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并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还给予尿激酶治疗,尼莫地平组还给予尿激酶+尼莫地平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30d采用RI量表及治疗前和治疗后90d采用mR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14、30d尿激酶组的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尼莫地平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明显优于尿激酶组(P〈0.05);治疗后90dmRS量表评价尿激酶组、尼莫地平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尼莫地平组与尿激酶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梧丙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组依达拉奉、桔丙酯联合应用,2组其他内科治疗相同。结果14d和30d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率对照组分别为20.0%和40.0%,依达拉奉、桔丙酯联合治疗组为43.3%和76.7%,2组间治疗后14d、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梏丙酯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发病24h后病情仍加重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1次/d,连用14d;给予尿激酶0.5万U/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d,连用5d。对照组给予尿激酶0.5万U/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1次/d,连用5d。2组均辅以银杏叶制剂、维生素E,血压高者给予适当降压,糖尿病者给予降糖等治疗,连续用药14d。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每周查血常规,监测白细胞,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结果3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日常生活治疗能力指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优于小剂量尿激酶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和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应用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3例于发病24h内给予UK50万U静脉注射共1次;低分子肝素钙6150U腹部皮下注射,2次/d,共7d,其它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3l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共14d。两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有无出血性转换等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未见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申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中捷)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梗死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给予预防、控制脑水肿、抗凝、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捷4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ivgtt,qd,14d。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捷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预后,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25%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香丹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以及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组较对照组ESS评分、ADL水平明显改善(P〈0.05),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溶栓并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梗死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发病3h以内及3-6h两组急性脑梗死患,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并用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结果:发病后治疗时间不同的两低温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30d、90d随访时两低温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3h以内给予治疗的低温组明显高于发病3-6h的治疗低温组(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前、后患的体温、血压、脉搏及鼻咽温测定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并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A组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48h后配合程序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殆疗前和治疗1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殆疗1月后还进行ADL缺陷程度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在治疗后C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DL缺陷程度比较,A组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B组(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A组显效率51.4%、有效率82.9%;B组分别为28.6%、51.4%,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康复组死亡率(11.4%)和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程序康复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ADL改善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高压氧联合分子肝素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胞二磷胆碱0.5g加入5%葡萄糖250ml,高压氧500ml分别溶于以上两组液体静滴,1次/d,连用14d;低分子肝素钠0.4ml腹部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7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维脑路通0.4g加入5%葡萄糖250ml,胞二磷胆碱0.5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对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丝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静脉高压氧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及治疗后14d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2组治疗后第7d、第14d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但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4d后临床疗效评价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5.7%)较对照组(67.6%)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14d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联合镁剂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联合硫酸镁神经保护对大鼠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应用光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术后2 h、6 h和10 h 3 个时间点进行干预,每个时间点内再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尿激酶溶栓组、尿激酶加硫酸镁治疗组,术后24 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 MCAO后2 h尿激酶溶栓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梗死体积缩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P<0.01),尿激酶加硫酸镁治疗组效果更好;MCAO后6 h、10 h尿激酶溶栓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尿激酶加硫酸镁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尿激酶溶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早期脑梗死特别是2 h内的超早期脑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有效;加用镁剂进行神经保护可对尿激酶溶栓疗效产生协同作用,并可能扩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4月 ̄2006年1月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8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巴曲酶和阿司匹林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7d、14d、28d、9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90d后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起效快,不增加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巴曲酶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巴曲酶和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更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体外溶栓试验确定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尿激酶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体外溶栓试验确定尿激酶用量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立即应用体外溶栓试验,寻找处于溶柞状态的尿激酶用量进行溶栓,以后持续7d应用尿激酶40万U维持溶枪治疗,在溶栓治疗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测定纤维蛋白原(Fbg)浓度、聚合反应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ODmax)、FMPV/ODmax.结果 溶栓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非溶栓组(P〈0.05),〈6h治疗纰疗效优于6~24h治疗组,6~24h治疗组优于非溶栓组(均P〈0.05)。Fbg浓度、FMPV、FMPV/ODmax溶栓后开始下降,而于溶栓后24h反弹达到高峰,随后再下降,于第5d再次显著升高,与溶栓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显著性(均P〈0.05),ODmax无明显变化。溶栓组并发出血1例(2.17%),非溶栓组无出血患者。结论 应用体外溶栓试验确定尿激酶用量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st C)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且探讨适宜的疗程。方法收录发病72 h以内、未溶栓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RIPost C 10 d组、RIPost C 14 d组和对照10 d组、对照14 d组,并分别进行4个循环的充气和放气。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时、10 d时、14 d时和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90 d时良好转归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14 d时、90 d时认知障碍率)。结果纳入8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RIPost C组,45例对照组),在RIPost C 10 d组中仅有1例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对照组完全耐受。在对照组中,3名患者复发脑梗死(分别为30 d时、65 d时和78 d时),而在RIPost C各亚组中均没有发生任何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在90 d时,与对照10 d组和对照14 d组相比,RIPost C 10 d组和RIPost C 14 d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 0.05);梗死体积分别减少33.7%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mRS的良好转归率明显增高(P 0.05); Mo CA、MMSE认知障碍率显著性降低(P 0.05)。与RIPost C 10 d组相比,RIPost C 14 d组中NIHSS评分、mRS的良好转归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进行RIPost C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可行性,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少残疾,改善预后。同时,也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但RIPost C 10 d和14 d对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所以,RIPost C治疗10 d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后丁苯肽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6-2016-12确诊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取rt-PA溶栓+常规进行治疗(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清除自由基等),序贯治疗组在溶栓+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14d后改为丁苯肽软胶囊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序贯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序贯治疗组mRS评分和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丁苯肽序贯治疗能更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大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溶栓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112只入选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rt-PA溶栓组(C组)及依达拉奉联合rt-PA组(D组),每组大鼠28只。应用红四氮唑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的体积百分比,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MMP-9的表达及相应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rt-PA溶栓组比较,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SSS评分降低,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与rt-PA溶栓组比较,依达拉奉联合rt-PA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及SSS评分降低,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的抑制rt-PA溶栓后的大鼠脑梗死范围增大,抑制MMP-9的过度表达,从而减轻对血脑屏障的破坏,进而可能延长溶栓治疗的时间窗,进一步阻止脑梗死体积扩大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rt-PA组、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脑出血发生率及再梗死率。结果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联合组、rt-PA组及尿激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再发脑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脑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rt-PA组、尿激酶组(P0.05)。结论低剂量rt-PA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激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脑血栓形成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尿激酶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75.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CDP-c、硫酸镁联用对大鼠短暂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胞二磷胆碱(CDP-c)、硫酸镁联用对大鼠试验性短暂局灶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作短暂性(90min)局部脑缺血模型,观察CDP-c、硫酸镁单用及不同剂量联用7d后,Caspase-3阳性细胞数、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CDP-c、硫酸镁单用及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较小,Caspase-3表达细胞数较少,并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均比单用组小,Caspase-3表达细胞数亦较两药单用组少(P<0.05).两药联用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DP-c和硫酸镁单用对试验性短暂脑缺血模型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CDP-c与硫酸镁合用对短暂性试验性局灶脑缺血的神经保护可能有协同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各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