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12-116
目的:研究麻黄与淫羊藿拆分组分配伍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淫羊藿对肾阳虚水肿病症大鼠干预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用氢化可的松联合盐酸多柔比星复制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按照3.75mg/kg体重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连续注射14d。于第1天以4mg/kg和第7天3.5mg/kg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溶液。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麻黄247mg/kg组、淫羊藿218mg/kg组、麻黄+淫羊藿(247+218)mg/kg组、麻黄+淫羊藿多糖(247+16)mg/kg组、麻黄+淫羊藿非黄酮(247+106)mg/kg组、麻黄+淫羊藿大极性黄酮(247+14)mg/kg组、麻黄+淫羊藿小极性黄酮(247+10)mg/kg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14d。给药结束后,测定尿蛋白、血浆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血清肌酐(Crea)、血清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麻黄使大鼠体重及肛温显著上升,Crea、BUN、尿蛋白含量显著性下降;淫羊藿使T水平显著性上升,cGMP、TG、尿蛋白含量下降、Crea、BUN水平显著性下降;麻黄+淫羊藿能增加大鼠体重,显著增加T水平,TG、CHOL、Crea、BUN含量下降,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麻黄+淫羊藿大极性黄酮组可以使大鼠体重、cAMP/cGMP显著上升,E2、T、TG、ALB和TP含量显著上升,使尿蛋白、cGMP、Grea、BUN含量显著下降;麻黄+小极性黄酮组可以使大鼠体重、cAMP、cAMP/cGMP和T3升高,E2、T升高,使尿蛋白、CHOL含量下降、Crea、BUN含量显著下降;麻黄+非黄酮组能升高大鼠肛温和E2含量,降低Crea、BUN含量;麻黄+多糖组能增加体重、肛温、T4和E2含量,并且使BUN含量降低。结论:麻黄+淫羊藿拆分组分配伍均能温补肾阳又能利水消肿,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为:麻黄+大极性黄酮组分麻黄+小极性黄酮麻黄+非黄酮麻黄+多糖。淫羊藿中的大极性黄酮组分和小极性黄酮组分是利水消肿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淫羊藿油炙前后及分别组成二仙汤后对氢化可的松所致肾阳虚模型小鼠耐寒能力和交配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造成小鼠肾阳虚模型,淫羊藿油炙前后及分别组成二仙汤后的水提浓缩物灌胃,交配实验考察指标为红外摄像记录30min内小鼠的跨骑潜伏期和跨骑次数,耐寒实验考察指标为40min后缺氧、-18℃寒冷条件下的存活时间。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淫羊藿炙品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交配能力(P0.05),二仙汤炙品组皆能明显提高交配能力(P0.05或P0.01),淫羊藿生品中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潜伏期(P0.05);淫羊藿炙品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耐寒能力(P0.05或P0.01),二仙汤炙品组中、高剂量皆能明显提高耐寒能力(P0.01)。结论:淫羊藿油炙后能改善肾阳虚小鼠的交配能力和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3.
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N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1].主产于陕西、辽宁、山西、四川等地.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杂志,晒干或阴干.切丝生用或加炼过的羊脂油炙用.其性甘、辛、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除湿,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肾阳虚之阳痿不育、宫寒不孕及尿频遗尿,风寒湿痹肢体不遂,祛痰止咳.近年来,随着中药淫羊藿药理学的研究在临床上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笔者对中药淫羊藿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苷后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1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苷单体,分别于40 min,1.5,2.5,4,12,24 h取出肾脏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采用HPLC测定肾脏中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的质量浓度,流动相0.4%乙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0~11 min,43%A;12~30 min,37%A;31~46 min,43%A),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给药40 min后,在肾脏组织中检测到淫羊藿苷(0.017 5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14 2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012 7 mg·L-1);给药2.5 h后,淫羊藿苷(0.134 3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80 4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102 4 mg·L-1)质量浓度均较高,24 h后基本消除;2.5 h检测到淫羊藿素(0.027 2 mg·L-1),4 h质量浓度较高(0.082 2 mg·L-1),24 h时仍存在(0.025 9 mg·L-1)。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分布较快,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质量浓度并能维持一定时间,提示其作用靶点可能为肾脏,与中医学理论认为淫羊藿归肝、肾经相符合。建立的HPLC简便、快速,为淫羊藿苷的体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黔产粗毛淫羊藿与黔岭淫羊藿中总黄酮(TFE)对四氧嘧啶(ALX)诱发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IR)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其余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小鼠6周,单次ip 2%ALX(20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50 mg·kg-1)组,两种TFE分别按剂量100,50 mg·kg-1分组,ig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FINS)、C肽水平;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注射胰岛素(Ins)40 min后血糖(BG);计算胰岛素耐量(IT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腺指数;观察小鼠胰腺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升高非常显著(P0.01),空腹血清中C肽,FINS有明显增加(P0.05),胰腺组织损伤极为严重(P0.01),胰腺指数降低非常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种淫羊藿TFE均能够较明显地改善模型小鼠ITT(P0.05),降低模型小鼠血清C肽、FINS含量及HOMA-IR(P0.05),提高模型小鼠的胰腺指数(P0.05),明显地修复模型小鼠的胰腺组织损伤(P0.05)。两种TFE同剂量组相比,以粗毛淫羊藿TFE作用较为显著(P0.05,P0.01)。结论:两种黔产淫羊藿TFE对ALX诱生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较明显地改善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相关因子,保护受损的胰腺组织。以粗毛淫羊藿TFE作用较为明显,这可能与粗毛淫羊藿TFE中淫羊藿苷(ICA)含量高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防治维甲酸(RA)致大鼠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组、淫羊藿-女贞子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RA(70 mg·kg-1)ig造模,造模的同时给药,给药组分别给予淫羊藿-女贞子水煎剂(9.5 g·kg-1)及药对有效成分提取物低、中、高3个剂量(50,100,200 mg·kg-1)ig治疗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的蛋白表达;实时RT-q PCR法检测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Smad2),Smad3,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组织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骨组织TGF-β1及Smad2,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Smad7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上调Bcl-2以及TGF-β1,Smad2,Smad3的表达水平,下调p53,Smad7的表达水平,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淫羊藿-女贞子抗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维持凋亡与抗凋亡间的平衡,抑制骨组织细胞凋亡以及调控TGF-β/Smads通路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不同炼制温度和用量的羊脂油制淫羊藿对肾阳虚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皮质酮(CORT)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以淫羊藿总黄酮为阳性对照,以症状体征、动物抓力、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睾酮含量等为评价指标,3种制淫羊藿(羊脂油炼制温度与加入量分别为250℃,30%;120℃,30%;120℃,20%)和生淫羊藿经水提取灌胃给药,考察不同样品对肾阳虚大鼠的药理作用.结果:3个炮制品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生品的温肾壮阳作用,其中以120℃,30%的制淫羊藿增强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阳虚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病理改变和功能抑制状态有关.结论:辅料羊脂油的炼制温度影响辅料质量,进而影响饮片药效.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制淫羊藿炮制原理及建立炮制辅料的国家标准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炮制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淫羊藿具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临床常用于阳瘘遗精,筋骨瘘软,风湿痹痛等证。淫羊藿中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其中以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箭叶淫羊藿苷等为主[1] 。淫羊藿临床常见炮制品有淫羊藿、炙淫羊藿、盐淫羊藿、酒淫羊藿等,其中油炙后能增强补肾壮阳作用[2 ,3] 。本实验首次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淫羊藿中主成分淫羊藿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并比较炮制对其含量的影响,为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制定淫羊藿饮片的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提取物后,利用HPLC法对其肾脏中的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进行测定,以考察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相当于淫羊藿苷)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提取物后,于40min、1.5h、8h、24h取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利用HPLC法测定肾脏中各成分的浓度.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A(0.4% HAC水)-B(甲醇);流速为1.0m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提取物给药40min后在肾脏中即有分布且能被检测,1.5h浓度较高,其后逐渐消除或代谢为其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在肾中均被检测;给药8h后,淫羊藿苷在肾脏中浓度较低,其代谢产物仍维持一定浓度;给药24h后各成分逐渐消除.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有一定程度的蓄积,并且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与中医学认为淫羊藿归肾经补肝肾强腰膝的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0.
彭文达 《中医药导报》2010,16(6):100-102
目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益肝颗粒与淫羊藿提取物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差别,探讨配伍对药效成分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益肝颗粒、淫羊藿提取物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采血,通过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及样品处理法,检测大鼠血浆中淫羊藿苷的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3P87对所得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确定药动学模型及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益肝颗粒及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呈二室开放模型,益肝颗粒与淫羊藿提取物在Tmax、Cmax、AUC、t1/2(a)、CL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对淫羊藿苷的体内过程有显著的影响,益肝颗粒中淫羊藿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增加,分布及达峰时间延长,血浆清除减少,生物利用度较淫羊藿药材高,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复方中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淫羊藿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初步机制。 方法: 雌性7月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淫羊藿高、低剂量组共4组(n=8),除正常组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术后进行模型筛选,1周后依照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淫羊藿高、低剂量组灌胃淫羊藿提取液(剂量以生药量计为50,25 g·kg-1),连续给药90 d。给药45 d时检测血清钙(Ca2+),90 d时检测血清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并分离胫骨进行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 与模型组血清Ca2+(3.01±0.33) mmol·L-1相比,给药45 d后低、高剂量淫羊藿组血清Ca2+均下降[(2.48±0.39),(2.86±0.34)mmol·L-1,(P<0.05,P<0.01)],90 d后高剂量淫羊藿组血清Ca2+下降更明显(1.76±0.53)mmol·L-1,(P<0.01)。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能降低血清MDA(8.4±1.3)mmol·L-1(P<0.01),提高血清P(4.61±0.82)mmol·L-1(P<0.05),SOD活性(110±13)U·L-1(P<0.05),碱性磷酸酶活力(4.4±0.89)U·L-1(P<0.05),雌二醇水平(25.66±9.38) pg·L-1(P<0.05)和睾酮水平(1.95±1.21) ng·L-1(P<0.05)。胫骨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淫羊藿能预防骨小梁断裂,Ⅰ级和Ⅱ级病变率占87.5%,无Ⅳ级病变。 结论: 淫羊藿明显提高性激素水平,清除活性氧,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大鼠内源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探讨淫羊藿-女贞子配伍抗GIOP的作用机制。 方法: 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女贞子组、淫羊藿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钙尔奇组。地塞米松1 mg·kg-1,im,2次/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灌服相应药物,女贞子组灌服女贞子水煎液9.5 g·kg-1,淫羊藿组灌服淫羊藿水煎液9.5 g·kg-1,淫羊藿-女贞子组灌服淫羊藿-女贞子(4∶3)水煎液9.5 g·kg-1,钙尔奇组灌服钙尔奇碳酸钙D3片0.277 3 g·kg-1。8周后处死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睾酮(T)、雌二醇(E2)含量;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COR,T,E2含量以及股骨不同部位BMD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上调血清COR水平(P<0.05或0.01),淫羊藿-女贞子组血清T含量显著升高(P<0.05),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组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各用药组不同部位BMD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D与血清COR,T,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 结论: GIOP大鼠BMD与内源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其防治GIO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比较以不同品质的羊脂油炙淫羊藿的温肾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以不同品质的羊脂油炙淫羊藿对肾阳虚证小鼠的温肾阳作用。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im)大剂量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证小鼠模型。以生品淫羊藿和不同品种(山羊、绵羊)、不同性别(公、母绵羊)、不同部位(绵羊肚子、尾巴油)的6种羊脂油炙淫羊藿为供试品以淫羊藿总黄酮为阳性对照,加设阴性和模型对照。造模同时给药,其中阴性和模型对照组小鼠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阳性对照组小鼠ig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0.46 g·kg-1(含淫羊藿总黄酮0.23 g·kg-1),各供试品组小鼠ig剂量相当于生药18 g·kg-1,ig容量均为15 mL·kg-1,1次·d-1,连续9 d。以肾阳虚小鼠症状体征(体重、体表温度、自主活动次数),动物抓力、凝血时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考察各供试品对肾阳虚证小鼠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体表温度、自主活动、血清SOD 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此外,抓力和凝血时间亦呈降低趋势,提示造模是成功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供试品明显延缓或抑制小鼠体重下降(惟山羊油炙淫羊藿对体重减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提高小鼠体表温度,增加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各供试品均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其中,以山羊油、绵羊油、肚子油、尾巴油炙淫羊藿作用显著(P<0.01或P<0.05);各供试药组小鼠抓力呈增强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除绵羊油炙淫羊藿具有延长模型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趋势外,其余各组未见明显影响。与生品比,6种不同品质的羊脂油炙淫羊藿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肾阳虚证(如体重下降、自主活动减少、抓力下降)的虚弱状态,差异多具有显著性;而各炙品之间在温肾阳作用上有一定差异,但是差异多不具有显著性。结论: 炙淫羊藿炮制品温肾阳作用优于生品淫羊藿;不同品质的羊脂油对炙淫羊藿的温肾阳药效有一定影响,但差异多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淫羊藿压制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煎煮效率。方法:采用传统煎煮法,以淫羊藿苷和干膏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淫羊藿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情况并进行f2相似因子考察。结果:在不同时间点淫羊藿压制饮片的干膏收率和淫羊藿苷煎出总量均比普通饮片略高,但并无显著差异,f2=97,在煎煮60 min时,淫羊藿苷煎出量分别为4.101,3.498 mg·g-1。结论:淫羊藿压制饮片不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为中药传统饮片应用形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探讨二仙药对仙茅-淫羊藿配伍的毒性来源、毒性与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仙茅-淫羊藿经典比例1∶1为基准,向两侧扩展,均匀设计若干配伍方,以水提与醇提方式获得若干配伍方的提取物;将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水提和醇提仙茅-淫羊藿1∶0,2∶1,1∶1,1∶2,0∶1组,给小鼠灌胃各配伍方提取物,比较各组毒性大小;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各配伍方提取物中仙茅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分析其毒性与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小鼠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醇提)仙茅-淫羊藿(1∶0)组(2∶1)组(1∶1)组(1∶2)组(0∶1)组各水提组。仙茅苷含量与毒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显著性检验P0.01);淫羊藿苷含量与毒性呈显著不相关(相关系数r=-0.053,显著性检验P0.05)。结论:二仙药对配伍的毒性成分主要来自于仙茅且易富集于醇提物中,毒性大小与仙茅苷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淫羊藿黄酮类组分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该组分整体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表征提供参考。方法:以淫羊藿黄酮类组分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测定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在不同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整体平衡溶解度顺序为朝藿定B>朝藿定A>朝藿定C>淫羊藿苷,Papp总体变化趋势均为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油水分配系数-1.437~3.147。结论:淫羊藿黄酮类组分的水溶性及脂溶性较好,在不同pH缓冲液中变化趋势相近,朝藿定B属于微解,朝藿定A,C和淫羊藿苷属于极微溶解。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活性成分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股骨头坏死为代表的各类骨伤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淫羊藿作为常用的补肾强骨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骨科临床并对治疗各种骨伤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淫羊藿中何种成分行使功能,是临床用药及相关药品研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多糖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均具有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其中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在分子学领域的药理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上述成分可以通过控制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蛋白2(BMP2)以及骨保护素(OPG)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因子水平解释了淫羊藿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内在机制,对于淫羊藿中含有的淫羊藿多糖及微量元素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研究学者只进行了验证实验,其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淫羊藿中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多糖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为依据,综述各成分促进骨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研发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阻断对淫羊藿促性激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淫羊藿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是其主要药理作用之一,也是其临床疗效的重要基础,但相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上游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pimedium,TFE)提高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及刺激附性器官增长中的作用及重要程度。方法:通过耳道吸出手术制备去垂体大鼠以形成HPGA阻断,将其与正常大鼠同时按400,200,100 mg.kg-1ig给予TFE 20 d,检测动物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血清E2及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并计算子宫、卵巢脏器系数。结果:TFE 400mg.kg-1 ig给予可提高正常及去垂体大鼠子宫脏器系数、下丘脑GnRH水平,对血清E2水平亦有一定提高,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较小剂量则仅对正常大鼠显示类似作用。表明较大剂量TFE对去垂体所致HPGA阻断大鼠仍表现一定促性激素作用,但与对正常动物的作用相比较弱。结论:HPGA和下丘脑是淫羊藿促性激素作用的重要途径和靶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对淫羊藿可能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和预测,针对TTD,Drug Bank,OMIM,GAD,Pharm GKB等数据库与股骨头坏死相关的作用靶点进行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明确淫羊藿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特异性靶点,采用Clue GO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共检索出与淫羊藿相关成分130个,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参数筛选获得入血活性成分23个,利用相关靶点预测技术预测可能的靶点102个;通过上述疾病基因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与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已知靶点72个。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及疾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图,合并网络图并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135个;采用Clue GO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作用于股骨头坏死的关键节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被富集在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炎症、应激及癌症相关等80条信号通路。结论: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主要通路不仅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还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及应激反应等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与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雷洛昔芬组。维甲酸灌胃2周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治疗3周。测定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含量,并观察股骨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血清Ca,P含量显著降低,AKP,StrACP活性均显著升高,股骨头区骨小梁数目减少,窄小稀疏,断裂,呈典型的骨质疏松样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血清Ca,P含量,下调血清AKP,StrACP水平,且骨小梁数目增加,变宽,密集交织呈网状,以配伍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淫羊藿女贞子可有效纠正骨代谢异常,改善骨组织病理状态,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其中以二药配伍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