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关于“痛”的病机,《内经》作了诸多精辟论述,笔者不揣浅陋。纳之如下,以见教于同道,并利于学者之清淅耳。一、脉络缩(足卷)致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寒主收引,可使脉络缩(足卷)绌急,血运受阳,肌肉拘挛,牵引络脉,而发生疼痛。这种痛往往来势急,性较强烈,得热则易缓解,重感于寒则痛增,即“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相似文献   

2.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离经而行,或从九窍而出,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病证。《内经》对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均有论述,并可散见于多篇之中,未成系统,笔者略加论述,以期对有较全面的认识。1 血证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血证的形成与外感时邪、内伤情志及饮食劳倦相关。出血之因于外感时邪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唾血血泄鼽衄”,“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等等。出血之因于情志者,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相似文献   

3.
熊继柏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4):152-153,172
本文阐析了《内经》有关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内经》论情志致病的病机,在于五脏气机失调;治疗在于以情相胜,调其气机,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证应用两方面相结合,既阐发了《内经》经义,又探讨了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  相似文献   

4.
5.
《内经》对对中风“偏枯”的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成贺  王衍海 《陕西中医》2001,22(2):124-125
对《内经》中风“偏枯”的认识进行了探讨。在发病机制上,《内经》对中风有中外风立论的一面,同时强调过食肥甘,心胃内虚,本气不足,及情志失调,也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因素。论述对中风治疗“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中风危重证的“豁痰开窍启闭法”,“益气回阳固脱法”的意义及方药运用。  相似文献   

6.
《内经》消渴论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城东 《四川中医》2001,19(8):15-16
剖析《内经》消渴经文,并参历代名贤之论,列述病因病机,素体赢弱邪侵,或素体肥胖,多湿蕴热,或过食肥甘,滞而为热伤阴,或七情之变,气郁化热瘀阻,治分脾胃热盛兼虚、上焦热盛兼瘀及虚寒消渴等,并述治法、饮食宜忌及预后等;详考“消瘅”之名,症类今之“甲亢”,存疑“消瘅”非“消渴”论。  相似文献   

7.
《内经》对颤症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洪涛 《国医论坛》1998,13(3):17-18
颤症或称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障碍。《内经》称震颤为震掉或掉眩,把强直归属痉的范畴,随意运动障碍被称为拘挛。认为其病变部位在于筋,其病机在于五脏失强。治疗有从经络、从脏腑、从阴阳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刘秀华  刘锋  张新渝 《河南中医》2009,29(3):232-233
失眠在《内经》中被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内经》在阴阳学说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创立了卫气循行经络脏腑昼夜各二十五度以主持寤寐生理活动的理论。本文从卫气运行失常、胃气不和、水气上逆、火热扰心、邪气内扰、气血虚衰等方面探讨失眠病机。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8):1076-1077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经》有关风湿病病因病机理论,指导现代中医风湿病临床。方法:通过对《内经》有关风湿病的记载进行研读,结合临床体会进行理论探析。结论:风湿病病因有二:内因为正气不足,包括营卫失调、脏腑精气失常;外因为风寒湿外邪侵袭。病机演变有五:邪气痹阻,郁而化热、热邪内生,瘀血阻络,痰浊形成,脏腑内伤。  相似文献   

10.
《内经》论瘀血揽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有关瘀血论述的整理总结,认为《内经》所论之瘀血涵 盖了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血行缓慢及血不循经两个方面,并作为致病因素而导致多种临床常见病症。在治疗上,《内经》不仅提出了治疗总则及辨证治疗原则,还提出了药物、温灸、按摩、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为后世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治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内经》络病中的营卫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虹 《光明中医》2001,16(5):8-9
就络脉生理病理与营卫关系进行了探讨。络脉贯通营卫 ,为营卫气化的场所。络脉渗灌血气 ,互渗津血的生理功能赖营卫气化而实现。营卫气化失常是络病的基本病理环节。治终病者 ,当明营卫之理。  相似文献   

12.
《内经》咳嗽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建云  王东梅 《四川中医》2002,20(12):13-14
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角度,对《内经》咳嗽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内容:外感六淫伤肺致咳,五脏病变及于肺致咳,错误针刺伤肺致咳。明确指出内外病邪犯肺导致肺气上逆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内经》论痈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内经》痈证的含义、病因病机、病证、诊断、治疗等作了论述 ,指出内经痈证论述详尽 ,为后世痈肿疮疡等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内经》血瘀理论陕西710061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刘素蓉王继红主题词《内经》血瘀/中医病机《内经》虽无血瘀一词,但有“留血”、“凝血”、“恶血”、“血凝”、“血泣”、“血聚”、“血闭”、“结血”、“衄血”、“脉泣”、“脉不通”、...  相似文献   

15.
16.
《内经》对“汗”论述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肿的病机理论《内经》已有记载,认为水肿的发生与脏腑的气化功能及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为后世水肿的辨证施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一、气化失司与水肿水液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功能,气化失司、水液停留为水肿。对此,《内经》在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已有论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肾者水脏,主津液”,说明人体饮食精微生化输布的概要过程。水液经胃的受纳腐熟,水精布散输送  相似文献   

18.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6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初潮后月经停闭时间超过6个月者,中医学称之为“经闭”、“经水不通”、“月事不来”、“不月”等.对闭经的论述首见于《内经》,现就《内经》对闭经病因病机的论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辨析“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语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谓“州都之官”,古今医家均以膀胱为水液会聚之处解释,唯“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句,注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0.
《内经》出血病证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继柏 《中医杂志》1994,35(11):688-689
《内经》所论出血病证,散见于多篇,且其名目繁多,有血溢、衄、血衄、唾血、咳唾血、呕血、溲血、溺血、血泄、血便、后血、下血、血崩等名称。归其证类,主要为衄血、唾血、呕血、溲血、便血等5种。本文试就《内经》这5种出血病证的辨证与治法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