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地方医学院校实习期临床医学本科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实习期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唱丽荣等编制的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地方医学院校24.1%学生存在中等以上压力,压力源最高为考试与就业,其他依次为知识与技能、人际关系、面对病人、医疗条件和工作负荷。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总体处于良好状况。压力源各维度的分值与心理健康的大多数因子显著正相关。结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期普遍存在压力,实习期间的压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建议从就业、学业、人际关系、心理等方面对实习期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助其减轻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专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焦虑、面对的压力源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实习的中专护士进行焦虑度的调查,另外采用自编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实习中专护士进行压力水平评估,并统计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结果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期间有54名(90%)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其中重度焦虑38名(63.3%),中度焦虑10名(16.7%),轻度焦虑6名(10%);压力源主要为风险压力、未来就业与择业的压力、实习环境的变化;采取向有同样经历的同学倾诉、寻求家人朋友安慰两种应对方式的学生最多。结论中专实习护生主要的压力源有:风险压力、未来就业与择业的压力、与患者的关系、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实习环境的变化5个方面,应注重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引导和帮助,注重护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帮助中专实习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专升本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并探讨前两者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省两所省级医学院校内198名专升本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量表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采用SPSS 16.0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98名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认同得分分别为(3.44±0.54)、(3.31±0.37)和(3.63±0.62)分。回归分析显示前两者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01)。结论 专升本护生临床实习环境评价、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改善临床实习环境、提高护生职业成熟度将有利于提升其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专科护生实习期压力源,提出降低实习期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压力源量表对128名临床实习期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护生压力源依次为:就业、实习环境、工作性质和内容、教学安排、知识技能、人际交往。结论护生临床实习会面临多方面压力,而就业是最主要的压力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行为导向教学在儿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实习的护生63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31人)和观察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干预1个月后,比较实习护生专科知识掌握情况、护生核心能力水平。使用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FS-14)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价其临床护理压力状况。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生专科知识考核总分较对照组高[(88.29±10.42) vs. (82.56±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实习护生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CIR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后观察组FS-14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行为导向教学能够提高儿科实习护生的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缓解其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市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培训学员心理压力现状,探讨其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运用整群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地市级协同基地在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0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心理压力量表进行测评,分为心理压力、情绪两维度,其中心理压力按压力强度分别给予1~7分,分值越高压力越大;情绪维度分别给予1~10分。运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测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一般情况和压力现状。结果 学员心理压力问题突出,就业压力成为最大压力来源(4.583±2.939);其次分别为工作压力(4.269±2.791)、学习压力(3.398±2.782)、经济压力(3.167±2.715)、人际关系压力(1.222±2.088)、环境压力(1.065±1.906)、情感压力(0.824±1.723);各类压力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8,P=0.000)。学员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峻,59.26%的规培学员偶尔感到压力,经常感到压力的人员比例占35.19%,一直有压力问题的学员占4.63%;学员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4%,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6%,自卑情绪检出率为26%,各类情绪平均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9,P=0.000)。结论 规培学员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准医生群体转型发展阶段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对儿科护理实习生操作技能、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实习的5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实习的51名护生作为研究组,实施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对两组护生出科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予以考核,运用相关量表对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各项能力进行评价,调查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应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研究组护生出科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68.71±9.03) vs. (50.21±9.86)]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生在包括理论联系实践[(8.06±1.13) vs.(6.12±1.54)]、学习能力[(8.15±1.18) vs. (6.53±1.37)]、人际沟通能力[(8.13±1.07) vs. (6.28±1.39)]、临床思维能力[(8.04±1.26) vs. (5.97±1.4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8.46±0.97) vs. (6.51±1.25)]在内的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儿科护生实施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可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增强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各项能力,提升其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西安市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临终关怀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护士临终关怀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于2018年1月对四所全日制医学院校临床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8.0对问卷数据作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 534份,回收1 523份,有效问卷1 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5.6%。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平均分为(12.31±3.44),得分率为61.5%;态度平均分为(129.25±9.97),得分率为68.0%;行为平均分为(23.15±3.96),得分率为77.2%。学历、民族、宗教信仰、户籍、是否接触临终关怀学习对知识有影响(P<0.05);性别、学历、民族、宗教信仰、户籍、是否接触过临终关怀学习对态度有影响(P<0.05);性别、学历、医院等级、宗教信仰、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接触过临终关怀学习对行为有影响(P<0.05)。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39,P<0.01);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25,P<0.01);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 实习护士缺乏临终关怀相关知识,临终关怀意识较弱,医学院校和医院应该加强对实习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以促进其有效的临终关怀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现代临床教学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临床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为促进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200名实习护生运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问卷分别于实习前和实习3个月进行2次调查。最终完成对189名护生全部资料的收集。采用SPSS17.0分析数据、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实习不同阶段护生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变化。结果 实习中期护生人际关系得分(4.19±3.52)明显低于实习前(6.55±5.22)(P<0.05);实习中期护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18.93±9.52)明显高于实习前(10.28±13.12)(P<0.05)。结论 现代临床教学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提升,但缺乏系统性,应重视从学校到临床教学过程形成系统的培养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见习实习阶段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对儿科学在线教学的看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轮转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8名见习学生和12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翻转课堂、案例教学(case based discussion,CBD)、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等方式完成2周在线带教。教学结束后,通过对2组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在线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其的反馈。运用SPSS 2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所有学生都认同此次在线教学的总体安排;认为实际收获超过预期的学生占42% (21/50);认为实际收获跟预期相似的学生占58%(29/50)。此次在线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网络拥堵[82%(41/50)];其次是无法实现有效互动[20%(10/50)]。实习及见习学生均认为此次在线教学安排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总体(4.58±0.50)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4.42±0.58)分]和临床思维[总体(4.42±0.58)分]的培养最有帮助;相对认可度最差的是技能操作[总体(2.68±0.87)分]和科研能力[总体(2.98±0.98)分];对于医患沟通能力,见习学生的评分[(3.79±0.99)分]高于实习学生[(3.08±0.67)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习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帮助最大,实习学生认为在线CBD帮助最大。绝大多数学生(94%)认为未来有必要保留在线教学。结论 儿科学在线教学受到临床医学八年制见习实习阶段医学生的认可,对医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线下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儿科护士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身心健康自评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压力均分在76.11±13.19,其中以病人护理和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较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分在71.54±42.42。儿科护士大多都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护士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得分最高;儿科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对支持利用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均有相关关系(P<0.05~P<0.01)。结论: 儿科护士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压力;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情况,进一步探讨该压力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BSSI)对371名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压力情况进行检测,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压力源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感情及经济4个方面,且女生就业方面压力明显高于男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压力强度方面,女生的压力强度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SCL-90单因子得分普遍高于中国青年常模,且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的压力较大,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作为测评工具,对497名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焦虑情绪测定,并分析性别、专业、学校类别等因素对毕业生焦虑状况的影响。结果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前焦虑的总体检出率为27.77%(138/497),其中轻度焦虑为17.71%(88/497),中度焦虑为8.65%(43/497),重度焦虑为1.41%(7/497);不同性别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校类别、专业和家庭背景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职、高专院校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程度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焦虑程度高于医技和其他专业,来自农村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家庭背景较好者,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专业及家庭背景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程度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应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前心理卫生健康和就业指导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三所医学院校的343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外,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远高于非医学类高校的大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及应对措施,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菊梅  惠毅博  李万林 《西部医学》2011,23(9):1827-1829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测表(SCL-90),对某高校医学院351名临床医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为0.33%-5.82%,依次为偏执,人际敏感,强迫,抑郁,敌意,精神病性等。在偏执因子分中,男生高于女生;在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强迫,因子分女生高于男生,其中躯体化高出显著。三个年级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抑郁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情绪稳定,神经质,SCL-90各因子之间存在相关。结论在年级,性别间,临床医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差异,其心理健康度既受生活事件,性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直接影响,也存在相互交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军校医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某军校医学生 3 42人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和SCL 90测试 ,分析差异及相关性。根据测试结果 ,实施心理辅导 ,比较辅导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被试 6个月内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最高的是学习负担 (91 9%) ,考试失败 (84 4%)。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与SCL 90各因子呈正相关。心理辅导后 ,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结论 应激生活事件是影响军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辅导能有效地削弱生活事件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SCL-90对河南省和河北省部分医学院校806名大、中专和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医学生在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得分较高(P<0.001);而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P<0.001);(2)男女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本科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等项得分高于大专生和中专生(P<0.01,P<0.05);(4)成教学生各项得分与普通教育学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好,突出表现为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较高;医学院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减少心理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低年级医学生的气质类型分布和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普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九四年级医本科305名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176名,女生129名,平均年龄19.46±1.56岁,各种调查用问卷的形式,由受试者自己填写;控制答卷时间,先对他们的气质进行测验,然后进行人格和症状量表测验。结果受试者的气质中主要的有两种,属于多血质的94人(占30.8%),属于粘液质的54人(占177%)。约44.4%的受试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女生心理障碍较男生较重,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来源、前途、家庭、恋爱、学习负担等问题。结论低年级医学生比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严重。高校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董薇  刘涛生  李伟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3-1265
目的了解军事医学院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军事医学院校2009级611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与各种常模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90后"军事医学院校大学生SCL-90的各项因子分与军校大学生、全国大学生以及军人相比,各因子分均低于各群体常模,并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出现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结论"90后"军事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以往相比,既具有往届新生的共性特点,同时也具有"90后"的一些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心理咨询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00名三年级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龄人的标准。依次采用面对面交谈的形式以及小团体咨询模式对他们进行分阶段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信心与沟通交流能力,结果发现,除躯体化项目外,医学生其他项目因子得分较辅导之前有所降低,与同龄人相当,表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可见,心理咨询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