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С��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食物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介导的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肠道内或全身的变态反应;而不由免疫介导的反应则称之为食物不耐受[1]。食物过敏又进一步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反应,前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常在进食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可以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这些症状常常同时出现,但无特异性。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涉及了IgG、免疫复合物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多种机制,常于进食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症状[2-3]。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成人高,据欧洲和美国的资料,7%8%3岁以下儿童曾发生过食物过敏,1岁以内婴儿牛奶过敏发生…  相似文献   

2.
食物抗原早期暴露与儿童食物过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ü ZL  Li HQ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8):588-591
19世纪30年代Arthur Coca提出食物过敏的概念以来,人们不断研究食物过敏发生的机制.至今食物过敏发生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婴儿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OT)形成延迟或破坏有关[1].OT即机体对摄入抗原产生特异性无或低免疫性应答.目前认为OT的形成[2]与婴儿肠道屏障功能、食物抗原暴露、肠道发育菌群、母乳中n-3/n-6及免疫调节因子等因素有关.其中,食物抗原早期暴露年龄可能影响OT形成[3],因食物抗原早期暴露是一可控制因素,如能发现食物抗原暴露与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关系,对预防儿童食物过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720例特应质儿童食物过敏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以及食物过敏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国际上经典的食物过敏诊断方法 进行研究,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因过敏症状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专科就诊的720例2个月~17岁特应质儿童,进行病史收集、皮肤点刺试验、排除性饮食试验和开放式食物激发试验.结果 最后确诊食物过敏59例(发生率8.19%).初次发生食物过敏的平均年龄为(0.40±0.33)岁.引起过敏的主要食物为鸡蛋(5.83%)、牛奶(2.78%),虾(1.67%)、鱼(1.25%);3岁以下儿童对鸡蛋过敏多见,≥3岁对虾过敏多见(P<0.01);94.92%的儿童对一种或二种食物过敏.食物过敏100%可引起皮肤症状,25%的特应质儿童因食物过敏引起湿疹;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3.39%;呼吸道症状发生率为1.69%;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1.69%.≥3岁仍食物过敏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患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的人数均显著多于3岁以下的食物过敏儿童(P<0.01).结论 上海地区的特应质儿童中,食物过敏的发生率高,发生年龄小.对有皮肤过敏症状的儿童,应首先考虑食物过敏可能.早期诊断并阻断食物过敏,可预防其他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FA多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2%~8%,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成人发病率约为儿童的1/2~1/3[1]。近年报道认为FA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FA可以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但主要表现为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的症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20年来儿科疾病谱发生改变[1],过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增加,其中过敏性疾病累及约25%的儿童[2].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约为3%~6%;美国近十年来食物过敏的儿童患病率上升了18%[3];近5年英国儿童花生过敏患病率增长了1倍.  相似文献   

6.
食物特异性IgE在儿童食物过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 5 %~ 7.5 %,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目前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仍是双盲食物激发试验 ,不过随着体外技术尤其体外定量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技术的进步如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 ,CAP(测定帽 )变应原检测系统等方法 ,对于食物特异性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的诊断价值显著提高 ,而且可用于儿童食物过敏的预后判断和过敏高危婴幼儿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7.
食物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摄入的食物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的现象,当食物免疫耐受未能正常建立或发生抑制时,人体就可能对食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随着儿童食物过敏率升高,早期食物过敏与后期诸多疾病之间的关联被发现,人们愈发重视儿童时期对食物抗原的免疫耐受形成。近年来相关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发现食物免疫耐受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大体可分为抗原、机体、环境三个方面。该文就关于儿童食物免疫耐受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减少食物过敏发生,改善食物过敏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和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食物变态反应 (foodallergy) ,一般称食物过敏反应 ,即人体对食物抗原产生的超敏反应。近年来 ,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食物过敏作为临床最早表现出来的过敏反应症状 ,在婴幼儿发病率高于成人。食物过敏为食物不良反应的一种。但无论是食物过敏反应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物不良反应 ,在临床表现上难以区别 ,所以有时会出现一些概念混乱或用词不当。 1995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建议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来分类 ,将有关名词统一起来[1] 。一、分类食物不良反应是指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引起的一切异常反应。分为…  相似文献   

9.
<正>1概况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白血病发病率一直位居儿童恶性肿瘤首位,约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1/3,同时也是儿童及35岁成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10岁以下小儿白血病发生率为3/10万~4/10万~([1])。近几年,白血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2])。  相似文献   

10.
三城市两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了解我国0~2岁儿童食物过敏现状.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月及2010年1月至5月在重庆、珠海、杭州3城市儿童保健机构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依次纳入研究.家长填写问卷调查表,对所有纳入儿童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筛查的10种食物抗原提取物,包括蛋白、蛋黄、牛奶、大豆、花生、小麦、鱼(海鱼)、虾(海虾)、橘子和胡萝卜.根据皮肤点刺试验和病史结果确定的可疑病例进行食物排除和食物激发试验,按激发试验结果确诊食物过敏.结果 3城市1687例0~2岁儿童中除83例失访外,共有1604例儿童(重庆550例,珠海573例,杭州481例)完成诊断过程.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食物过敏儿童100例(重庆40例,珠海33例,杭州27例).重庆、珠海、杭州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分别为7.3%,5.8%,5.6%,3城市儿童食物过敏平均检出率为6.2%,3城市间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8,P=0.304);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均为鸡蛋(3.0%~4.4%),其次是牛奶(0.83%~3.5%)、虾(0.17%~0.42%)、鱼(0.17% ~0.21%).结论我国3城市0~2岁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5.6% ~ 7.3%;3城市间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相近;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鸡蛋,其次是牛奶、虾和鱼.  相似文献   

11.
С�����������Ը�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性腹泻又称难治性腹泻,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可能为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早在1940年Rubin就报道了1例对牛奶反应为严重血性腹泻的婴儿。其后,越来越多的报道阐述了一种与食进某种特殊饮食有关的胃肠综合征,表现为反复呕吐、血性腹泻、腹胀、生长发育迟缓,甚至于出现休克的症状。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0.3%~7.5%,并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国内报道24个月内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3.5%~5.2%,1岁内为6.1%,4~6个月为高发年龄段,提示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易感年龄[1]。1病因及命名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两个概念,由于他们的临床症状相似而经常被混淆,…  相似文献   

12.
<正>1概况肝病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异常。儿童肝病在全球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仅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2500,而胆管闭锁约占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1/3~([1])。病毒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损等病程超过半年者称为慢性病程;转氨酶小于5倍正常值为  相似文献   

13.
<正>1概况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畸形,是最常见的畸形,在我国所有围生期监测出生缺陷中约占26.7%,一直居首位[1]。出生时CHD发病率约为0.8%(0.3%~1.0%),也是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2-3]。常见CHD根据血流动力学分为3类。(1)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等;(2)右至左分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检测在儿童特应性皮炎过敏原诊断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对64例患特应性皮炎的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G,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结果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和特异性IgE的检测结果不一致(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总阳性率为93.75%,主要食物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46.88%,主要食物过敏原是鸡蛋和鱼虾蟹。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总阳性率为34.38%,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霉菌。在0~1岁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中,以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多见;1岁以上的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特异IgE阳性多见,同时合并呼吸道过敏症状增多(P均<0.05)。结论食物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均是引起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原因。联合测定食物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和特异性IgG是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儿诊断食物过敏原的有效方法。尽早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对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和预防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慢性腹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儿童慢性腹泻病因复杂,难以明确病因,常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目前认为食物过敏可能是儿童慢性腹泻的重要病因,特别是IgG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起主要作用。该文就食物特异性IgG与儿童慢性腹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儿童慢性腹泻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根据IgG浓度分为4级:0级,+1级,+2级,+3级。其中 0级采取“安全进食”, +1级采取“轮替”进食,+2级、+3级采取“忌食”的健康饮食指导,并观察患儿腹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82例慢性腹泻患儿中,79例有1~11种不等的食物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96.2%,而对照组阳性率仅为26.7%,慢性腹泻组中对2~5种食物过敏的比例最高占58.5%。其中对牛奶、蛋清/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68.3%、62.2%,而针对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者较少,分别为2.4%和0%。79.3%病人经过健康饮食指导治疗后疗效显著。17例(20.7%)病人症状在3个月内无明显缓解,其中5例大便培养有细菌感染,6例家属或患儿未严格执行健康饮食指导,6例原因不明。结论:食物过敏是引起儿童慢性腹泻的重要原因,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对患儿进行健康饮食指导是治疗儿童过敏性慢性腹泻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食物特异性IgE在儿童食物过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5%~7.5%,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目前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仍是双盲食物激发试验,不过随着体外技术尤其体外定量检测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技术的进步如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CAP(测定帽)变应原检测系统等方法,对于食物特异性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的诊断价值显著提高,而且可用儿童食物过敏的预后判断和过敏高危婴幼儿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7.
正1概况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儿童哮喘发病率在3.3%左右,不同研究数据差异较大[1]。我国研究数据表明,近年哮喘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增加趋势,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的流行病。儿童期是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的高发年龄段,FA的症状呈非特异性,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因而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并常常延误治疗。1儿童FA的流行病学FA是指某种食物进入人体后,机体对之产生的异常的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和(或)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全身症状。目前尚缺乏儿童FA的流行病学资料,但多数学者认为,儿童FA比成人常见,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更易发生FA。婴幼儿FA5%~8%1%~2%[1]  相似文献   

19.
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是儿童期常见疾病。美国最近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5%,青少年和成人患病率为4%[1];国内有研究显示,≤24个月儿童患病率约为5.2%,≤12个月婴儿患病率为6.1%,其中4~6个月为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2]。目前对食物过敏的治疗除饮食回避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关于食物过敏治疗的研究开始关  相似文献   

20.
食源性过敏性疾病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1 流行病学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近 10年来在西方国家呈持续增长趋势 ,其中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备受人们关注。大约 30 %的成年人在一生中至少有 1次以上对食物不良反应经历[1] 。对食物的不良反应 (adversereactiontofood)包括食物过敏 (foodalergy ,FA )和食物不耐受 (foodintolerance ,FI)。FA用于描述由特殊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 ;而FI则用于描述摄入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发生异常的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是非免疫介导的 ,可以包括代谢异常(如乳糖酶缺乏 )、机体本身的特异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