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特点。方法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率分别为41.9%、51.9%和35.1%,261株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6%~100%,但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为18.4%~61.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1.2%~88.6%。261株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96%~100%,但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8.4%~61.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51.2%~88.6%。结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治疗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宁波市第一医院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状况,为医院控制感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该院临床分离的所有肠杆菌科细菌数据资料,采用WHONET 5.6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总计7 397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583株,占7.88%。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237株(40.65%)、急诊病房39株(6.69%)、神经外科病房31株(5.32%)等。排名前5位为肺炎克雷伯菌349株、大肠埃希菌72株、阴沟肠杆菌49株、粘质沙雷菌34株、产气肠杆菌31株。标本主要分离自痰液315株(54.03%)、尿液119株(20.41%)、血液60株(10.29%)。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其次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的是替加环素。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管理力度,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本院儿童患者中常见肠杆菌科的细菌药敏分析及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临床病原菌,肠杆菌科菌株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常见肠杆菌科细菌530株,其中大肠埃菌占38.87%和肺炎克雷伯菌占32.08%,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2.04%,肺炎克雷伯菌为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中大肠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主要,两者ESBL导致的耐药问题也日趋严重,应引起重视。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下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该院新生儿科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出1 668株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760株(45.6%)居第一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57株(21.4%)、鲍曼不动杆菌118株(7.1%)、阴沟肠杆菌113株(6.8%)、流感嗜血杆菌105株(6.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药物以及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22.4%;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低25.2%;阴沟肠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灵敏度均较好,除头孢呋辛(60.4%)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27.4%;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替坦耐药率高(98.3%),对其余所测抗菌药物耐药率低14.4%。结论该院新生儿科下呼吸道分离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居前三位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Whonet5.6软件统计2014年该院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同时统计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值,将耐药率和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其使用量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量呈正相关,应建议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合理、有效减少细菌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璧山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 172株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从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ct检测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17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克雷伯菌属532株(45.4%),大肠埃希菌480株(41.5%),变形杆菌属88株(7.51%),其他肠杆菌属细菌72株(6.14%)。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保持99.0%以上的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大于90.0%。结论多数常用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好的药物。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特征,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朱冬林  张嵘 《检验医学》2002,17(6):355-357
目的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它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和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ESBLs检测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同时进行ESBLs的实验.结果280株细菌中,用VITEK506卡检出ESBLs菌9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4.5%,肺炎克雷伯菌43.1%,阴沟肠杆菌35.4%,产气肠杆菌25%,费劳地枸橼酸杆菌37.5%.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检出91株,检出率略低.在沙雷菌、变形杆菌、摩根菌中未检出ESBLs菌.对头孢西丁药敏试验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度敏感,而其余细菌表现耐药.结论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用VITEK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作常规ESBLs的试验,而对肠杆菌科中其余的细菌是否可参照应用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我院2005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6种抗菌药物对224株革兰阴性杆菌MIC,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和卡方检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占56.3%(49/87)和34.9%(15/43)。大肠埃希菌敏感率在80%以上的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阿米卡星(94.3%)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8%);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除碳青霉烯类外(100%)、还有头孢吡肟(97.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头孢哌酮-舒巴坦(90.7%);阴沟肠杆菌敏感率≥80%的抗菌药物有碳青霉烯类(100%)、头孢吡肟(86.7%)、阿米卡星(86.7%)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0%)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最敏感,不发酵糖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的890株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从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9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56株(51.2%),克雷伯菌属227株(25.5%),肠杆菌属83株(9.3%).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在80%以上的药物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100.0%敏感率.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大于90.0%.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最敏感.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214株、大肠埃希菌111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K-B纸片扩散法检测药敏试验。结果214株肺炎克雷伯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7.9%,单产ESBLs为12.6%,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0.6%;111株大肠埃希菌单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率为54.1%,单产ESBLs为5.4%,同时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为23.4%。试验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耐药率在13.5%-98.1%之间,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结论对碳青霉烯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率高,治疗该类细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替加环素或米诺环素,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mcr-1基因在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及其阳性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PCR法对1 61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mcr-1基因的筛查,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cr-1基因阳性菌株对于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mcr-1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 617株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仅9株(0.6%)细菌mcr-1基因检测阳性,其中包括8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析显示8株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分属8个不同型别;9株mcr-1阳性菌株对多黏菌素E均耐药,MIC为4~8 mg/L;9株细菌对头孢美唑、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均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仅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敏感;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结论 mcr-1基因在受试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率很低,mcr-1基因阳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多见,未发现克隆传播,其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水平也较低。mcr-1阳性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喹诺酮类等药物耐率高,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敏感,提示mcr-1阳性菌株感染仍有多种抗菌药物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多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内18处地市109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依据CLSI2017年版判读。使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37283株肠杆菌科细菌纳入分析,菌株数居前五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复方合剂、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B及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多在60%以上,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3.8%~58.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分别为各自菌种的2.7%和24.4%,共有12个地区CRKP的检出率超过20%。重症监护室(ICU)CREC和CRKP的检出率远高于非ICU(P0.05)。三级医院CRKP的检出率远高于二级医院(P 0.05)。不同地区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差异。结论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不同地区的差异明显。迫切需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重视感染部位病原菌分离培养,提高病原菌的诊断水平,助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老年医院2010~2012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基因类别。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1 528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性下降的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确认,PCR扩增试验分析其耐药基因类别。结果 1 52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排前3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48.49%)、肺炎克雷伯菌(22.84%)及变形杆菌属(18.39%)。其中大肠埃希菌对3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阿米卡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对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对美罗培南耐药5株,亚胺培南中介敏感4株。经改良Hodge试验确证:4株为产碳青霉烯酶株,均为肺炎克雷伯菌,PCR检测均为碳青霉希酶blaKPC-2基因型。结论该院产碳青霉希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均为肺炎克雷伯菌且均为blaKPC-2基因型。临床与实验室应加强监控,防止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及分布情况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使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药敏卡进行药敏及ESBLs检测。结果在51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28株,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05株,不动杆菌属92株,肠杆菌属92株,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枸橼酸杆菌属17株,摩氏摩根菌14株。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在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结论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非产ESBLs株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对多重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亚胺培南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16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利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s和MEM(美罗培南)-EDTA(乙二胺四乙酸)-Na2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blaIMP、blaKPC、blaNDM、blaVIM、blaOXA-48。结果 16株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6株细菌Hodges均阳性,15株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在11株大肠埃希菌,9株携带blaNDM-5,2株携带blaNDM-1。4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NDM-5,1株产酸克雷伯菌携带blaKPC-2。结论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以产blaNDM-5碳青霉烯酶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modified Hodge test,MHT)在检测肠杆菌科细菌IMP型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2010-2012年非重复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以MHT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试验,PCR检测碳青霉烯酶blaKPC、blaIMP;6如VIM、blaoXA-48及blandm-1基因型,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并Blast比对确定基因型。以基因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统计MHT检测肠杆菌科碳青霉烯酶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本实验共收集62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42株,阴沟肠杆菌12株,大肠埃希菌5株,产酸克雷伯菌3株;MHT检测阳性51株,占总株数的82.26%,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占各自菌种的比例为83.33%,75.0%,80.0%,100.0%;经PCR扩增并测序证实27株为产IMP-4型菌株,20株为产IMP-8型菌株,其他15株为碳青霉烯酶阴性菌株;MHT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IMP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为97.87%%,特异性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0.2%,阴性预测值为90.91%,检验效能为90.32%。结论MHT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产IMP型碳青霉烯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偏低,建议进一步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调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性传播方式。 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34株,用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常规药敏检测,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PCR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PCR扩增Int 1、Int 2、Int 3整合酶基因,质粒接合和消除试验研究细菌耐药基因的传播方式。 结果:19株细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来自7个不同科室的12株大肠埃希菌和17株阴沟肠杆菌可以分为3种和6种基因型,来自4个不同科室的5株肺炎克雷伯菌只有1种基因型。27株菌Int1基因阳性,未检出Int2和Int3基因。除骨科1株阴沟肠杆菌外,其余33株细菌质粒消除和接合试验均成功。 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发生在外科各科室;所有肺炎克雷伯菌和泌尿外科大肠埃希菌属同一基因型,表明此类菌株呈局部流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非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主要通过质粒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该院2013-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VITEK2-compact系统)对临床分离的5562株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共收集该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肠杆菌科细菌556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820株,肺炎克雷伯菌1607株,阴沟肠杆菌317株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818株。5年间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基本持平,2013年为50.9%,2017年为51.1%。药敏试验数据显示,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保持了高的敏感率(>9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也有较高的敏感率(73.0%~89.3%),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较低(27.3%~66.1%),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最低(8.0%)。5年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从62.7%上升到64.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37.5%下降至30.5%。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率为1.6%。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CRE菌株的日趋增多,给临床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应充分利用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感染控制,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有效遏制该类菌株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动态观察,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4至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395株大肠埃希菌和262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其ESBLs,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年来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从25.3%上升至37.7%;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从25.0%上升至36.0%。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结论4年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CHINET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国内8所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医院按统一方案、统一方法(Kirby-Bauer法)和判断标准(CLSI2005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38.9%(20%~57%)、40.5%(13%~70%),各所医院检出率有较大差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3%,有4所医院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20%,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其耐药率>50%。大肠埃希菌ESBLs阴性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50%,肺炎克雷伯菌非产ESBLs株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不同医院产ESBLs细菌对同一药物的耐药率有较大差异。结论不同医院耐药性各具特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最敏感,但已出现少数耐药株,应重视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