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成年C57BL/6J小鼠妊娠等12.5天受到分别为0,0.106,0.156,0.312,0.518和0.656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对其仔代生后生长发育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0.518Gy即可使仔鼠宫内体重发育受阻,0.106-0.518Gy则可使仔鼠生后的3-21天龄期间表现出体重增长增加;而生理标志,新生反射和感觉功能以及行为指标的检测,则提示生长发育受阻,行为兴奋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项指标研究出生前氚水照射对仔代大鼠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妊娠13天的成年Wistar大鼠腹腔单次分别注入不同活度氚水,各组仔鼠氚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0,0.044,0.088和0.264Gy。观察氚β射线对仔鼠出生后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在0.044Gy组即可使仔鼠连续通道转弯数减少,Y迷宫刺激回避反射逃避时间延长;在0.088Gy组即可使出牙发育延迟,平面翻正,负趋地性及听觉惊愕等新生反射和感觉功能出现的天龄延迟,Y迷宫刺激单向回避反射无误率降低,条件反射达标率降低;0.264Gy组张耳、开眼发育延迟,前肢悬挂时间缩短,Y迷宫刺激回避反射阳性率降低;绝大部分指标表现与剂量相关。结论出生前一定剂量的氚水照射可导致仔代大鼠生长发育的延缓及学习记忆功能的降低等神经行为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一个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检测IL-3和IL-6单独和联合IL-1,G-CSF,GM-CSF对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当单独给予时,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216×109/L),IL-6和G-CSF分别显著增加移植后6天血小板计数(312×109/L,P<0.05;309×109/L,P<0.01)。IL-3单独给予血小板计数为303×109/L,(P<0.05)。在联合给予中,只有IL-3+G-CSF显著增加移植后6天血小板计数(328×109/L,P<0.05)。  相似文献   

4.
低水平X射线照射对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0,50,75,150mGy和2,4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昆明系小鼠后腹腔巨噬细胞(MΦ)对鸡红细胞(CRBC)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50和75mGy照射后3和5天巨噬细胞对CRBC的吞噬功能有非常明显增加(P<0.01),75mGy照射后巨噬细胞其消化功能也非常显著(P<0.01),而2和4Gy照射后其吞噬和消化功能降低。提示,低剂量辐射能够刺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大剂量照射使之受抑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的变化。首次报道了0.075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对其后1.5Gy攻击剂量照射的适应性反应。证实,1.5Gy全身照射后胸腺CD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照后18小时仅为假照射组的33.74%。当1.5Gy照射前6小时预先照射0.075Gy时,可明显减轻其后攻击剂量对CD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此时,CD3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的变化。首次报道了0.075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可诱导小鼠胸腺细胞CD3分子表达对其后1.5Gy攻击剂量照射的适应性反应。证实,1.5Gy全身照射后胸腺CD3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照后18小时仅为假照射组的33.74%。当1.5Gy照射前6小时预先照射0.075Gy时,可明显减轻其后攻击剂量对CD3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此时,CD3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攻击剂量对照组(P<0.01)。对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小鼠出生前受氚水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剂量阈值。方法选用孕龄125天和130天的C57BL/6J小鼠和Wistar大鼠,每克体重注入氚水活度(×104Bq)分别为000、2409、4818和14454,观察仔代生长发育、神经行为、脑细胞学、脑神经肽含量、海马神经元和Ca2+电流幅度改变等56项生物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显著差异的最低剂量。结果以大鼠和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的56项生物学指标中,氚的致畸阈值:804%的指标分布在0030~0092Gy范围内,有少数指标(196%)分布在0093~0300Gy范围内。结论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低水平氚照射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存在剂量阈值。  相似文献   

8.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照后1天脾脏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显示了其是由对中子和γ射线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组成,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和γ射线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分别为0.40Gy和0.96Gy,RBE值为2.40。用丝裂原刺激后的3H-TdR掺入法测定照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表明脾脏的T、B淋巴细胞也是由辐射敏感性不同的两种成分组成。对中子和γ射线敏感性高的T细胞的D37值约为0.82和0.75Gy,B细胞的D37值约为1.05和2.38Gy,RBE值相应为0.91和2.27。裂变中子2.3Gy和60Coγ射线等效致死剂量4.5Gy照射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和恢复的趋势基本一致。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损伤和恢复的趋势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γ射线照射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预防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的机理。方法 培养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接受吸收剂量为3.5、7.0、14和28Gy^60Coβ射线照射,12h持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各周期百分率及凋亡率。结果 吸收剂量为3.5、7.0、14和28Gy组G0~G1期细胞数分别占细胞总数的58.13%、83.6%、88.79%、89.15%,与对照组(56.29%)相比,7.0、14、28Gy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3.5Gy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照射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85%、1.04%、10.38%、16.00%,与对照组(0.84%)相比,14、28Gy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3.5Gy^60Coγ射线照射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均无影响,7Gy能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C57BL/6小鼠经0.1~8.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因子效应细胞反应性的变化.结果发现,照后24小时胸腺细胞对IL-1反应的剂量效应曲线由两个斜率不同的成分组成,其D37,分别为1.65和4.09Gy;照后12和24小时脾细胞对IL-2反应的D37分别为5.58和3.46Gy;CTLL-2细胞在为0.5~10Gy剂量范围内,对IL-2反应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D37为8.77Gy。提示IL-2效应细胞的辐射抗性高于IL-1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照射因素与鼻咽癌( N P C)放疗后颞叶坏死( T L N)的相关性及不同的生物相等模式对判断预后的准确性。方法:选择 1976~1985 年间 T1 期 N P C 病人1 008 例,采用不同分割方案进行根治性放疗。平均随访69 年(01~175 年),856 例(85% )随访 2 年以上。用 45~6 M V 光子,标准三野照射,射野包括亚临床灶和咽后间隙第一站淋巴结,照射野的上缘在前床突上 5m m 。分割照射方案: A,38 Gy/次,在39 天中共 456 Gy,12 次; B,3.8 Gy/次,在 46 天中共53.2 Gy,14 次; C,4.2 Gy/次,在 39 天中共 504 Gy,12 次; D,2.5 Gy/次,在 42 天中共 60 Gy,24 次。结果:74 例(73% )在初程放疗后中位 67 年(19~149 年)出现 T L N,68 例有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54 例双侧损害,20 例单侧损害。对于 A、 B、 C、 D 四种方案, T L N 在第 10 年实际发生率分别为48% 、0% 、186% 、和 46% ,方案 C 明显较其它方案高( P< 0.001)。单变量分析显示,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后1d,其胸腺细胞数和胸腺重量指数的变化,都显示了对中子和γ射线有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的存在,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依次为0.64和0.34Gy,对γ射线的D0值则相应为0.83和0.87Gy。RBE值分别为1.30和2.56。照射后小鼠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表明,两种T细胞亚群的辐射敏感性也是非均质性的,粗略评价,对中子和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均是Lyt+2细胞高于L3T4+细胞,而两类细胞对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又均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经计算各类细胞对中子照射的D37值,L3T4+细胞为6.14Gy,Lyt+2细胞为3.28Gy;对γ射线则分别为11.38和10.42Gy,由此得到的RBE值分别为1.85和3.18。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解旋荧光测定法(FADU)研究了低剂量γ射线诱导的淋巴细胞DNA断裂的适应性反应,并观察了不同浓度的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适应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5~4.0cGyγ射线照射(D1),均可诱导淋巴细胞对15Gyγ射线照射的抗性,8.0cGy引起的适应性反应不明显,2.0,4.0cGy的γ射线为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最适剂量。5~20Gy的D2照射均可显现出D1(2.0cGy)诱导的适应性反应,以15Gy照射后适应性反应最强。0.5mmol/L的3-AB就可明显地抑制适应性反应。当浓度增至5.0mmol/L时,适应性反应几乎完全受抑。  相似文献   

14.
实验中用Beagle狗10只,以0.0247~0.0278C·kg-1·min-1照射量率,全身照射6.5Gy,分3组:第1组3只,作为对照,不给任何治疗,照射后全部死亡,平均活存7.5天。第2组4只,移植性别相反的同种血造血干细胞。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刺激指数小于0.69,红细胞交叉凝集试验阴性,未在体外去除供体血细胞中的T淋巴细胞。结果表明,照射后11,20和26天检查性染色体,均为供体核型。4只狗死于严重GVHD,平均活存4l.6天。第3组3只,移植去除T淋巴细胞的同种血干细胞,2只死亡,1只发生轻度GVHD,长期活存4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镉(CdCl)诱导小鼠胚胎细胞1.5Gy60Coγ射线的交叉适应性反应及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方法小鼠于孕9天给予氯化镉(iv)后,分不同时间间隔给1.5Gy60Coγ射线照射,孕10天时进行胚胎细胞染色体制备。结果0.25~2.0mg/kg剂量的镉能诱导胚胎细胞抗辐射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而且与给镉后照射的时间间隔有密切关系,4小时已显示明显适应性反应,8小时达最高,12,24小时则产生协同作用。结论氯化镉可引起交叉适应性反应并与给镉后照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氚宫内照射对仔鼠脑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报道了妊娠期单次注入氚水,宫内受到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0,0.05,0.10及0.30Gyβ射线照射后对仔鼠体重、脑重、脑皮质厚度、脑细胞数、大脑锥体细胞树突数及树突分枝比的影响.研究发现:累积吸收剂量为0.GSGy即可使仔鼠体重、脑细胞数、大脑锥体细胞树突和树突分枝比发生改变,表现为体重的增、减,脑细胞数减少.大脑锥体细胞树突数减少和树突分枝比变小;而脑重的降低及脑皮质厚度的变薄分别发生在0.10Gy,0.30Gy,组.  相似文献   

17.
小鼠受亚致死剂量60Co γ 射线照射后胸腺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鼠受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胸腺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为研究辐射后免疫功能的重建打下基础。方法采用60Coγ射线,2.0,4.0,6.0Gy单次全身照射,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细胞激活增殖能力的测定等方法观察胸腺细胞凋亡的规律。结果胸腺细胞照后2小时即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4~8小时达高峰,后渐减少,4.0Gy,6.0Gy在36小时内的凋亡率均比2Gy高,照后10天三个剂量组的凋亡率基本接近正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大量的小分子片断,呈典型的梯状图谱;4Gy组用PHA、rIL-2不同组合刺激受照组细胞,发现胸腺细胞凋亡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4Gy照射剂量可能是胸腺细胞达凋亡高峰的最适剂量,PHA、rIL-2联合对辐射诱导的胸腺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探讨了机体受低剂量裂变产物134Cs内照射时的体内滞留对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免疫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134Cs的体内滞留过程包括快、慢两个不同的滞留半减期,其中快组份的T1=0.07天,慢组份的T2=16.38天.实验结果表明:当机体摄入低剂量134Cs0.185和0.74kBq·g-1时,即此时的全身累积吸收剂量为0.91cGy和4.56cGy作用下,发现骨髓细胞和胸腺细胞的3H-TdR掺入率呈显著增升,表明其DNA合成能力的增高,呈现出134Cs内照射对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免疫反应增强的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道了妊娠期单次注入氚水,宫内受到累积吸收剂量分别为0.00,0.05,0.10和0.30Gyβ射线照射后对仔鼠脑垂体中生长抑素含量和下丘脑中精氦酸加压素含量影响。研究发现:0.10Gy及以上剂量组雄鼠脑垂体中生长抑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0.30Gy亦可引起下丘脑中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显著降低。这些结果与有关体重,反射行为的报道相一致。以脑垂体中生长抑素含量为指标,其致畸阀约在0.10Gy左…  相似文献   

20.
肥大细胞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改变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30只大鼠经60Coγ射线10,30,50,60Gy单次照射右腹部肝区,于照后0.5,1,2,3,6,9,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定性、定量地观察了肥大细胞(MC)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Gy组动物肝脏发生了典型的慢性纤维化病变,其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其中MC于照后1~2个月即见增多,胞体变大,尤以3~9个月为显著,并见脱颗粒现象.且MC增多和变大的高峰期恰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期相平行,而照后12个月,纤维组织胶原化时,MC则趋于减少.表明MC参与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最后,本文作者对其可能促进或直接参与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