.08%,检出率为0.78%;性反转共20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的2.60%,检出率0.04%。共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改变2 274例,检出率约为4.45%。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等生殖异常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因,并及时进行遗传咨询,以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林蕾  孙丽  刘萍  全松 《生殖医学杂志》2009,18(4):406-410
精子染色体异常包括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和DNA损伤。精子染色体异常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密切相关,精子染色体异常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受精率、胚胎质量、妊娠率及子代的健康。精子染色体检查是评价精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就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Y染色体微缺失和精子DNA损伤与男性不育及ART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临床男性因素性不育患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重组对同源染色体正确分离起着重要作用。重组异常是染色体不分离的重要风险因子,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不育。而不育症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10%~20%夫妇,其中含有男方因素引起的不育占50%。尽管男性不育的发病率高,但目前关于因减数分裂导致精子发生过程失败的机制仍知之甚少。近年来发展的免疫荧光技术使我们可以直视减数分裂重组事件,为研究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流产(RPL)病因复杂,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生率为2%~5%,其中仅有50%的RPL患者可以确定病因。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对RPL大部分的病因学研究仅围绕着女性开展,对男性精子在RPL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够重视。许多临床研究显示,精子遗传物质与胚胎发育潜能与妊娠结局息息相关。精子的生成与发育、精卵的结合以及受精卵的着床与发育,每一个过程都受到染色体与多种基因的调控。由于胚胎一半的基因组由精子提供,因此,精子染色体的数目与结构异常,精子DNA的完整性异常,基因的突变以及表观遗传学的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为此,本文就精子遗传异常在RPL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希望有助于未来RPL的预测、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据报道大约15%的夫妇为不育症患者,导致不育的因素众多,其中男性因素占50%[1],而在严重男性不育中遗传因素占20%~25%[2]。染色体病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遗传性因素。染色体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平衡易位、罗伯逊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异常(染色体单体,染色体三体等)[3]。Y染色体微缺失主要是指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c factor,AZF)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的病因,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遗传咨询的依据.方法 对335例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联合检测.结果 335例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目异常者29例,占总数8.66%;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占总数1.79%;性反转1例占总数0.30%;AZF区域STS位点缺失6例,占总数1.79%;二项检测异常发生率为12.54%.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重要的遗传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骨巨细胞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巨细胞瘤(GCT)染色体的数目集中于二倍体,部分病例出现超二倍体或多倍体核型。末端缺失是GCT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由此导致端端易位,形成双着丝粒,甚至三着丝粒染色体。本组有8例GCT出现末端融合或双着丝粒染色体,6例发现有多倍体核型。与流式细胞DNA定量对比研究发现染色体数目畸变与DNA含量有一致的关系。在GCT中,其它可见的染色体畸变有环状染色体、标记染色体、双微体等。由于研究时间尚短,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浅表膀胱癌的分级是否与染色体异常相关,作者对9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分析结果与浅表肿瘤的临床过程相关。 1级肿瘤有亚二倍体或近二倍体染色体。2级肿瘤中半数为近二倍体染色体,但许多细胞的染色体计数>49条,相当于超二倍体。3级肿瘤的染色体形式主要为超二倍体。作者指出,关于1级和2级肿瘤的染色体数目有显著差异,以前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的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原因。 方法 :对 174例少精子症、无精子症的病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 :72例无精子症病人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病人 13例 (18.1% ) ,主要涉及性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 10 2例少精子症病人中 ,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病人 5例 (4 .9% ) ,主要涉及常染色体某些片段的倒位、易位。 结论 :性染色体畸变导致精子发生障碍最为严重 ,常染色体的某些片段断裂点也可能影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18对有自然流产史夫妻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制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7例,占受检夫妻的3.29%,其中平衡异位6例,倒位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罗伯逊异位2例,丢失2例;染色体多态变异46例,占受检夫妻的8.65%,主要表现为Y染色体、9号染色体、16号染色体多态变异;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有自然流产史夫妻的染色体检查,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