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验整合课程有利于整体优化医学课程的结构,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改革与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构建了“注重素质、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服务专业”为理念的医学功能学实验整合课程,探索确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全面检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验教学质量。本文从考核方法与课程结构内容的关系、实施效果等方面就如何建设和优化该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为实验整合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策略性指导。  相似文献   

2.
潍坊医学院为适应当代医学对医务工作者更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培养医学生分子医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课程群建设为思路,打破学科界限,组建分子医学实验课程群。将分子医学知识融入到实验课程群教学中,合理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搭建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探索有利于医学生形成系统分子医学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实验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何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师和学生在整合课程中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是整合课程需要改革的难点之一。针对目前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形式单一、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教学评价脱离、评价系统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电子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下等具体问题,本研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对现行的形成性教学评价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以形成性考核评价为目的,初步建设了课程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系统”,确立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外教学评价指标。同时,采取多元化形式丰富和完善形成性考核评价指标,初步探索适应整合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医学课程的整合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昆明医科大学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整合为《分子医学理论基础》和《分子医学实验技术》的《分子医学》课程体系。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探索并明确了微课程结合翻转课堂为主并与多种教学法联合运用的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方法以及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医学院校重视人文素质培养,将丰富的人文课程充分整合到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医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教学方式上注重实践性和参与性,并且有具体、细致的考核评价系统。而我国存在轻视人文学科建设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人文课程设置面较窄、师资不足等问题;需通过重视医学人文学科建设、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师资投入、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机能实验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各医学院校改进了机能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缺乏全面综合的考核体系。我校根据机能实验学教学基本要求,以2010级临床医学学生为考核对象,设计考核方法,制订考核内容及标准,采用平时成绩、技能操作考核、笔试并结合实验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 该考核体系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生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深入探讨在整合医学模式下,为实现培养未来整合性医学人才的目标,采取抓住核心概念的讲解、打通系统的壁垒、引入创建应用新的生理学教育理念、推动基础与临床的教学融合、建立与之匹配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措施,构建新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并初步实现了在督促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其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拓展应用。更加注重以问题为导向的临床思维、科学创新精神的养成,及科研、医疗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南大学经过多年探索,在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两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升级。其包括以器官系统整合为主线优化构建了基础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利用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进一步推进了理、工、文、医学科交叉教学改革;以早期接触医学为目标加强了医学预科教育;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理念全面推进了早期接触临床整合教学改革;以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为支持加快了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整合;以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为导向实施了全程医学科研培训课程体系的整合。整合后,师资团队逐渐成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医学思维和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本项目在“5+3”医学生中进行了针对感官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新体系建设。根据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目前临床技能教学的现状,项目整合了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及皮肤科的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设计了新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其中包括编写新的教材,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由专门的教学组负责实施,培训方式包括模拟训练和床旁实战训练,考核方法包括操作能力考核和临床病例考核,培训内容则涵盖各专业常规操作技能。经过实践运用,证实该培训体系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为例,比较我国和加拿大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差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贯穿整个医学教育阶段,包括统计与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健康相关问题、职业发展三个主题。教学采用丰富的授课模式,广泛使用电子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鉴加拿大医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应注重: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并终身学习医学人文类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论基础,结合医生职业要求,增加实验综合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提高必备实验操作技能要求;依据探究性教学理念,重整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和综合分析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考核占总成绩的比重,注重技能考查,改革考核方式;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延伸课堂学习。通过调查问卷、成绩分析、追踪调查等多种方法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效果。“探究性”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程综合成绩,增强了其创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临床工作能力,改善了传统教学应用及探索能力培养不足的局限,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如更新内容、区分设置实验、增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改革教学方式(增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示教环节)和完善教学评价(兼顾实验报告考核和操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热情更高,实验技术更熟练,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现将近年在这些方面实施改革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小结,以期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病原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按照“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依托科研项目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教学形式和实验考核办法。通过在课题方向的选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实验操作进程中指导教师扮演参观者角色,在实验考评中增加了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考评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现代临床检验对医学检验技术从业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我院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由传统的授课模式修改为模块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时安排,将微生物检验实验课分为五个模块:基本技能、应用、综合训练、扩展和临床实习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以学生学会观察微生物形态和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和生物安全观念;应用模块注重学生对各种类型细菌的检测,让学生反复操练;综合训练模块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模块积极引导学生扩散思维进而全面分析问题;最后的临床实习模块巧妙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职业思维和习惯。五个模块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他们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了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医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立医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及评价标准,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及评价标准的权重。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软件分析专家咨询结果,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均数、变异系数描述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意见协调程度,并进行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采用Yaahp 6.0对层次分析法中两两对比矩阵进行分析,计算指标的权重。结果 专家函询权威程度为0.77~0.94,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0%;确定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的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可为医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将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融合,并引入数字人解剖系统弥补标本不足的现状,从而实现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实践表明,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更符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指出此种教学初步实践中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医科大学通过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大学生课余创新性实验为支撑,以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操作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重要教学手段,同时结合基于智能模拟人系统开设的"模拟机能实验学"选修课和青少年医学科普教育活动,对机能实验学进行了改革。问卷调查显示,改革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研素养以及临床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分析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医学生对艺术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针对医学院校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艺术教育应从“动、思、悟、情”四个维度融入“新医科”教育改革大格局。具体即为发挥艺术教育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新动能、职业动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提高学生对时代、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病人的真情。在传统医学专业教育框架内,将艺术类选修课和“新医科”有效衔接,建构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优化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与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突出医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艺术实践导向,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切实落实艺术教育四个维度的功用,打破课程体系壁垒,发挥艺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功能化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34-136
做为未来一线医务人员的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既是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学好专业知识,减少医患纠纷,创建和谐医疗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临床教学的基本内容。只有充分重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加强岗前培训、注重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采用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式、建立监督评价与考核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口腔修复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教研室创新教学模式,将整合教学引入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通过将《口腔修复学》《口腔工程技术学》《口腔材料学》和《牙合学》等四门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相互融合,并将多种教学形式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并建立多维度的教评体系,构建了口腔修复学整合课程。通过整合教学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本科生对口腔修复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临床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提升了学生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职业素养、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全方位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口腔修复学的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