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宗连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9,(1)
本文作者提出用大肠杆菌脱水酶活性试验,衡量化学物质的毒性,并用以对敌百虫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试验菌悬液的制备:自培养24小时试验菌的肉汤-蛋白胨琼脂斜面,刮取菌落制成浓生理悬液,于4,000转/分,离心20分钟沉淀菌体,弃上清液,再加自来水或生理溶液离心(4,000转/分)20分钟,反复沈菌体3~4次,最后用生理液配成一定浓度(绿色滤光片,5mm比色皿,光电比色计光密度值应为0.32~0.34)的菌悬液。反应:取清洁干试管,依次加1/15 M Na_2HPO_41.2ml,0.1 M 葡萄糖(水解基质)0.5ml,0.1 MMgSO_40.1ml,0.5%T. T. C 0.2ml,1ml菌悬液,受试毒物加 相似文献
2.
由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GKNT)国际规划中心(CIP)根据苏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IRPTC)联合组编的“关于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危险性的苏联科学” 相似文献
3.
4.
寒雪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0,(1)
最近环境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国际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Protection againstEnviromental Mutagens and Carcinogens,ICPEMC)收到许多要求对评定化学物质致突变性测试系统的选择加以指导,尤其是关于目前采用的那些实验的局限性方面的资料。ICPEMC 第一委员会(化学致突变物的鉴定和其特征确定的短期筛选方法的发展、评价和应用)已开始制定一些指标,对方法的适用程度进行评定。ICPEMC 主张目前应尽可能灵活地选择测试方法。被采用的筛选方法应能阐明导致基因突变、染色体损害。不分离现象(染色体)以及 DNA 初级损伤的化合物(或其代谢衍生物)。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与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华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22(6):330-333
有关维生素E与化学物毒性作用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意见,本文从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对共价结合及药物代谢的酶影响以及与某些重要物质如谷胱甘肽等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体系主要依赖整体动物试验进行危害鉴定和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对于毒效应有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或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除以合适的不确定系数得到安全水平或每日允许暴露量;对于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高剂量的剂量-反应关系,再依靠数学模型分析低剂量暴露的风险,计算危险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体系主要依赖整体动物试验进行危害鉴定和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对于毒效应有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或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除以合适的不确定系数得到安全水平或每日允许暴露量;对于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高剂量的剂量-反应关系,再依靠数学模型分析低剂量暴露的风险,计算危险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体系主要依赖整体动物试验进行危害鉴定和剂量-反应关系的外推.对于毒效应有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或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除以合适的不确定系数得到安全水平或每日允许暴露量;对于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由动物实验获得高剂量的剂量-反应关系,再依靠数学模型分析低剂量暴露的风险,计算危险度. 相似文献
9.
10.
白成江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2,(2)
这是一种以刃天青(resazurin)被细菌脱氢酶还原为基础的毒性检验的生物化学方法。与常用的培养皿计数法相比,该法敏感10倍,试验仅用2小时,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平均为10%。通过对氯化程度不同的几种氯酚及对氯酚三种异构体的试验,看出该法可适用于结构/毒性方面的研究。【试剂】刃天青溶液:BDH生产的刃天青一片(5mg/片)溶于50 ml蒸馏水。贮于棕色瓶内,在4℃条件下可稳定保存一周左右。0.05 M邻苯二酸盐-盐酸缓冲液:1.02 g 相似文献
11.
杨永坚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5,(3)
作者用 CD-1利小鼠,以玉米油为溶剂,按10mg/kg 体重等容量经口染毒,对萘做了综合毒性试验。急性毒性雌、雄小鼠分别设5个剂量组(200、 400、 600、 800、 1000 mg/kg)。算得LD_(50) 雄鼠为533mg/kg,雌鼠为710mg/kg;后三组小鼠均出现上险下垂,眼周有红色分泌 相似文献
12.
DNA损伤/修复的体外检测系统与化学物质致癌性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肿瘤的大多数系由环境致癌物诱发。因此,对已引入或准备引入人类社会的大量化学物质进行致癌性筛选试验就成为肿瘤预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渴望能找到一种体外短期试验来替代费时久、花费大的体内诱癌试验。目前虽已有多种类型的体外短期试验可供选择(如微生物诱变试验、培养哺乳类细胞诱变试验和恶性转化试验、有关DNA水平的变化的测量以及哺乳类细胞的细胞遗传学试验等),具体方法也已有近 相似文献
13.
本阶段试验是为了阐明多次重复接触某一化学物后对健康可能引起的潜在危害(如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和蓄积毒性(功能蓄积和毒物蓄积),从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提供依据。试验项目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3)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从原料开采、加工生产到使用损耗,都会造成纳米颗粒在环境中的释放,大量纳米颗粒进入水环境,最终沉降于环境水体中。纳米颗粒与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相互混合,使纳米颗粒和重金属的共暴露成为可能。由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尤其在医学领域,纳米二氧化钛(nano-Ti O2)的毒性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nano-Ti O2与环境中化学物质共同暴露的安全性和影响评价十分必要。简要综述了nano-Ti O2材料与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交互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Oller WL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1,(3)
由于人们广泛地接触化学物质包括农药、食品添加剂、工业化学物质和药物,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因之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监测,但由于人力、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对大量的化学物质进行常规监测,因此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NCTR(国家毒理研究中心)的Oller等氏提出了采用“监督指数”(Surveillence index-SI)的建议。该方法根据实验和调查的数据对各种化学残留物用给分的方法按分值的高低排列,决定食品中哪些化学物质应优先进行监测。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水生态毒理学研究中鱼类“三致”毒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中,鱼类视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这不仅是来源广泛、经济易得、种类繁多,而且其肝脏中还具有酶的活化系统,对水中的“三致”物反应敏感。为此,目前国内外用鱼类进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研究是近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水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与毒理学试验方法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今世界,科技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都将别无选择地置身其中。毒理学试验方法也正经历着这种浪潮的冲击,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