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际缘切口在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发际缘切口联合附加小切口行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坚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5例患者采用发际缘切口联合附加小切口行颧上颌复合体骨折解剖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35例均一期愈合,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面神经损伤。结论:采用发际缘切口联合附加小切口的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复位准确、固定可靠,使面中部解剖结构得以重建,且术后无明显面部畸形等,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造成颌骨骨折发病率日趋增高。该部位骨折后,严重影响患者颌面外形、语言、咀嚼、吞咽、呼吸甚至视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口腔材料的发展,坚固内固定技术已成为治疗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下颌骨骨折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颌间固定和坚固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但传统的颌间固定技术,存在难以保持口腔卫生、不能保证患者的营养和治疗效果不肯定等问题,并且可以引起颌骨的废用性骨炎、肌肉的萎缩、颞下颌关节的粘连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耳屏前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相关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单侧颧弓骨折7例,单侧颧骨、颧弓骨折10例,均采用经耳屏前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双侧颧部对称,无张口、咀嚼功能障碍及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耳前隐匿小切口内镜辅助下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可作为部分颧弓骨折病例治疗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7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固定功能、美观度、舒适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外形恢复满意、张口度完全恢复、螺钉未松动、固定未移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观察组术后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固定功能、美观度、舒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及颌面部的生理功能,满足患者对外形恢复的要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颧眶复合骨折的修复和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颧眶部联合骨折的较完善的方法。方法:采用三维结构复侠微型钛板坚固定术治疗此类患者19例,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面部形态对称,无功能障碍,结论:颧眶部联合骨折的治疗以颧蝶缝、眶下缘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采用半冠状切口、睑下缘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以及局部小切口入路治疗颧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手术入路采用半冠状切口或局部小切口、睑下缘切口、口内前庭沟切口,直视下对其进行松解、复位、钛板固定,并评价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咬牙合关系及张口度好,面部形态对称良好。1例出现面神经额支损伤,11例瘢痕明显,3例头额顶区疼痛、麻木,1例出现颞部凹陷,8例出现下睑淤血、结膜充血,1例下睑外翻,2例下睑凹陷。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及局部小切口、睑下缘切口及口内前庭切口是颧上颌骨骨折最常用的手术入路,在熟练掌握手术入路及骨折固定原则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术中应注重局部的解剖关系,掌握相关的固定原则,重视操作技巧,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颧骨位于面中部侧方的突出位置,易受外力打击而致伤,是面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颧骨自身坚硬,骨折线常常发生在与周围骨连接的薄弱区域以及颧弓部,形成以颧骨为中心的邻近多骨骨折,称之为颧骨复合体骨折。本院近年来采用头皮冠状切口,选择性辅助局部切口入路。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对2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固内固定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口腔颌面骨折的治疗,此技术具有提高颌骨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和加速骨折愈合的功效。笔者1996~2006应用微型钛板治疗132例不同类型的颌部多发骨折,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多发性骨折坚固内固定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颧骨颧弓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位,易受撞击而发生骨折,其骨折的发生约占颌面损伤的25%左右。自1997开始,我们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21例,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面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复杂性颅颌面(CMF)骨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23例复杂性颅颌面(CMF)骨折的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前庭沟切口入路,充分显露所有骨折部位。按照由外而内,先上下再中间,功能与形态并重的原则进行骨折的解剖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张口度和咬合关系恢复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处对位良好。结论:复杂性颅颌面骨折病情危重、类型复杂。熟知各区域的解剖功能特点、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方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外形,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technique of subciliary incision and lateral cantholysis with tri-dimensio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to treat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Methods:The subciliary incision and lateral cantholysis combined with tri-dimension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of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s were applied in 56 patients with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Another lateral eyebrow incision or sublabial incision was used to simplify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6 months to 5 year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all the patients had satisfying postoperative results. All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except the numbness in the infraorbital region in 2 patients. In 94.6% patients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obvious scar, ectropion, entropion or blepharoedema were found, only 5.4% of the patients had slight ectropion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s: The subciliary incision and lateral cantholysi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nvisible scar,sufficient exposure, minimal injury, and few complications and combined with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titanium microplates this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routine operation methods to treat 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3.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对牙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1627-1628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对恢复良好颌关系的影响。方法:应用钛板、钛钉对216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坚强内固定,以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结果:209例患者术后颌关系恢复良好,7例较差。结论: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是恢复良好颌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胫骨Pilon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和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切口Ⅰ期愈合率、下地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经随访,观察组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促进胫骨Pilon骨折患者骨愈合,早期及中期预后良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4例是双侧)跟骨骨折,本组有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定术后功能为53~98分,平均84.8分,结果优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9例,切口愈合不良率18.7%,包括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窦道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钢板部分外露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必须高度重视软组织的处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合理的处理,才能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诊治36例骨折内固定术后伤口感染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17~76岁。感染发生于术后26 d^10个月,感染病程2 d^4个月。原手术切口或其周围皮肤、皮下软组织坏死感染27例,合并钢板或骨外露5例,窦道形成、骨膜反应、骨质坏死4例。  相似文献   

17.
上臂内侧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2—01收治的肱骨干骨折165例,其中105例获得随访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上臂内侧切口39例;B组后侧切1:334例:C组前外侧切口32例。结果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3组骨折均愈合良好,A组愈合时间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皮肤感觉优良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间肩、肘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内侧切口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腓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腓骨钢板内固定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早期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例均行急诊清创 腓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二期行皮瓣移植或植皮手术消灭创面。结果 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8.4个月。其中7例骨性愈合,1例骨不连。2例出现足下垂,行踝关节融合术后功能良好。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在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折早期处理中,行腓骨钢板内固定是一种能保持骨折稳定性,防止短缩畸形,为下一步骨及软组织重建创造良好条件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勇  陈维毅  易兴彪 《骨科》2016,7(1):40-44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固定组(40例)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单纯内固定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评价复位情况,Tornetta等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评价治疗结果,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2个月。术后1周时,联合固定组22例达解剖复位,12例复位可,6例复位差;单纯内固定组19例达解剖复位,16例复位可,5例复位差,两组关节面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643)。术后3个月,联合固定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5%,显著优于单纯内固定组的80.0%(χ2=4.114,P=0.0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4)。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是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使损伤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有效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