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并产生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研究能够把握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的220篇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共词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采用BICOMB、SPSS、Excel、Ucinet和NetDraw。社会网络分析展现了国内医学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以虚拟手术和实验实训的应用研究为主,逐渐深入至具体学科的教学应用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多维知识图谱显示出国内医学教育学者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教育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医学实训教学相关研究、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研究等四大主题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项目操作流程规范化,以引导设计、申报、举办执行反馈的整个完成过程。再尝试按预置性评估、执行性评估、总结性评估构成项目的形成性质量评估体系,有效直观地检验每个过程输入产生的结果输出,明确效果,找出问题;最后向项目负责人进行有效反馈,以此实现CME项目的优化管理,为不断提升CME项目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评价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互为评价对象,形成以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态度、互动参与和行为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对于多内容、少学时的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为其他相关课程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价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学教育创新研究动态及热点,为该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以“医学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中文学术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 069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关键词聚类形成九大板块,获得9个引用爆发的突现词。结论 需加强作者间的深入合作以推动医学教育创新;研究内容主要在理论探索层面,后期期待形成体系,有更多成果转化;克服医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学生、教育者开拓进取,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文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运用词频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从高频关键词角度探究其研究热点。借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和Excel表格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字段提取、词频统计;借助SPSS 20.0根据高频关键词共现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249篇文献,高频关键词33个,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热点分为4类: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应用、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探索、医学教学质量保障的管理。结论 我国医学教育应完善保障措施,形成特色理论框架,探索尝试医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其他方法,建立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未来的研究应顺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及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发展趋势,强化内涵式质量保障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知网中高血压主题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国内高血压领域中研究机构分布、作者之间形成的团队模式及合作程度以及目前研究热点、历年研究内容变化和未来研究重点,全面展示国内高血压研究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序(APP),改进麻醉学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方法 将麻醉学系本科专业学生(195人)先实行常规课堂内形成性评价(对照组),再应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APP进行课堂内形成性评价(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纸质卡片进行随堂测试,点名计算出勤率;实验组采用手机APP扫描二维码进行随堂测试并计算出勤率。比较两组课堂内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随堂测试耗时及随堂测试评分耗时均低于对照组(1.2 min/学时vs. 18 min/学时,6 min/学时vs. 56 min/学时)。两组出勤率及随堂测试成绩(98.3% vs. 100%,17.2分vs. 1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更喜欢新的教学评价方法(98.5%),认为将手机APP用于实施课堂内形成性评价更为快捷(100%)、客观(97.4%)、可靠(98.5%),减少了师生工作量(100%),促进了上课积极性(97.4%),效果更佳(100%)。结论 借助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手机APP,可更好地实施课堂内形成性评价活动,促进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极大节省了评价耗时。是一种科学的、零成本投入的新教学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儿科学院外科教研室在儿科医学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的《小儿外科学》理论课教学中,连续两学年开展形成性评价考核工作。通过对考核结果和教学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能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与单纯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其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性评价能较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针对《临床医学导论》进行考试改革,构建“两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三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监控体系)”的新型考评体系;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反馈”机制促进教学效果,并对总结性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将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以小组为单位的文献翻译和现场讲述;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并在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形成性评价具有很强的教学信息的反馈作用,可分为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练习方式进行。通过形成性练习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学习反应及学习结果,直接反映形成性评价的效果;通过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同事、专家、领导的评价,达到相互学习探讨,推广成功经验,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形成性评价强调信息的及时反馈,重视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改进,通过“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方式,促进教学相长。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将形成性评价广泛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在本科院校教育中探索该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成性评价工具进行教学实践,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可推广的儿科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在新医科时代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儿科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适应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前医学教育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对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通过对评价方法理论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修改教学计划和安排进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进行师生互动、内化吸收,课后巩固加强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因此,对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利用不同手段、不同对象和形式进行实时评价,并将意见有效地二次反馈,对提高教和学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在此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形成性评价,对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提高;并细致分析其如何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和锻炼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源,检索中、美两国近10年在医学信息学领域发表的文献,采用共词分析方法与TDA软件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聚类分析,并通过Ucinet和NetDraw对关键词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两国在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聚类和可视化分析发现,两国医学信息学研究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一致性表现在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差异性表现在美国医学信息学科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对医学信息和数据的利用更为充分、医学信息学教育体系更为完善、循证医学研究水平及层次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准试验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参加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广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58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将2013级3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考核方式,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牡丹江医学院在生理学形成性考核中引进了在线考试系统.该系统使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开发模式,利用动态服务器页面、数据库等技术,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分工.结果显示,在线考试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工作效率.该系统有助于端正学风、考风,促进了考试公正、公平的实现,同时,本文提出了在线考试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预防医学专业《卫生微生物学》教学评价考核新模式。方法连续4年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应用于2007至2010级预防医学本科《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并不断改进。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前两项相加)成绩行Pearson相关分析,同时进行教师自评和师生座谈以评价效果。结果4个年级终结性评价成绩的标准差在10.06-12.22内,具有较高评价效力;连续4年该课程的“形”与“终”、“形”与“综”、“终”与“综”都呈现正相关(P〈0.01)。师生均反映新考核模式效果好。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有助于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也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形成性评估对医学生学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技能的影响。方法206名医学生随机分入对照组(c组,100人)与试验组(F组,106人)。BLS理论课后,C组接受45min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接受BLS技能评估(培训后评估)。而F组在培训前先接受BLS技能评估(一种形成性评估);之后,依据其在培训前评估中的操作给予15rain反馈,随后进行30minBLS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F组再次接受BLS技能评估。两组培训后技能评估平均成绩采用Student’S—t—test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培训后评估中F组成绩(85.2±7.3)分优于C组(68.2±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形成性评估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BLS技能培训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新开课程“临床输血检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方法采用问题情境创设——引导探索、协作交流——形成性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从课程考试改革入手,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医用生物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和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内容包括课堂表现、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及提高、网络互动等;实施中把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该评价方式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