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TBL教学联合临床病例讨论在麻醉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TBL教学联合临床病例讨论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及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TBL教学联合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军  张震宇 《中国病案》2013,(12):61-63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人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生阶段第4年的2个班共69名学生进行妇产科理论课TBL教学实践。其中1个班设为“传统教学组”(33人),另1班设为“TBL教学组”(36人)。分别采取传统教学法与TBI。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通过试卷测试、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阳主学习能力。同时调查TBL教学组学生对TBL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TBL教学组学生成绩(82.24±1.17)明皿高于传统教学组(76.30±1.34),两者具有冠著性差异(P〈0.001)。在自主学习方式、学习时间、讨论交流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TBL教学组学生对TBL顺应性好,对教学效果评价度高。结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增强团队合作。学生对TBL顺应性好评价度高。TBL在妇产科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预防医学课程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教与学的矛盾。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一直是预防医学教学工作探讨的重要内容。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是以团队为基础,提倡课前预习和进行预习测试,并开展团队讨论,以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团队中学习,可以培养学习兴趣,促进相互交流和主动学习[1]。本研究以临床麻醉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的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穿插实施TBL,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实施TBL的认同度,并与传统讲授法(LBL)进行了学习效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为针对性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实习阶段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展基于诊治真实病人实战训练考核的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教师在教学前准备相应病例素材、制作教具等,动员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堂上除实施传统TBL教学的个人预习效果测试、团队自学效果测试外,新增诊治真实病人的实战训练考核,包括抽签确定诊疗任务、学生完成诊疗任务并回答主讲教师的提问,并组织评委点评学生表现与综合评分。教学完成后,从学生表现、课堂考核成绩及学生评教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实践表明,这种改良TBL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并可增强其人际关系能力。  相似文献   

5.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性学习,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为了解TBL教学法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探讨其推广的可行性,通过构建学习团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测试、问卷调查等,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采用TBL教学尝试。结果显示,T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围绕不足今后应有针对性地积极实践和完善、优化TBL教学模式,提高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就山西医科大学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课堂TBL教学模式流程及相应评估体系进行初步尝试.基于目前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时数,选取4章节进行TBL教学,其流程为:学生随机分为数个团队(10人/团队),教师指定学习及讨论,学生以团队进行学习讨论,课堂进行RAT测试及思考练习,教师调整并讲授相关内容.在TBL流程中,参入评估体系:教师对学生个人学习的评估,教师对团队学习合作的评估,团队对团队学习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通过TBL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得出:TBL在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展具有可行性,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热情,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及合作,并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TBL教学模式及评估体系之初探为今后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因而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推崇.为了探讨TBL教学在流行病学实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在5年制预防医学系本科学生中采用TBL教学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教学效果较传统授课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围绕不足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为TBL教学模式在未来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构建TBL教学模式 培养医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利用临床病例资源探究生化问题的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为基础、小组和团队的建立为载体,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团队学习策略的TBL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增强和提高其沟通与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TBL教学模式在麻醉专业临床模拟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习的麻醉本科专业临床学生共计38人.随机分为2组,TBL组采用TBL模拟教学,ST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每组19人.在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理论和综合能力考核,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和临床实习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与ST组比较,TBL组学生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显著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团队意识及主动学习的培养均取得较好的效果(P<0.05);临床带教老师对TBL组学生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ST组学生(t=2.488,P<0.05).结论 TBL教学模式与ST教学模式比较,TBL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及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信心等小能通过测试成绩反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更加积极主动,TBL教学模式值得在麻醉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将基于网络环境(Web)的学习与基于团队的学习(TBL)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TBL教学法(Web-based and team-based Learning,WTBL),并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创建多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以团队学习、案例讨论的形式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应用WTBL教学法,实现翻转课堂,加强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结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应用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并分析教学效果。方法以2012级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共8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42人采用TBL+LBL教学,对照组42人采用单纯LBL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综合测评评估教学效果。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90.0%以上的学生认为TBL+LBL教学可提升学习积极性,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及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实验组综合测评成绩及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0, P=0.049;χ^2=6.372,P=0.012)。结论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TBL+LBL教学,效果优于单纯的LBL教学,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PBL、TBL教学方式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4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微信联合PBL、TBL教学方式,综合考试成绩和改进的李克特五点量表法教学效果评价量表,评价微信联合PBL、TBL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客观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联合PBL、TBL教学方式用于眼科见习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眼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应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学院医学院护理学专业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教学采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模式。实验课全部结束后,采用实验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估实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多数学生认为,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实验操作水平,培养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结论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BL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专业人才体系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TBL组和LBL组,对比分析两组培训前后的操作考核及理论考试成绩。结果:TBL组实习后成绩均优于LBL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队导向学习(TBL)教学模式在生药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015级药学专业110名学生为观察组,2015级药物分析专业98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课程结束后,通过综合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T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文献检索能力、科研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6项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生药学理论教学中引入TBL教学法,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学习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分组教学法( team-based learning, TBL)、问题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learning, CBL)整合教学法,应用到口腔修复学本科生实习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30人,随机分成两组( n=15)。实验组采用TBL、P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病例分析和基础知识考试成绩评价该教学法对学生临床能力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88.0%,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5.3%,P<0.05。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42.00±3.352)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33.32±3.242)分,P<0.05。两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差异不大,分别为(44.37±3.165)分与(44.25±4.224)分,P>0.05。结论 TBL、PBL、CBL整合教学法能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的质量,实习生有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与发展性教学评价(developing teaching evaluation)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实用性和意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3个班、助产专业1个班共27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护理专业1班、2班设为实验组,护理专业3班和助产专业班设为对照组。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验组采用 TBL 教学方法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基础学习( 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常规考核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就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 SPSS 13.0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对 TBL 教学方法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模式接受率为81.8%,实验组2个班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接受情况具有一致性,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96,P〉0.05)。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9,P〈0.05);两组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认可度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 =-2.181,P〈0.05)。结论 TBL 教学方法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对 TBL 教学方法与发展性教学评价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以及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实施方案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郭儒雅  狄亮  贾光 《医学教育》2013,(5):723-725
目的 探讨基于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职业卫生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北京大学2008级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分为4个团队,以团队为核心,在职业卫生相关教学单元中采用TBL教学方法,并在学习后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TBL教学效果.结果 TBL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结论 TBL教学方法是适合于现代职业卫生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