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腰骶神经根病损是周围神经病损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数是由于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引起,其次是椎管狭窄症,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1986~1987年我们应用肌电图结合F波传导速度测定来判断腰骶神经根病损,有资料记载49例。现初步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腰骶神经根病损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18~62岁,病程1月~7年。49例均作肌  相似文献   

2.
H反射及F波测定对腰骶神经根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翅  廖恩光 《现代康复》2000,4(5):696-697
目的:提高肌电图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在常规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查的基础上,采用H反射和F波的近神经端测定。结果:可以全面对腰骶骨神经根病损伤范围、节段及损伤严重程度等状况作出定量分析。结论:该检查对根性损伤的确诊和诊断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手段提供了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肌电图检查对腰骶神经根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在常规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查的基础上 ,采用H反射和F波的近神经端测定。结果 :可以全面对腰骶骨神经根病损伤范围、节段及损伤严重程度等状况作出定量分析。结论 :该检查对根性损伤的确诊和诊断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了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磁刺激骶1(S1)神经根引出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结合电刺激腘窝F波测定在诊断S1神经根病患者神经根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名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和30名单侧S1神经根受损的患者(病例组),在双侧比目鱼肌分别记录磁刺激S1神经根引出的复合性肌肉动作电位(M波)和电刺激腘窝处胫神经引出的F波及M波,计算周围运动传导时间(periphe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PMCT)和运动神经根传导时间(motor root conduction time,MRCT),并选择患侧5~6块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比较MRCT与针极肌电图结果。 结果正常对照组的MRCT为(3.45±0.39)ms,左右侧间差为(0.28±0.15)ms,病例组的单侧值和侧间差则分别为(3.70±0.63)ms和(0.43±0.36)ms。病例组单侧PMCT和MRCT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所延长。23位接受针极肌电图检查的患者中,6例出现自发电位。其诊断结果与MRCT的符合率达82.6%。 结论MRCT是一个能有效地无创评价运动神经根功能的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F波对腰骶神经根压迫征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正确性,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F波潜伏时及传导速度检查,同时还检查了肌电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对患侧与健侧进行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患侧与健侧的F波潜伏时及传导速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F波传导速度检查对腰骶神经根压迫征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磁刺激骶1(S1)神经根引出H反射并结合F波测定评估腰骶神经根病患者的感觉神经根功能。 方法检测30名健康受试者和30名单侧S1神经根受损的患者,在双侧比目鱼肌分别记录磁刺激骶1神经根引出的H反射和电刺激腘窝处胫神经引出的F波,同时记录各自的M波,计算感觉神经根传导时间(SRCT),并分析正常人SRCT与身高、年龄的关系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正常组的平均SRCT为(3.10±0.44)ms,侧间差为(0.13±0.19)ms;病例组平均SRCT及侧间差分别为(3.90±0.65)ms和(0.90±0.50)ms,均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所检正常人的SRCT与身高相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病例组的SRCT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 结论SRCT可作为评价感觉神经根功能的一项指标,为骶1神经根病的无创性电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骶神经根病是由于腰骶神经根受到压迫引发一类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主要包括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腰椎滑脱症等多种疾病。该病发病缓慢,治疗难度大,常因腰骶神经根因受到刺激而导致间歇性跛行、下肢放射性疼痛、腰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下肢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由于腰骶神经根具有一定的解剖特殊性,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无论是敏感性,还是特异性都相对较弱,并且难以真正反映腰骶神经根真正的功能受损情况。神经电生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检查手段,不但能够直接反映腰骶神经根真正的功能受损情况,还可以对其功能受损情况施行定量分析,因此神经电生理检查常常作为诊断腰骶神经根病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2]。肌电图F波检查是神经电生理检查中最适合进行腰骶神经根病检查的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高腰骶神经根病的确诊率与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波及H反射测定在腰骶神经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0例腰骶神经根痛患者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双下肢F波和H反射,比较F波与H反射的异常率,H反射波幅与潜伏期异常率。结果 240条胫神经中45条出现F波异常,异常率为18.75%;127条出现H反射异常,异常率为52.9%,F波异常率低于H反射异常率(P0.05);H反射的波幅异常率为48.2%,明显高于潜伏期异常率(27.74%)(P0.01)。结论 F波和H反射测定对腰骶神经根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H反射的诊断价值优于F波。  相似文献   

10.
11.
魏宝强  甘孝春 《临床荟萃》1996,11(13):621-622
我们观察了有室早Q波和无室早Q波冠心病患者150例和100例,同时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机能图检查,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旨在探讨室早Q波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F波,探讨其对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意义。方法:检测68例糖尿病患者和41例健康人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神经F波,检测参数包括F波最短潜伏期(Flmi),潜伏期离散度(Fchd)、F波传导速度(Fwcv)、F比值(Fratio)。结果:病例组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3例,其Flmi、Fchd、Fwcv及Fratio与健康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F波各参数异常率普遍较高(32.1%~66.0%),总阳性率为79.2%;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15例,其中Fchd增加4例、Flmi延长2例、FWCV减慢2例。结论:F波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病变,多个参数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F波检测在腰骶神经根压迫征的诊断和康复评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进一步拓展F波检测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对42例确诊为L5/S1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患者进行胫神经F波时限、波幅、相位、出现率和传导速度的检查,并对其中38例患者进行住院综合物理治疗2个月后,复查F波传导速度并作CT。结果:患侧与健侧胫神经F波的时限、波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患侧F波的相位明显增多,传导速度减慢与健侧对比差异显著(P<0001);患侧F波的出现率降低,与健侧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有效的病例F波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全部病例治疗前后CT检查椎间盘无形态学改变。结论:F波的相位、出现率和传导速度均能反映神经根的功能状态,但波幅、时限变化意义不大。认为F波传导速度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定量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 ,DP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患者 10 6例 ,男 64例 ,女 42例 ,平均年龄 ( 5 4.8± 13 .2 )岁 ;平均病程 ( 10 .2±4.8)年 ;另有 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男 45例 ,女 3 0例 ,平均年龄 ( 5 4.2± 11.7)岁。 2组对象间年龄、腿长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采用Nicolet VikingIV电生理仪测定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min)、时限 (Fdur)、波幅 (Famp)、面积 (Farea)以及M波负峰波幅 (Mamp)和M波面积 (Marea)。结果 发现对照组Fmin上限 (Y)与腿长 (X)的函数关系为Y =12 .3 +4 8.8X2 。无神经病变患者组 (n =3 0 )Fdur增宽 8例 (异常率2 7% )、Fmin延长 4例 ( 13 % )、Farea/Marea增大 2例 ( 7% )。有神经病变组患者 (n =76)Fmin延长 ,Famp/Mamp及Farea/Marea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轻型DPN患者与重型DPN患者比较 ,其Fdur异常率显著增高 ( 96%vs 2 1% ,P <0 .0 1) ;Fmin异常率降低 ( 5 1%vs 76% ,P <0 .0 5 ) ;其余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F波 (尤其是Fdur)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 ,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DPN患者的远、近  相似文献   

15.
张云茜  王建林  周颐  王廷娟 《临床荟萃》2011,26(24):2123-2125,2129
目的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50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指标包括F波最短潜伏期(Flmin)、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离散度(Fehd)、F波出现率。结果无症状组正中神经Flmin、Flmean、Fe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min(21.33±2.22)msvs(20.27±1.14)ms;Flmean(23.53±2.01)msVS(22.15±1.70)ms;Fehd(5.37±3.50)msVS(2.74±1.02)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45±15.55)%VS(92.25土7.78)%,无症状组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lmin(45.91±4.25)msVS(43.79±2.98)ms;F[mean(49.48±3.61)msVS(45.48±2.96)ms;Fchd(7.35±4.77)msVS(3.85±0.81)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0.75±18.41)%VS(98.75±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Flmin、Flmean、Fehd又比无症状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正常者中的F波总异常率达58.2%;在上下肢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Fchd异常率均高于F波出现率、Flmean和Flmin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远、近端周围神经均可受累,F波(尤其是Fchd)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  相似文献   

16.
徐艳秋  崔炜 《临床荟萃》2008,23(10):759-761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动脉弹性改变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动脉弹性减退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早期损害的综合表现,是早期血管病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7.
尿溶菌酶测定方法简便,对肾脏病的诊断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辅助诊断方法,特别对肾小管损害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现将我院近一年来对健康人和各种肾脏病114例尿溶菌酶测定情况介绍如下。方法尿溶菌酶测定方法:收集晨尿立即送检,不浓缩,取20μl 加入含菌琼酯平板的加样孔中,室温18小时后测定溶菌酶含量。采用平板测定法,并计算出标本中尿溶菌酶含量。尿蛋白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原因,寻找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 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盘术1280例,其中盘外溶盘组416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1例(发生率0.24%);盘内+盘外溶盘组334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9例(发生率2.69%);盘内溶盘组530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2例(发生率0.38%).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的12例中有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盘内+盘外溶盘组胶原酶使用剂量大,出现早期神经根损伤病例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早期出现神经根病损病例随访4~30月,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无一例痊愈.结论 胶原酶中间产物与神经根接触,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而导致化学性神经根炎.胶原酶溶盘术后神经根损害预后差,但早期手术可改善预后;胶原酶溶盘术后早期严格卧床,正确翻身,可降低神经根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身高矫正的F波最小潜伏期探讨F波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1例,进行下肢神经传导检查(NCS)和胫神经F波最小潜伏期测定。利用国人身高矫正后的F波参考值判定F波的异常。根据有无DPN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有症状组(n=126)和无症状组(n=85);根据糖尿病病程长短分为病程≤1年组(n=45)、病程 1~10年组(n=85)和病程 10年组(n=81)。比较各组下肢运动神经传导检查(MNCS)异常率、感觉神经传导检查(SNCS)异常率、总NCS异常率及F波最小潜伏期异常率。结果有症状组F波最小潜伏期异常率高于MNCS、SNCS和NCS异常率(χ~2 7.088, P 0.01)。无症状组F波最小潜伏期异常率明显高于MNCS、SNCS和NCS异常率(χ~2 7.545, P 0.01)。不同病程组的F波异常率大多数均大于MNCS、SNCS和NCS异常率(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F波最小潜伏期的敏感性高于MNCS、SNCS和NCS,能够提示亚临床病变,对DP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J波的心电图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瑾  苏永臣 《临床荟萃》2008,23(10):742-743
J波由QRS波终末部与ST段起始处所组成.形态上像QRS波群的一部分或第2个R波.J波出现在V1导联时,可能被误认为右束支传导阻滞.J波是具有振幅、时间和特殊形态的波形,又称为驼峰征、Osborn波、后δ波(later delta wave)、J点波(J-point wave)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