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大肠腺瘤、息肉是大肠癌前期病变;故积极查治大肠腺瘤对预防大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曾参加浙江省海宁市及嘉善县大肠癌普查工作,获取了大量腺瘤和息肉的标本,  相似文献   

2.
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结肠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10例有下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结果 肠粘膜炎性改变328例,溃疡性结肠炎24例,息肉79例,(腺瘤54例,增生性息肉25例),肠癌74例,未发现病变385例。在79例中发现并摘除息肉122枚,其中6例6枚息肉有局部恶变,电凝摘除后随访1年无异常。74例肠癌中DUCK 30例。结论 结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敏感、费用不高、省时的方法,能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明显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1980~1985年用纤维结肠镜进行直肠乙状结肠癌普查4,219例,检出大肠癌5例(早期癌2例,进展癌3例)检出率为0.12%。同时检出大肠息肉160例,占3.79%。其中腺瘤86例,有3例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均在内窥镜下摘除。本文探讨了大肠癌普查价值、方法、对象的选择(年令、症状、高危人群),普查中的几个问题(镜型、术前准备、检查法),并提出今后普查的设想:小组人群仍采用现  相似文献   

4.
海宁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丁杏芬等对海宁市在1977年和1980年两次普查中查出的4072例直肠肛管腺瘤、息肉进行了长达20年的定期复查和追踪观察,其中对第一批2815例高危人群进行了6次复查,对第二批1257例进行了5次复查,共观察5.7万多人年后发现,年复发率为0.73%;腺瘤、息肉的复发与类型、大小、单发、多发及不典型增生有关;原腺瘤、息肉类型中以管状绒毛状腺瘤复发率最高,年复发率为2.20%,二次及三次的复发率也是该类型最高;原腺瘤、息肉为多发性者,则危险度比单发者的危险度高出一倍以上;不典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已位居恶性肿瘤谱的第3-5位,且呈继续上升趋势。我国20多年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明确了中国人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为肠息肉史、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精神刺激史、饮不洁水史、阑尾手术史和家族肿瘤史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量化的评价模式AD值,结合RPHA-FOB为初筛,肠镜为精筛,建立并优化了大肠癌的序贯筛检方案,在人群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适合全国推广。同时,以人群为基础,以队列研究和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两个大肠癌现场进行群体防治,从普通人群中检出大肠癌高危人群或癌前病变,对癌前病变腺瘤和息肉进行摘除(即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有效预防了大肠癌的发生并大幅度降低全人群大肠癌死亡率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高危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Decorin在结肠腺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 月~2008年1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按照2006年美国《大肠息肉切除术后随访指南》进行风险分层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Decorin蛋白在20例正常组织、18例结肠癌和86例结肠息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83 例结肠息肉患者中,非腺瘤性息肉243 例,低危腺瘤83例,高危腺瘤257 例。腺瘤性息肉组平均年龄(58.9±13.3)岁,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55.5 ± 15.7)岁(P<0.05);腺瘤性息肉组中其息肉直径≥1cm和数量≥3 个者均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P<0.01);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9.1%,非腺瘤性息肉为0.8%(P<0.001)。 高危腺瘤较非高危腺瘤组便血症状更多,在内镜下更易观察到黏膜改变和表面分叶(P<0.05)。 Decorin在正常组织和非腺瘤性息肉以及管状腺瘤中呈高表达,而在含绒毛状结构、高度异型性的腺瘤和癌组织中低表达;Decorin的表达与腺瘤的病理类型与异型增生程度呈相关性(P<0.05)。 结论:结肠高危息肉在临床症状及内镜下都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对结肠息肉切除后的规范筛查、诊断和合理随访具有指导意义;Decorin蛋白的检测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指标,用于息肉恶性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桂玲 《抗癌之窗》2013,(12):44-46
息肉与大肠癌关系 大肠息肉是从肠黏膜上长出来的一种赘生物,其形状、大小、数目、部位各异。息肉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而增生(炎症)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不大。腺瘤性息肉又分三种病理类型: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  相似文献   

8.
GOS试剂盒检测直肠粘液T抗原筛检大肠肿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对海宁市直肠息肉,直肠溃疡史及自愿要求参加者进行60cm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在行纤维肠镜前对每例病人作直肠指检,取直肠粘液作GOS试验检测了T抗原,完成纤维肠镜及GOS检查者共计1705例,检出9例大肠癌,136例腺瘤和58例非腺瘤性息肉,结果显示,腺癌GOS试验阳性率为22.2%,腺瘤为16.9%,非腺瘤性息肉为17.2%,肠镜结果正常者GOS试验阳性率为17.0%,统计学处  相似文献   

9.
1980~1985年用纤维结肠镜进行直肠乙状结肠癌普查4,219例,检出大肠癌5例(早期癌2例,进展癌3例)检出率为0.12%。同时检出大肠息肉160例,占3.79%。其中腺瘤86例,有3例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均在内窥镜下摘除。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79—1988年十年间对我市1977—1978年大肠癌普查时发现并摘除的2815例直肠肛管腺瘤、息肉病人进行了四次复查,以探讨直肠肛管腺瘤、息肉经摘除后复发和癌变的情况,影响复发和癌变的囚素等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大肠癌防治措施提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1977年开始对56万人口的海宁县30岁以上人群进行直肠镜普查,共查186234人,检出大肠癌91例,直肠息肉3359例,息肉癌变20例。10年动态观察了2815例腺癌息肉,其中管状腺瘤占47.25%、管状绒毛状腺瘤4.09%、绒毛状腺瘤0.67%、早期管状腺瘤21.7%、血吸虫卵型12.15%及其它。1978年的大肠癌发病率为15.02/10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大肠癌、癌旁组织、慢性结肠炎、腺瘤性息肉和几种非腺瘤性息肉标本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大肠癌标本DN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粘膜、慢性结肠炎、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和几种非腺瘤性息肉。DNA含量在腺瘤中随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支持关于“腺瘤——癌演续”的理论,且表明这一演续过程为多步骤性。而其它几种非腺瘤性息肉则未发现与大肠癌之间有明显发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琳  王年吉 《肿瘤》1994,14(5):255-257
应用单克隆抗体MC5对156例大肠息肉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腺瘤性息肉96例,阳性43例,占44.8%,非腺瘤性息肉60例,阳性6例,占10%,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肿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阳性率为68.2%(15/22),绒毛管状腺瘤阳性率为38.9%(7/18),管状腺瘤阳性率为37.5%(21/56),它们三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在肿瘤抗原表达上有差异。腺瘤性息肉伴不典型增生59例,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11例,阳性6例(54.5%),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48例,阳性38例(79.2%)。本组结果表明,腺瘤性息肉伴不典型增生与MC5的阳性率相平行,反映出它们的恶变趋势。提示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讨论息肉切除与预防大肠癌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腺瘤是最倾向于恶性变的。在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后,息肉切除术的意义就不得不细加权衡了。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腺瘤-癌后果的知识逐步增加,能够明确有恶变高危性的一些病变,通常所有腺癌的5%在5~25年内恶变,因此值得对高危性病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40~74岁天津市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筛查,评价问卷调查、大便潜血检查(stooloccultbloodtest ,FOB )和全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效果,为探索大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筛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FOB 的两步筛查模式,经初筛确定的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2012年5 月至2014年12月,实际完成初筛2 117 304 例,初筛顺应性39.72% ;检出高危人群126 118 例,高危人群比例5.96% ;全结肠镜检查25837 例,检出腺瘤8 095 例,进展期腺瘤1 236 例、伴中重度异型增生的其他病变134 例、早期癌112 例、晚期癌336 例,早诊率为81.52% 。结论:天津市大肠癌筛查方案可以显著浓缩大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全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率,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1977年开始对56万人口的海宁县30岁以上人群进行直肠镜普查,共查186234人,检出大肠癌91例,直肠息肉3359例,息肉癌变20例。10年动态观察了2815例腺癌息肉,其中管状腺瘤占47.25%、管状绒毛状腺瘤4.09%、绒毛状腺瘤0.67%、早期管状腺瘤21.7%、血吸虫卵型12.15%及其它。1978年的大肠癌发病率为15.02/10万,至1933年已降至6.26/10万,标化率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机会性筛查在永康市大肠癌防治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40~74岁人群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后,进行结直肠镜精筛,分析筛查对象的依从性、大肠的病变情况和大肠癌的早诊早治情况.[结果] 36 679人完成了初筛,其中FOBT的依从率为51.10%;评估高危人群5941人,进行肠镜检查5431人,检出各种大肠病变患者1006例,其中大肠癌患者163例,早期大肠癌患者54例,大肠癌的早诊率为59.48%,各种大肠病变的治疗率为98.51%.[结论]机会性筛查适合于永康市大肠癌的筛查,可检出更多大肠癌,特别是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8.
普查发现760例直肠息肉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宁县5个公社30岁以上25,842人行大肠癌普查时,发现直肠息肉760例。检出率为2.94%,男女比为1.74:1。息肉体积多在0.6cm以下,占87.4%;距肛缘8-11cm最多,占44.9%;膝胸卧位5~7点多见,占31.8%。镜下分为绒毛腺瘤、混合腺瘤、管状腺瘤、早期腺瘤、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虫卵性息肉、纤维性息肉和其它9型。管状腺瘤最多,占全组的64.2%,此型中60.9%伴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Ⅱ级以上占16.2%。绒毛腺瘤和泥合腺瘤,检出率很低,但皆伴不典型增生,且都在Ⅱ级以上。早期腺瘤无不典型增生。其它各型息肉,多伴有不典型增生,但Ⅱ级以上者甚少。全组,有血吸虫卵沉着者占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大肠癌早诊早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使大肠癌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大肠癌生存率,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卫生部专家组制定的《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采用病史问卷调查、大便隐血试验(FOBT)进行初筛,在此基础上,对初筛出来的高危人群用电子肠镜作进一步检查。[结果]2007、2008年分别对海昌街道、袁花镇进行了筛查,两地40~74岁应检对象为25792人,实际接受筛查了22486人,顺应率为87.18%,初筛出高危人群3484例,占筛查人数的15.49%;进行肠镜检查2656例,顺应率为76.23%;检出大肠病变525例,检出率19.77%;接受治疗392例,占应治疗数的78.71%,经病理切片证实,其中:大肠癌18例(4.59%)、高级别瘤变12例(3.06%)、腺瘤153例(39.03%)、非腺瘤性息肉209例(53.32%)。[结论]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筛查,对降低大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系的临床表型,对显性发病患者确定结肠镜随访间隔时间,探讨大数量切除结肠息肉的安全性与临床意义。 方法 在确定先证者后,对该家族成年成员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的显性发病患者进行结肠息肉的结肠镜下治疗以及随访。 结果 该家系成员共25人,其中女性14人,男性11人;显性发病3人,均属于传统型FAP,其中女性2人,男性1人且为其中1位女性之子;向上家系追溯,该家系有3位女性发病且故于结肠癌。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3例显性发病患者共进行结肠镜随访与治疗27次,切除息肉1 801枚,除2枚(2.5 cm和3.0 cm)分别进行息肉剥脱+圈套切除术外,其余息肉均采用高频电圈套法、热活检钳摘除与灼除等方式。在集中处理高危息肉后,结肠镜随访间隔时间为每6月1次。手术过程安全,随访中未发现癌变腺瘤,但发现高危腺瘤(伴鱼鳞样黏膜)。结论 结肠镜下大数量切除结肠息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种方式对不接受结肠手术的人群具有临床意义。从预防角度初步确定结肠镜随访间隔时间为6月,但需要进一步探讨,包括同时增加药物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