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蔻主要抗肿瘤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草豆蔻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草豆蔻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草豆蔻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37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
草豆蔻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德堰  陈永顺 《中国药业》2012,21(17):20-21
目的 研究草豆蔻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构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将草豆蔻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炎症模型鼠的疗效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相比较,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草豆蔻挥发油能够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轻大鼠肉芽肿,其中高剂量草豆蔻挥发油(100mg/kg)的抗炎作用与地塞米松组相当.结论 草豆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草豆蔻挥发油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顺  吴珍  杜士明  董永成 《中国药师》2011,14(12):1740-1741
目的: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其安全性大小。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浓度的草豆蔻挥发油,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并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经口服及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症状主要有:行动迟缓、异步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小鼠口服给药的LD50为237.8 g·kg-1·d-195%可信限为277.9~203.4 g·kg-1·d-1,腹腔给药的LD50为157.9 g·kg-1·d-1,95%可信限为176.9~140.9 g·kg-1·d-1。结论:草豆蔻挥发油毒性较低,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砂仁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研究砂仁挥发油主要成分乙酸龙脑酯的药理作用。方法:番泻叶导致小鼠腹泻实验,冰醋酸导致小鼠疼痛实验,小鼠胃排空实验以及家兔离体小肠内压实验。结果:乙酸龙脑酯组小鼠湿粪数、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家兔离体小肠运动抑制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小鼠胃排空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酸龙脑酯有显著抑制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和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草豆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宏  赵文英  公衍玲 《医药导报》2009,28(5):585-587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法对草豆蔻药材的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流体萃取法提取草豆蔻挥发油,进一步用GC MS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草豆蔻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 均<3%),得到较好的草豆蔻挥发油GC 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为草豆蔻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穗序鹅掌柴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穗序鹅掌柴(Schettlera Delavayi Haums ex Diels,五加科)中分得7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其中3个化合物的结构为:齐墩果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甙(Oleanolisacid-3-O-a-L-arabinopyranoside,S_0),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G),齐墩果酮酸(Oleanonicacid,F)。这几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叶丽香  阮冠宇  李鹏 《海峡药学》2012,24(6):263-264
目的 评价草豆蔻中总黄酮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体外检测草豆蔻中总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草豆蔻中总黄酮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为3.48μg·mL-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2.30μg·mL-1、29.21μg·mL-1和16.38μg·mL-1.结论 草豆蔻中总黄酮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砂仁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选砂仁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酸龙脑酯收率为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砂仁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取砂仁捣破,加水浸泡0.5 h,加水量为药材量的96倍,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8 h.结论 采用该提取工艺提取砂仁挥发油有效成分乙酸龙脑酯的收率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了药用植物阳春砂的花芽分化规律.方法 对阳春砂根状茎网络进行分级,测量根状茎长度,并统计根状茎节数和花芽数量.结果 花芽在各级根状茎的6~10节上均有分化,但主要分化于第7、8、9节上,其中第7节上花芽最多.不同阳春砂品种根状茎网络内花芽数、节数以及两者之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结论 单级根状茎节的数量是一个品种特征.花芽与单级根状茎节数的比值可以作为衡量阳春砂花芽分化率高低的指标,明确了阳春砂花芽分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珍  陈永顺  王启斌 《医药导报》2011,30(11):1406-1409
目的考察草豆蔻总黄酮抗氧化作用,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法等考察草豆蔻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小鼠灌服草豆蔻总黄酮,考察其对D 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草豆蔻总黄酮体外具有与茶多酚相似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灌服草豆蔻总黄酮可有效提高衰老小鼠血浆SOD活力,降低肝组织MDA含量。结论草豆蔻总黄酮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这可能是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阳春砂仁果实和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砂仁果实和根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色谱柱为DB-5MS(30m×250μ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1,程序升温;分流模式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口温度为25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电离方式为电轰击电离(EI),电子能量为70eV,质量扫描范围为30~550amu。结果:从砂仁果实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0种成分,其中樟脑、乌药醇和乙酸龙脑酯含量较高;从砂仁根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种成分,其中β-蒎烯、4-萜醇、匙叶桉油烯醇、α-蒎烯含量较高。砂仁果实挥发油中检出的三环烯、α-水芹烯、水芹烯、小茴香醇、乙酸龙脑酯等成分在根的挥发油中未检出;而砂仁根的挥发油中冬青油烯、蛇麻烯、喇叭烯、花姜酮、十六烷酸等成分在果实挥发油中未检出。结论:砂仁果实和根挥发油中的成分和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二者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及共同点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煎药机不同条件煎煮砂仁的研究,优化选择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中砂仁挥发油的提取条件,保证汤剂质量。方法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砂仁中的挥发油提取为考察指标,对汤剂中砂仁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温度、煎煮压力4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影响中药煎药机对汤剂中砂仁挥发油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其次是煎煮温度和煎煮压力。结论用中药煎药机制备含砂仁挥发油的汤剂时的最佳条件是将砂仁浸泡20min,然后在正常大气压以及105℃下煎煮15min。此工艺为临床上煎、煮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的药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用95 %乙醇提取,柱色谱法分离。结果 得到晶体Ⅰ、晶体Ⅱ,经TLC、HPLC、UV、IR、NMR鉴别分别为山姜素、小豆蔻明。结论 此工艺简便,分离洗脱快速、安全,成本低并且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高良姜鲜品和干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C—MS—Computer联甲技术从鲜品和干品高良姜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7和2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9.48%和99.30%,其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其次为卜—蒎烯、r—松油醇、莰烯、樟脑、松油烯—4—醇、α—法呢烯和8—月桂烯,鲜品与干品挥发油的组成及其含量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油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药益智仁盐炙前后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益智仁和盐益智仁的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结果通过鉴定,益智仁挥发油中有68种化合物,盐益智仁挥发油中有49种化合物,两者共有的化合物有33种。结论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油的组成和组分的相对含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为益智仁炮制后药性改变和不同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