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的主要特征: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常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为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颤动)、晕厥发作或心源性猝死。1LQTS的分类和遗传学基础LQTS分为遗传性(先天性、肾上腺依赖性)和获得性(间歇依赖性)两类。遗传性(先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组别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Tp-Te)间期的差异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15例住院患者,同时予以Holter检查,将不同患者按Holter检查结果进行分组,记录受试者12导联心电图,对其Tp-Te间期、Tp-Te/(RR)~(1/2)进行测定,从而评估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结果Tp-Te间期、Tp-Te/(RR)~(1/2)对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有预测价值,可以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提供早期干预依据;对于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无预测价值。结论Tp-Te间期、Tp-Te/(RR)~(1/2)可以作为临床上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长QT间期伴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发病原理、病因学及治疗均有别于一般的室速或室颤。临床上常表现为发作性晕厥、阿斯综合征。重者发生心脏性猝死。临床常见有两种类型 :间歇依赖型和肾上腺素能依赖型。1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1 1 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室速  常由药物 (如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电解质紊乱 (如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 )和各种原因心动过缓引起 ,也可找不到原因。心电图的特点是 ,心动过速发作前 ,常可见到长间歇、巨大U波。扭转室速发作时心动周期呈长 短顺序规律变化。表现为间歇越长 ,U波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6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胺碘酮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干预前后患者CI、心率、LVED、LVEF;治疗前后心动过速发作、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和QT(min);心电图复常时间、出院时间.结果 胺碘酮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CI、心率、LVED、LVEF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胺碘酮组CI、心率、LVED、LVEF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动过速发作、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和QT(min)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胺碘酮组心动过速发作、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和QT(min)优于常规组(P<0.05).胺碘酮组心电图复常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胺碘酮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恢复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汉林 《右江医学》2001,29(6):488-488
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使心电图表现形式多样 ,本文报道 2例室性期前收缩致双重性文氏现象。病例介绍  例 1,患者女性 ,43岁 ,因胸闷 ,心悸 2个月就诊 ,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室性期前收缩。图 1为心电监护中记录的一段心电图 ,模拟V4 导联。图中可见窦性P波按规律出现 ,PP间期 980ms,QRS波有窦性搏动和室性期前收缩两种形态 ,每 4个QRS波组成一组 ,每组中第一个室性期前收缩呈插入性 ,第 2个室性期前收缩后有代偿间歇 ,其ST段上有窦性P波 ,梯形图中A V行中数字表示PR间期 (单位ms) ,V行中数字为室性期…  相似文献   

6.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诱发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常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病因复杂。我们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59例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旨在探讨快速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泳 《中外医疗》2010,29(2):187-187
本文1例54岁女性患者,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揭示1~2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8.
朱晓琳  许汪斌 《中外医疗》2013,32(4):186-187,189
长QT综合征是一种心律紊乱疾病,可能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ICU危重患者,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ICU医生应熟悉Tdp发作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去除病因和诱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脏骤停及猝死。  相似文献   

9.
杨苏萍  岑梅 《广西医学》2002,24(11):1756-1757
目的 :为探讨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 -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符合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 -T改变的诊断标准 (Ⅰ组 ) ,与 36例无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 (Ⅱ组 )进行比较。结果 :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时限≥ 0 14秒 ,伴粗钝或切迹 ,对判断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的价值为 10 0 %。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 -T改变 10 0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它的持续存在可预示其进展到高Lown分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伴原发性ST -T改变是心肌缺血受损加重所致 ,对早期发现、诊断、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桂冬  李渊  王琳  马雪兴  姚金良  陈璐  韩震  王熙 《浙江医学》2015,37(24):2004-2006
目的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通过动态心电图行自发性心率震荡检测和通过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心率震荡检测,比较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2.29±1.47)%、(10.14±5.71)ms/R-R]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1.71±1.36)%、(7.12±4.68)ms/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25、-0.793、-0.712、-0.689,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有相关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心室不同部位和不同联律间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