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术后镇痛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切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分解代谢,影响切口愈合及患者的康复.术后镇痛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目前很多镇痛方法,特别是病人自控镇痛的应用,大大缓解了病人的术后切口疼痛,但仍有50%-70%的病人术后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术后疼痛管理体系.近年来欧美流行的术后镇痛管理模式是控制术后疼痛的最佳模式,即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为督导的疼痛管理模式.护士在病人术后镇痛管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1,2] .我院2005年以来对术后病人采取疼痛管理模式,分析疼痛未及时控制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使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现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术后镇痛这一理念被大多数人认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疼痛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问题。首先疼痛可引起机体各系统功能的紊乱;可引起肺炎,是由于心肌做功增强,心功能下降,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所致;还可以导致尿潴留、机体免疫力下降、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的发生[1]。对于骨科病人来说,疼痛易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因为疼痛患者拒绝早期活动,错过了功能锻炼的最好时机,从而影响了关节的灵活度。术后使用镇痛泵可以解除因疼痛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们通过对使用镇痛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了一些工作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开胸手术后患者镇痛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外科患者开胸术后疼痛可导致呼吸、循环、内分泌、免疫功能等的改变,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病情的恢复。为提高开胸术后患者镇痛质量,本文对胸外科开胸术后疼痛的分类、术后疼痛评估及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的研究与镇痛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术后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疼痛可引起"全身应激反应",可影响机体自主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变化,造成一系列术后机体功能紊乱.许多研究[1]表明术后镇痛能有效抑制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中促炎因子浓度,早期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减少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本文将对不同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对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小儿术后疼痛控制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术后镇痛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镇痛治疗不仅能减轻小儿术后疼痛或免受痛苦的折磨,更主要的是小儿术后镇痛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切口的愈合及术后康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术后镇痛用于小儿可明显降低疼痛引起的全身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儿恢复质量.但目前小儿术后镇痛尚不如成人普及,经临床观察,布比卡因、芬太尼、咪唑安定混合液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现将笔者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术后疼痛的处理通常是通过间断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麻醉性镇痛进行镇痛。由于唯恐镇痛药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以及成瘾等不期望的结局,致使临床上许多病人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疼痛煎熬,以及由于疼痛所带来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病人自控镇痛术(PCA)的产生与推广,为广大的手术病人带来了福音。我院自1998年2月开始将一次性病人自控泵应用于术后止痛,其效果满意。本文拟比较经静脉与经硬膜外腔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骁  张卫 《大医生》2022,(7):137-141
术后疼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术后疼痛包括切口疼痛、术后早期疼痛及术后持续性疼痛,长期以来一直是TKA围术期关注的热点,疼痛的产生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周围神经阻滞、中枢痛觉过敏及炎性介质密切相关.而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有口服或肌内注射镇痛药、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周围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镇痛及冷冻疗法...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由于伤口疼痛影响产妇休息和进食,进而影响产妇的康复和泌乳,术后镇静镇痛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况。近年来,我院麻醉科将持续硬膜外镇痛应用于临床,笔者就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做了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恶心、呕吐、肠蠕动减慢、肌肉痉挛、血管栓塞、心肺并发症及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随着自控镇痛技术的应用,使术后患者脱离了疼痛的折磨。术后自控镇痛(PCA)泵的应用可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增强患者的信心,增加肺顺应性,改善术后肺功能,并能够让患者深呼吸和充分咳痰,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及内分泌、代谢功能失调,尤其是腹部手术后,这种变化常常延续数天,甚至数周,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为此,我们对比研究了消化道肿瘤术后三种常用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术后镇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陆宇波 《临床医学》2005,25(2):70-71
剖宫产术后由于手术创口疼痛引起的焦虑,交感神 经兴奋引起的血浆中儿茶酚胺增加等均可抑制乳汁分 泌,过分镇痛镇静又会干扰哺乳。我院自1999年起对 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 (PCEA),本文选取2003年10~12月60例孕产妇,对 此镇痛效果及初乳时间进行了临床观  相似文献   

13.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可直接影响其呼吸、咳痰、排痰,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安全有效的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1].自控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我院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自控镇痛和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妇科领域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临床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微创手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若围术期疼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和充分治疗,短期内影响术后恢复,增加并发症发生,远期可引起慢性盆腔痛。因此,加强(术后)围术期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与妇科"微创理念"相符合。目前(术后)围术期疼痛管理更注重患者参与,加强专业疼痛管理人员培训,妇科微创术后镇痛模式也由单一的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术后"自控性镇痛"转变为联合用药的超前镇痛或多模式镇痛,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降低,且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根据不同的妇科微创术式个体化选择镇痛模式,将微创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行为当中,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本文对妇科微创手术(术后)围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Shechzer提出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疼痛的控制,在术后止痛方面,PCA因具有满足患者个体化需要、按需止痛、疼痛控制好并可减轻因疼痛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肺内感染和呼衰)、用药及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被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麻醉基础镇痛较非麻醉基础镇痛可提高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但是由于PCA镇痛应用阿片类止痛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副作用,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实施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以提高妇科护士术后镇痛管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只是近10年的事。国内,医护人员对术后镇痛的知识与态度存在许多障碍与误区。有关文献指出,现有的镇痛技术已足以满足临床术后镇痛的需要,然而术后疼痛普遍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关键是医护人员镇痛观念的陈旧。护士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可以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是术后镇痛的关键。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紧缺,工作繁忙、疲劳,护理职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本院护理部决定在妇科试点,把术后镇痛护理作为一项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项目来抓。2004年4月以来,在妇科成立了疼痛质控小组(由2名护士长及2名责任护士组成),把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妇科护士术后镇痛护理的管理中,取得了护理职业培训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胸外科术后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疼痛可引起循环、呼吸、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不良反应,增加手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可直接影响其呼吸、咳痰、排痰,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安全有效的镇痛对开胸术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自控镇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我院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效果良好。本研究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自控镇痛和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开胸患者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影响咳嗽与咳痰致术后肺功能异常,是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发生的重要原因.疼痛引起应激反应与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密切关系,而使康复延迟.本组采用静脉镇痛(PCIA)或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术后镇痛,旨在评估其镇痛效果、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持续静脉镇痛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140例手术患者,依据知情和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持续静脉镇痛,对照组按常规镇痛方法。采用术后疼痛评分方法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后使用持续静脉镇痛,可显著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