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布鲁氏菌外膜蛋白抗原。对142份布鲁氏菌病急,慢性患者血清进行免疫酶斑点试验,为减少样品的交叉凝集、省试剂和携带方便,又将纤维素膜用打孔器打成小圆片备用。结果表明,就敏感性、特异性和操作程序而言,免疫酶斑点试验要优于ELISA,可供大量布病血清检查之用。所采用的外膜蛋白抗原,将为今后诊断粗糙型及非典型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提供了广谱抗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省(区)先后报道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为了查明陕西省是否有犬种布鲁氏菌病的存在,于1992年4月对安康地区汉阴县清明寨乡5个村的家养犬,进行了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 犬种布鲁氏菌抗原、S型布鲁氏菌抗原、R虎红平板抗原及A、M、R诊断血清等由国中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布病室提供。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的毒力因子,致病性不仅依靠侵袭力和内毒素,还有赖于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和在胞内持续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布鲁氏菌的基因组成、分子进化、毒力因子以及致病机制等特点,还可以对一些致病相关基因和重要的蛋白进行预测。该研究为开发研究疫苗和新型抗生素提供分子基础,从而为构建新的有效的布病治疗和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布鲁氏菌的基因组组成、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的毒力因子,致病性不仅依靠侵袭力和内毒素,还有赖于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和在胞内持续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布鲁氏菌的基因组成、分子进化、毒力因子以及致病机制等特点,还可以对一些致病相关基因和重要的蛋白进行预测。该研究为开发研究疫苗和新型抗生素提供分子基础,从而为构建新的有效的布病治疗和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布鲁氏菌的基因组组成、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是测定人体内细胞免疫的方法,可作为既往病史标志或群体疫情的判定,不能作为布病临床诊断的可信指标。林增良指出可作为布病诊断。一般认为布病发病机理不清楚,布鲁氏菌寄生于细胞内,可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细胞免疫,在布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本文研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自然感染与菌苗免疫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制动物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成功地研制出了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羊种M_5弱毒疫苗和猪种S_2弱毒疫菌等,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对牛、羊、猪、鹿等动物布病的防制起了具大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布氏菌自然感染和菌苗免疫的鉴别,因为人畜应用活菌苗以后所产生的各种血清学反应和自然感染所产生的各种血清学反应极其相似。鉴别诊断不仅关系着布病的防治工作,同时对流行病学调查也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布病防治领域的难题之一。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为解决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在建立不同种类的检测方法,分析布氏菌免疫和感染的机体体液中的不同类型免疫球蛋白抗体出现的时间、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动态上的关系,以及制备和纯化各种布氏菌的抗原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1992年我们对巩乃斯种羊场的澳美及澳美新疆型绵羊进行了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光滑型布氏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诊断血清系黑龙江生物制品厂生产。粗糙型布氏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诊断血清系北京流研所布病室制备,使用时均在有效期之内。1.2 方法:常规试管凝集试验(SAT)按“部颁规程”、细菌分离按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分离鉴定(刘志文等.石河子科技,1992,增刊)、粗糙型布氏凝集试验(R-SAT)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介绍的方法进行操作和判定。1.3 判定标准:SAT1∶50以上、R-SA…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蛋白结构和抗原表位,为布鲁斯病基因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Omp31的氨基酸序列,运用在线软件Protparam分析Omp31的理化性质;采用SOPMA软件预测和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的二级结构。结果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分子式为_(C1135)H_(1725)N_(297)O_(354)S_4,脂溶性指数为87.31,蛋白质的疏水值为63.26,理论pI值为8.61,原子总数为47 900;其氨基酸序列Gly(G)占12.9%,Ala(A)占11.7%。正电荷残基(Arg+Lys)、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分别为19和24,其不稳定系数48.25。该蛋白为稳定蛋白,亲水性系数GRAVY为-0.091。Omp31无跨膜区域,属于水溶性蛋白,其中无规则卷曲较多,位于蛋白表面。蛋白质中大部分氨基酸可以形成一定的结构域,抗原性总预测值为0.632 4。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含有多个抗原表位,可能具有免疫原性,表明该蛋白可作为潜在抗原用于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分型在布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布鲁氏菌。本文综述了布鲁氏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特别是PCR及其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提取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过程中发现在光滑型、粗糙型、非典型菌细胞中都存在着一组亲水性的小分子蛋白(MW<28kD),实验证明,这组小分子蛋白的存在是获得清晰,真切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电泳图谱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推测小分子亲水性外膜蛋白参与了布鲁氏菌已被公认的三组外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它是外膜蛋白达到综合平衡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包括12个已知的种型,其中牛、羊和猪种布鲁氏菌是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引起人类较严重的感染发病。犬种布鲁氏菌主要导致犬流产和繁殖失败。虽然该菌感染人群的病例较为少见,但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的风险因素。因此,本文对犬种布鲁氏菌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为我国犬种布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Brucellosis is a zoonotic disease prevalent in many countries, but it has been reported only once in Thailand, 36 years ago. We describe here two consecutive cases of brucellosis in Bangkok, Thailand. Both cases presented with prolonged fever and weight loss. Blood cultures taken from 2 patients yielded Brucella melitensis. The slide agglutination test of blood samples were also positive, with a titer of 1:64 for antibodies to Brucella. The first patient responded to a combination of doxycycline, gentamicin, and ciprofloxacin; the other responded to doxycycline and rifampicin. Brucellosis is a potential public health threat, therefor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actively implemented. This clinical syndrom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rolonged fever,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contact to animals which could serve as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3.
布病是当前最为流行的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因导致家畜流产可引发重大经济损失,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阐明布鲁氏菌的致病机制是设计和研发疫苗的关键,而疫苗免疫是预防布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无安全有效的人用疫苗,唯一的预防策略是动物免疫,但每年的人间和动物发病率仍然较高,动物免疫可能存在缺陷。当前,布鲁氏菌的多种免疫蛋白已被鉴定、评价,新型亚单位疫苗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免疫潜能。因此,本文就布鲁氏菌的胞内生存机制、国内外常见疫苗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秦晓华  张妍 《传染病信息》2020,33(4):366-368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流行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感染可累及人类的多个器官,但布氏杆菌性腹膜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当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经常规保肝、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症状考虑其致病菌是否为布氏杆菌。本文现对1例布氏杆菌性腹膜炎进行报道,为临床医生拓宽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原学诊断思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人畜布氏菌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为人畜布氏菌病血清学诊断、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实用和简便的一种酶免疫试验技术。方法 在制备高滴度布氏菌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及其冻干制品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原夹心法即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试管凝集试验(SAT)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对从山西省布氏菌病疫区收集的布氏菌病患、布氏菌感染羊、牛、猪以及健康人、羊、牛、猪共计290份血清进行对比检测。结果 上述3种试验对健康人、羊、牛、猪共计140份血清检查均为阴性反应,用DAgS-ELISA对布氏菌感染人、羊、牛、猪共计150份血清检查,其阳性率分别为91.4%、74.6%、66.7%及66.7%,从总体而言,检查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以DAgS-ELISA优于SAT及RBPT。结论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畜布氏菌抗体,不仅特异、敏感、简便,而且制备一种布氏菌抗原酶结合物及其冻干制品,可用于人及各种动物布氏菌抗体的检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鉴别布鲁氏菌及牛羊猪种布鲁氏菌的快速PCR鉴别方法。方法 将布鲁氏菌及牛羊猪种布鲁氏菌的扩增引物进行优化组合,建立全新的BAMS-PCR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并对现场分离的219株布鲁氏菌进行鉴别,评价其在布鲁氏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最后,用该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布鲁氏菌的DNA进行扩增,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实用性。结果 BAMS-PCR方法可在同一反应中同时鉴别布鲁氏菌及牛种(1,2,4型),羊种(1,2和3型)和猪种(1型)布鲁氏菌,并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布鲁氏菌属,牛种,猪种和羊种布鲁氏菌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 pg/μL,100 pg/μL, 10 pg/μL和100 pg/μL。BAMS-PCR对219株临床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和常规生物分型方法的鉴定符合率为100%。经BAMS-PCR检测,97份临床血清样本仅6份为阳性,全血和组织(羊脾)样本全部为阴性。结论 BAMS-PCR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的布鲁氏菌鉴别方法,可作为临床分离菌株的首选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感染的重要特征是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布鲁氏菌TIR结构域蛋白TcpB具有多种免疫抑制功能,在逃避宿主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谨就布鲁氏菌TcpB的基本结构、免疫调节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以便理解TIR结构域蛋白TcpB在布鲁氏菌致病中介导的免疫抑制机制,有助于更好理解布鲁氏菌的致病机理,为诊治布鲁氏菌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布病也称马尔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直接或间接与感染动物及其产品接触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该病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征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诊断仍是极大的挑战,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多汗、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痛、背痛、厌食等。布病的并发症可能涉及全身任何组织器官,骨关节受侵是最常见的布病并发症,另有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并发症。本文就布病常见并发症及治疗进展予以概述, 为布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要传染病,近些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布鲁氏菌种/型分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布鲁氏菌种/型鉴定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判断预测疫情动态、研究流行特点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Brucellosis is a multisystemic disease that rarely leads to a fatal outcome. While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organs are mostly affected, peritonitis and posthepatitic cirrhosis are also complications of brucellosis, though they are very rare. Brucella spp. can also trigger immunological reactions. We report a case of brucellosis with peritonitis, renal failure and leucocytoclastic vasculitis caused by Brucella melitensis, which led to a fatal outcome. Brucello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asculitic diseases, especially in 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