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护理见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临床见习不仅能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还能提高护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为后期的临床实习及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2]。本研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蔡耘  窦娟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9):103-104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模式作为传统见习方式的补充,通过学生间互相协作、互相督促,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带教水平,为见习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启发式教学在儿科护理见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飞华  梁绍莲  喻淑香  陆红 《广西医学》2005,27(9):1487-1488
护理临床教学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启发、引导护理大专生将理论知识变为能力是临床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将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见习中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业晓青  刘金保  侯维玲  赵婧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64-165,168
目的 探讨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在儿科教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2010级43名专升本临床见习生实施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级35名本科生作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解应用知识能力、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互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仿真式整体思辨教学提高儿科教学见习中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见习生的临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模拟教学应用于儿科学见习的效果.方法 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五年制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儿科学见习的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学生.比较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和前期学习成绩,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先在儿科病房熟悉患儿、病历,然后教师实施模拟教学;对照组学生只在儿科病房熟悉患儿、病历并讲解相关知识.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经过模拟训练,其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及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0.0%的学生认为儿科学见习中采用模拟教学是必要的.结论 将模拟教学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医院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与医学教育国际趋势接轨,我校儿科见习教学中应用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IL)”床边教学法。与传统床边教学法相比,此法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循证医学观念等方面取得了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儿科临床见习课面临的病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的现状下,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儿科见习教学的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参与互动教学的积极性,达到见习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BL+PAL在儿科见习应用。方法:选择本校2016级临床医学21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7名采用原有模式教学,实验组107名采用TBL+PAL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体格测量、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思维无显著差异(P>0.05),问卷显示多数学生认可TBL+PAL教学法。结论:TBL+PAL教学法可改善儿科见习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临床场景模拟教学方法 在儿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部分儿科学见习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设计场景模拟病案和操作规划,在2年内对五年制和七年制4个班的学生进行教学.结果 所进行的临床场景模拟病案讨论和操作技能训练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结论 临床场景模拟教学应用于儿科学见习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墨  宪莹  张静  田杰  谭虹 《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50-451
目的:探讨预见习教学方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作用。方法:在部分临床见习中实施预见习教学方式,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预见习在帮助理解大课内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上都好于传统的先上大课后临床见习的方式,赞成预见习教学的实施。结论:预见习对在见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滨州医学院自2016年开始,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s based curriculum,OSBC)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班,实行混合式教学改革。OSBC模式下的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混合式教学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采用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专业双语教学、科研化教学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评价教学效果。OSBC模式下的内分泌系统整合课程混合式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师资素质要求较高、教学准备时间较长、网络学习监管难度较大等局限性,但已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显示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成效、较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面试在儿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教师提供病例,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计划;教师针对病例提问,学生回答问题。面试的病例来源于临床的真实病例,教师可以随时更换。面试病例与教材及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相呼应,且与学生见习的疾病相关联。面试成绩占儿科学见习总成绩的40%。结果 面试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对儿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结论面试是评估学生儿科学见习效果的重要考查方法之一,且有利于提高儿科学见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浅谈儿科学见习教学的实践性和教学相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见习学生带教活动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从中可以吸取教师多年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实践经验,教师也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见习阶段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协调。一些教学方法如何应用到儿科学教学中来,我们在见习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实施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等,注重从多方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以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4.
见习环节管理对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影响的研究,是通过加强对临床见习前期、见习期间、见习后期三个环节的管理,来控制见习教学全过程,使见习教学计划目标的制定、见习过程的组织与执行、见习手段和方法、见习效果和质量的评估等见习教学管理要素形成封闭环,重视过程管理、细化管理流程、明确管理目标、系统评价见习教学质量,达到持续改进见习带教质量的目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为适应新的医学教学管理发展模式需要,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提高医学生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的特点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肿瘤学临床见习教学的任务、目标和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眼视光专业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接受度。方法对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207位学生,其中五年制本科生(42人)、七年制本硕生(17人)、三年制研究生(95人)和三年制专科生(53人)进行教学方式及互动式教学接受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63.3%的学生喜欢以“教师讲授、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70%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互动式教学,而3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接受或心存犹豫,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缺乏自信。结论高校医学生对互动式教学的接受度较高,现代课堂应将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和互动式教学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内分泌科见习教学的特点,建立符合认知规律的分阶段阶梯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启发等方法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其对专科见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教育日益国际化的需求,众多医科院校开设了国际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在针对留学生的心内科全英语见习带教过程中,根据留学生的语言文化特点及学习思维方式,增强语言交流,课前制订明确的见习目标,准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互动式教学,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见习教学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