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观察组经骨科损伤控制下治疗,对照组经常规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并发症发生率6.7%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P<0.05)。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通过X线片得知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骨科损伤控制,能促进患者预后,提高骨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征 《中外医疗》2016,(11):95-96
目的 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29例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68.97%)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86.21%);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78-80
目的 研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 年1 月~2018 年6 月我院诊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法:控制出血、ICU 复苏治疗、分期手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88.34±13.3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1.98)d、骨折愈合时间为(2.49±0.36)个月均低于对照组的(150.22±22.48)mL、(14.27±2.25)d、(3.28±0.55)个月(P<0.05);观察治疗优良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模式下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效果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9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率为67.4%,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四肢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切口愈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孟松桃 《黑龙江医学》2019,43(7):751-752
目的研究早期功能锻炼对肘部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肘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术后即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于术后3周末开始进行骨科常规康复训练。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3个月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治疗效果;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锻炼后,研究组优良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研究组在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愈合平均时间为(11.3±2.5)周,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平均时间(12.7±2.6)周(P<0.05)。结论肘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从远期疗效来看具有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谭立明 《河北医学》2012,18(9):1268-127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CO)技术治疗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患者的有效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于入院检查后即直接采用常规的全面I期手术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DCO技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CO技术治疗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根据患者机体的耐受程度分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6.00%(P0.05),且研究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术中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接收的74例四肢骨折患者,遵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外固定架治疗、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后的参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疼痛评分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疼痛轻且骨折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平 《当代医学》2014,(33):91-92
目的观察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在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524%、生活自理率为100.00%、骨性愈合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同对照组患者的76.19%、80.95%、61.90%、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现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创伤骨科就诊的64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外固定架应用于四肢骨折创伤的治疗中,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何平  梁建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7-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至今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相应的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传统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结果随访2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0 d,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的相关评分标准给予治疗组患者评分,评分为优的26例,评分结果优良率高达86.7%;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评分为:评分为优的25例,评分结果优良率为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伤害控制骨科学救治合并骨盆骨折的多发伤病人,并选择合适手术时机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6例合并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进行伤害控制治疗,根据血流动力学、氧饱和度、体温、有无凝血障碍、尿量、血乳酸盐浓度及G反应蛋白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进行确定性手术,并对患者住院时间、创伤至二次确定手术固定时间和Matta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除1例骨盆骨折合并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抗休克同时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4例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其余21病例选择合适的确定性手术时机,行骨盆内固定,从创伤至二次确定手术固定时间5~26d,平均9.7d,平均住院天数32.5d,经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各部位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满意,平均Matta骨盆髋臼骨折功能评级优良率93%.结论对合并骨盆骨折的严重多发伤病人进行伤害控制性治疗选择合适手术时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其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使用PFNA治疗老年患者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手术中均使用C形臂X光机,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固定。结果:32例患者经过(12-18)月随访,平均14.3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30例为优良,优良率93.7%。结论: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更稳定,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2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PFNA治疗21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2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0ml,全部病例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个月。21例获得随访,根据Harris评分: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方便、有效,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骨科损伤控制理念为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期治疗,统计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0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没有复位较差患者;对照组7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2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3,例复位结果较差;观察组复位优良率86.66%,相比对照组的复位优良率63.33%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骨折复位效果,值得临床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6.
成人肱骨干骨折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带锁髓内钉与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88例,分为带锁髓内钉组39例,钢板组49例.临床评价和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桡神经损伤、感染、术后患肢肿胀情况及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4~44个月,平均13个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髓内钉组12.3周,钢板组13.4周;平均放射学骨折线消失时间髓内钉组9.9周,钢板组11.2周;术后感染率两组均为0;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髓内钉组优秀34例,良好5例,钢板组优秀49例.以上结果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髓内钉组术后患肢肿胀时间(11周)超过钢板组(4周),初次术后及取内固定术中钢板组均有发生桡神经麻痹者(5例),髓内钉组则无.结论 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均能提供稳定的内固定并愈合,但髓内钉内固定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Ⅱ内固定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2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其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无创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3d,患者满意率100.0%。根据Harris评分,优21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对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四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应用高压氧联合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的30例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30例长骨骨折只用传统治疗方式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8—29个月)。高压氧组35处骨折获得愈合,愈合率为94.6%,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其中34处(97.1%)一期愈合,1处(2.9%)二期愈合,延迟愈合2处(5.7%)。对照组27处骨折获得愈合,愈合率为81.8%,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其中24处(88.9%)一期愈合,3处(11.1%)二期愈合。延迟愈合6处(18.2%)。HBO治疗组在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率明显提高,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肢体骨折的愈合,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TEN)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9月共收治45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钢板固定组)和钛合金弹性髓内钉固定(弹性髓内钉组)方法治疗。所有病例均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X线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负重时间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0.5个月随访,钢板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5周,弹性髓内钉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6.3±2.6)min]、失血量[(59.3±13.9)mL]、住院时间[(6.6±2.4)d]、负重时间[(11.6±2.5)周]明显减少,与钢板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正确方法使用钛合金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应力遮挡小、弹性大、损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不影响骨骺、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