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及就业层次,为今后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2014至2016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共244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资料,分析毕业去向的动态变化趋势,利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至2016届该专业就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在内地攻读研究生的女生占女性毕业生总数的19.7%(34/173),高于男生的12.7%(9/71);女生中选择直接工作的比例为65.3%(113/173),低于男生的76.1%(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工作的比重较高,为39.1%(45/115),非公立综合医院就业率逐年增高。结论 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适时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摒弃仅在大型公立医院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固有思维,从而有效缓解就业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蚌埠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调查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和考研率。方法:收集药学院药学专业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关信息,分析就业率、就业去向、区域分布及考研率等。结果:药学院药学专业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的省外就业率和考研率之和稳定在80%左右,而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及周边地区就业率高于省内就业率,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结论: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认同感、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现状及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方法 应用内容涵盖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与专业对口情况、毕业生就职途径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某高校2011届至2016届309名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与线下同步调查的方式进行就业情况数据收集;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分析数据样本,比较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差异,并分别比较其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结果 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19.75%(61/309)的毕业生变更过工作单位,大部分毕业生工作稳定性较好,50.10%(155/309)的毕业生目前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或完全对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工资待遇、福利保险等满意度明显较高(?字2=18.805,P=0.04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较为满意,本科生的专业知识与开拓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结论 公共卫生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较好,尚有提升空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很高,极少有单位认为毕业生质量较差。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及专业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以致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门槛不断提高,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论文以苏北地区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0~2018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近9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及职位满意度、离职情况等进行调研和统计分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改善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编制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自评量表及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为评价毕业生基本能力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 在构建《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基本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三级指标转化为具体问题,经过预调查及专家论证,最终形成58个条目、22个子维度、8个主维度的自评量表。选取某校2017届、2018届205名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及9位公共卫生教育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组合信度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应用内容效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结果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为0.976;8个主维度的α系数及组合信度均大于0.8;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4,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78~1.00;8个主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均大于0.50,以条目为观察指标的结构模型拟合合理(?字2/df=1.749,RMR=0.036,RMSEA=0.061,NFI=0.801,IFI=0.904,TLI=0.904,CFI=0.903),而以子维度为观察指标的结构模型拟合良好(?字2/df=1.876,RMR=0.032,RMSEA=0.066,NFI=0.913,IFI=0.958,TLI=0.945,CFI=0.957)。结论 此次编制的量表是依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自我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实现毕业生基本能力的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为临床心理学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从某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处获取2009、2010、2012届所有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表,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率的计算及卡方检验.结果:临床医学心理学专业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及其他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研究的3届学生中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去向均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其他事业单位等综合化去向为辅;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3年合计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的比例与临床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致(x2 =0.127,P=0.772),高于其他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x2=26.490,P=0.000).结论:临床医学心理学方向近年来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就业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院2007~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区域、男女生就业情况比较等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背景 我国目前全科医生还有很大缺口,文献对于基层全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尚缺乏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的相关研究,可能与全科医学研究生尤其是并轨培养全科医学研究生开始较晚,当前毕业人数尚少有关。高校医学毕业生尤其是全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对填补我国全科医生长期缺乏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减少和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失的策略。方法 对北京市某高校自招生以来所有2011-2018届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和分析,统计总体就业结果和相关信息,比较不同性别、学位类型、届别研究生在就业单位性质、医疗机构等级、工作岗位的差异。结果 2011-2018届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共116名,其中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8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2人,毕业当年就业率(含升学)为100.0%。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和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8届研究生医疗机构就业率达到100.0%,各级医院就业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作为全科医生从事全科医疗者占比达到82.9%。结论 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期望偏高,总体就业率较好,但到基层就业的形势仍不乐观。应继续加强和改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形成“政策引导-人才下沉-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待遇地位机会实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实现更理想就业。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2005~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预防医学专业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分别为87.86%和100.00%;就业区域广泛,51.88%在江、浙、沪等省外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就业方向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局)所和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逐届增加。结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仍需进一步探索促进就业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异,为中医院校提高学生就业率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者在开展访谈、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含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若干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以Likert 5点计分法进行测量,“5分”表示最重要,“1分”表示最不重要。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度校园招聘期间,通过方便抽样对中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向毕业生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228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实习经历、专业符合度、科创能力、学生干部经历、英语四六级证书、身心健康、诚实守信等观测点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16,P=0.022;t=9.498,P=0.000;t=2.303,P=0.031;t=11.000,P=0.000;t=6.815,P=0.000;t=2.208,P=0.035;t=3.565,P=0.041;t=3.066,P=0.005;t=4.441,P=0.036)。结论 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素质和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中医院校可通过加速课程整合改革、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构建诚信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毕业生就业素质,促进其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形势下医学毕业生就业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庆亮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06-807,848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医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拓宽就业路径,在去医疗机构、考研、出国留学、考公务员、参加基层计划、应征入伍、自主创业等路径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又切合实际的具体就业路径,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三大矛盾: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势的矛盾、就业数量与培养质量的矛盾、自我定位与生存能力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应通过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以及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等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吴亮君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385-386,38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就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供给"与"需求"、就业人员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矛盾凸现。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如何适时调整改进、充实,加大指导力度,让毕业生以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高等教育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职贫闲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就业压力感的特点。方法根据Lazarus认知一交互作用的观点,自行设计高职贫困生就业心理压力源问卷。结果高职贫闲生总的就业压力感处在中等偏上水平,就业压力来源按程度大小排位依次是:自我认知、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体能力、学校影响力、职业期望。按照内源性和外源性分类,高职贫困生的外源性压力感和内源性压力感基本相当,内源性的自我认知及外源性的社会环境两因子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感较大。结论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感与其固有的不良心理特点密切相关,要缓解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感,要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着手,特别要加强对自我认知的教育,使他们建立起合乎客观的积极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 ,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 ,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市场就业均衡点的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 ,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 ,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主要特点在于 ,其均衡是就区间外部而言的 ,在区间内部仍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失衡 ;市场均衡就业区间内部的就业失衡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失衡 ,市场机制对之无能为力 ,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亦无法对其发生作用。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对社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它使社会就业对供求总量波动的反应呈现出一定“粘性” ;使市场机制对社会就业的调节空间减小 ;使政府调控社会就业的重点二元化 ;使个体经济在缓解就业失衡压力、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占有了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就业形势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在辨证地分析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打好组合拳,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要履行促进就业责任,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公平;高校要大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用人单位有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毕业生要将就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份内之事,提高本领,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模式,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方法:科学设计系统的就业培训模块与内容,以多种形式对研究对象开展短期集中强化就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现场模拟招聘会,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盲评,检测评估培训成效。结果:实验组综合得分为(87.6±3.09)分,对照组综合得分为(63.5±7.2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设计的毕业生就业培训模式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具有明显成效和现实意义,可为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方案,也可为相关高校的毕业生培训与指导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难的现状表现的更加显著。文章阐述当前医学生就业的背景和现状,着重对造成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加以分析,对当前医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为医学生的就业指点方向,为提高医学生就业率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预防医学专业04—0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几年来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促进我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对04-07届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学生之间的就业率以及不同专业方向之间的就业率没有差异;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城市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就业指导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对我校650名2008届毕业生应激源的调查研究发现:我校毕业生主要的应激源是就业问题和学习问题;性别差异,运动水平、文化程度的不同均出现应激感受的显著性差异。体育类群体毕业生压力舒缓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