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两种不同方式处理阴囊疝疝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6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术中疝囊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0例)。A组患者疝囊横断,B组患者疝囊完全剥离。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手术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2组均未复发。 结论采用TEP术治疗阴囊疝安全有效,且可行。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剥离对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合选择。疝囊横断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疝囊横断与剥离两种处理方式在成人男性单侧腹股沟斜疝(GilbertⅢ型)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60例TAPP术后腹股沟斜疝(Gilbert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横断组(26例)和剥离组(3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 结果剥离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高于横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0、6.832,P均<0.05);横断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6、3.933,P均<0.05);横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剥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5)。术后复发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横断和剥离两种疝囊处理方式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横断疝囊的处理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VAS评分低、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采用横断疝囊与完全剥离疝囊两种方法治疗完全性阴囊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124例阴囊疝患者行TEP的临床资料。根据疝囊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横断疝囊组(横断组)与完全剥离疝囊组(剥离组);根据TEP的学习曲线,分为A组(学习曲线内横断疝囊组,n=25)与B组(学习曲线内完全剥离疝囊组,n=22)、C组(学习曲线外横断疝囊组,n=36)、D组(学习曲线外完全剥离疝囊组,n=41)。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腹膜破损、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124例患者均顺利施行TEP,横断组手术时间(P=0.027)、腹膜破损(P=0.016)、术后血清肿(P=0.016)、急性尿潴留(P=0.031)优于剥离组。学习曲线内:A组在手术时间(P=0.008)、腹膜破损(P=0.032)、血清肿(P=0.031)、急性尿潴留(P=0.047)等方面优于B组。渡过学习曲线后:C组较D组手术时间短(P=0.012),两组腹膜破损(P=0.100)、血清肿(P=0.139)、急性尿潴留(P=0.703)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横断疝囊与完全剥离疝囊均可安全完成TEP,横断疝囊在手术时间、并发症方面优于完全剥离疝囊。受TEP学习曲线的影响,建议学习曲线内采用横断疝囊的方法,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1年为2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腹腔镜TEP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13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实验组),1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疼痛分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腹腔镜TEP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安全有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出血、手术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比较前入路Kugel修补术中疝囊完全剥离与疝囊横断远端旷置2种不同处理方式对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例原发性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疝囊完全剥离组和疝囊横断旷置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异物感、复发率发生情况。 结果疝囊完全剥离组在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2.4±0.7)、血清肿(1例)、术后2周恢复活动人数(57例)及异物感(4例)方面明显优于疝囊横断旷置组(2.7±0.9、7例、50例、1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肿、尿潴留、阴囊积液、切口感染、术后4周恢复活动人数、慢性疼痛、精索和睾丸并发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术中疝囊完全剥离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疼痛及血清肿发生,有利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横断疝囊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GilbertⅢ型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单侧GilbertⅢ型腹股沟疝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横断疝囊组150例和完全剥离疝囊组135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清肿、术后慢性疼痛、术后血肿、切口感染及复发等情况。 结果横断疝囊组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完全剥离疝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慢性疼痛、术后血肿及切口感染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随访1年均未出现复发。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GilbertⅢ型腹股沟疝时,术中横断疝囊能有效减少术后血清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假性疝囊套扎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65例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患者33例,采用TEP术中行假性疝囊套扎假性疝囊套扎;对照组患者32例,采用TEP术中行假性疝囊旷置。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血清肿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8(24.2%),χ2=9.4,P<0.01];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4±10.7)min、(5.0±0.5)ml和(6.0±1.5)d,与对照组(47.0±9.6)min、(4.0±0.5)ml和(7.0±1.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4、0.15、0.44,P均>0.05);2组均无复发患者。 结论假性疝囊套扎的TEP操作安全易行,能减少血清肿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整剥离疝囊和横断疝囊在单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85例行TAPP的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横断组(43例)和剥离组(42例),其中横断组术中横断疝囊,剥离组完整剥离疝囊。比较2组一般手术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氧化应激指标中生长激素、胰岛素、血糖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免疫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横断组手术时间、腹股沟区积液、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剥离组(P<0.05);横断组术后1 d、3 d和1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剥离组(P<0.05);横断组生长激素、胰岛素和T-AOC水平均显著高于剥离组(P<0.05),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剥离组(P<0.05);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TIMP-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2组术后血清免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和尿潴留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完全剥离和横断疝囊在治疗单侧腹股沟斜疝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横断疝囊方式在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应激反应,加快康复方面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应用不同方法处理Ⅲ型阴囊疝疝囊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为68例Ⅲ型阴囊疝患者行TEP,随机分为A组(n=36)与B组(n=32),A组术中横断疝囊,B组术中完全剥离疝囊,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优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60个月,无复发。结论:疝囊横断结扎处理Ⅲ型阴囊疝疝囊较为安全,可有效避免精索内结构损伤,手术创伤较小,避免了输精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探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年龄范围60~79岁,均采取TEP。其中48例患者(对照组)行完全剥离疝囊术,62例患者(研究组)行疝囊横断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指标(BI、Rankin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疝囊横断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TE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改良腹腔镜TE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改良TEP组,同时收集同期行TAPP术治疗的55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TAPP组。观察并比较2组的手术指标、住院指标、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改良T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P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均低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其大出血、分破腹膜、分破疝囊、肠道损伤、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游离腹壁下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EP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TAP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APP,改良TE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良好,相较于TAPP,改良TEP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同时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但其对术者要求较高,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全剥离疝囊与横断处理疝囊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如皋市中医院行TAPP的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横断疝囊处理试验组,对照组行完全剥离疝囊。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囊处理时间、术后5 d腹股沟积液、住院费用及术后第2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47.11±4.15)min、(3.24±1.01)ml、(9.57±2.74)min、(5.27±1.09)ml、(8 105.69± 251.67)元及(2.11±0.97)分均低于对照组(57.69±5.28)min、(6.71±2.14)ml、(25.13±4.29)min、(13.75±3.56)ml、(11 241.55±397.52)元及(4.59±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03、11.359、23.678、17.643、51.628、12.899,P均<0.001);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51±1.04)d与对照组(6.19±1.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巴塞尔指数(BI)评分分别为(82.19±8.95)分及(83.01±7.94)分均高于对照组(75.11±8.02)分及(76.25±7.19)分,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73.19±7.02)分低于对照组(84.17±7.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3、4.888、8.076,P均<0.001);术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感觉异常和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0及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5(8.33%)及11(1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9.259,P=0.022、0.002);试验组患者血清肿发生情况为1(1.67%)与对照组6(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51)。 结论TAPP修补术中,与疝囊剥离相比,横断疝囊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缓解术后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优势,并绘制TEP手术的学习曲线。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85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40例接受TEP术治疗,45例接受开放式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40例接受TEP术的患者按照先后顺序分为A、B、C、D组,每组10例,比较其手术操作情况。 结果TEP术治疗腹股沟疝优于开放式疝修补术,主要表现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但住院费用高和手术时间长(P<0.05)。对A、B、C、D组分析发现,医师操作20例TEP术后,技术逐渐成熟,术中出血、层次错误、腹膜破裂等现象明显减少。 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治疗腹股沟疝可选取TEP术,其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较快;初学者在完成20例TEP术后,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逐渐掌握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补片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高唐县人民医院9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依据术中采用补片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补片修补疝缺口,观察组采用3D补片修补疝缺口,2组患者在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2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3 d 2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术前外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3D补片可显著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完全剥离或横断腹股沟疝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行TAPP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疝囊处理方式分为完全剥离组(n=100)与横断组(n=108),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尿潴留、血清肿、睾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T型离断与疝囊完全剥离技术两种处理方式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并收治的单侧腹股沟斜疝的男性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型离断的患者67例(T型离断组),行疝囊完全剥离的患者60例(完全剥离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疝囊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索损伤、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肿和远期复发情况等。 结果T型离断组的手术时间、处理疝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精索血管和输精管损伤控制、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均优于完全剥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腹壁下血管损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尿潴留及阴囊积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型离断技术在TAPP术中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中精索意外损伤从而降低手术难度,且在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控制的效果均不劣于完全剥离疝囊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术中对Ⅲ型腹股沟斜疝疝囊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为128例成年男性单侧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TAPP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中横断疝囊(横断组),60例剥离疝囊(剥离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横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剥离组(P0.05);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低于剥离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囊剥离与疝囊横断两种处理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腹腔镜TAPP治疗Ⅲ型腹股沟斜疝术中横断疝囊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创伤更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