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建明 《肝脏》2012,17(9):684
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比较广泛,在发展中国家更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与其他肝炎病毒相比,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死亡率较高,约为0.5%~3%。在我国,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率约为12.3%~43.2%。研究探讨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共性与特性并进行比较。为了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特征,我院以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的10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患者为研  相似文献   

2.
王  张燕 《肝脏》1999,4(4):236-23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病毒性肝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老年成型肝炎的发生率较高,重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本文观察了45例老年成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探讨其变化在老年戊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自1996年9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戊型肝炎157例(年龄17~78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45例,占28.7%,年龄60~78岁,平均为65.8岁;男性29例,女性16例,非老…  相似文献   

3.
正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1],教科书中关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讲述其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2]。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3~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6~8]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能够发展为慢性戊型肝炎。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药物型肝炎而迁延不愈,现将我科收集到的2例因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某部新兵连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分子病毒学特征,并与当地散发毒株比较,以查找病原可能来源.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抗HEV-IgM阳性的34例暴发性戊型肝炎及46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和粪便标本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的基因开放读码框(ORF)2部分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34例暴发流行病例标本中检测出12株病毒,46例散发病例标本中检到2株.经克隆测序分析,各暴发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且暴发毒株和散发毒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也较高,分别为95.3%~99.3%和94.0%~100%;暴发毒株和散发毒株与各型中的标准株相比,与Japl株同源性最高,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2.0%~95.3%,氨基酸同源性为96.0%~100.0%.进化树分析提示本次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病毒株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Ⅳ型距离最近.结论 本次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的病原可能来于广州本地;广州地区戊型肝炎流行毒株属戊型肝炎基因型Ⅳ型.  相似文献   

5.
杨虹 《传染病信息》2007,20(5):283-286
戊型病毒性肝炎最早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1983年Balayan等[1]用免疫电镜技术从粪便中检出病毒颗粒,1989年Reyes等[2]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基因,证实其为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戊肝)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类型,我们自1999年2月~2000年4月收治戊型肝炎63例,现将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按1990年(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为HEV-Ab阳性。其中男性41例,占63.1%,女性24例,占36.9%,年龄21~67岁,平均38±2岁;急性戊型肝炎黄疽型46例,无黄疽型2例,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尚不能对某些肝炎进行分型。在除外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免疫性肝炎情况下,提示可能有新型肝炎病毒存在。我们对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间收治的ZI例散发性非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ZI例非甲~戊型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国读17例,女性,1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12.1岁。所女病NIJ均经3~6次甲~戊型肝炎实验室检查不能分型。其中2例经省级多家医院检查也未能分型。急性黄疽型16例,无黄疽型5例,其比为卫:O.Nc16例急性黄疽型肝炎中,黄疽前期出现发热7例。均有…  相似文献   

8.
韦福邦 《内科》2008,3(1):87-89
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2年前苏联学者Balayan^[1]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从一名志愿受试者粪便中观察到戊型肝炎病毒颗粒,第一次获得了戊型肝炎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1989年Reyes等^[2]。首先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同年东京国际会议正式将这一类型的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现将戊型肝炎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迄今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型,但临床上还发现一些病毒标志物全阴性的肝炎病例,即非甲非丙非丁非戊型肝炎,为了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1994年以来我院收治的34例此类肝炎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对戊型肝炎病程的影响,我们对119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戊型肝炎患者119例,均系1997年3月~1998年3月本院住院病例。依据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进行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根据患者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93年4月~1994年4月对所有住院的病毒性肝炎者进行甲、乙、丙、丁、戊型血清病原学检测。其中抗-HEV-IgG阳性者222例,除113例单纯戊型肝炎感染外,尚有109例在甲型、乙型或丙、或丁型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戊型感染,多重感染率49.5%。为了了解戊型肝炎多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将单纯戊型感染组113例为一组,与多重感染109例为另一组做配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绳百龙  吴风燕 《肝脏》2014,19(1):81-82
戊型肝炎(戊肝)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远较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少见,多表现为散发病例,但其发病率在我国多数地区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仍占首位。由于在临床工作中相对少见、与药物性肝病等疾病临床表现类似以及对戊型肝炎的认识不够等原因导致其误诊、误治情况多见,为此我们对4年来我院诊治的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诊治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自 1996年以来 ,我们收治济南地区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2 18例。现报告如下 ,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预防措施。临床资料 :本组 2 18例 ,均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按照 1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学术会议修正方案 ,该时期我院住院肝炎患者 435 2例 ,戊型肝炎患者 2 18例 ,占我院全部肝炎患者的 5 %。 2 18例均经实验室检查 ,抗 - HEV阳性。男 198例 ,女 2 0例 ;年龄 2 2~ 6 8岁。 2 18例患者均来自济南地区 ,其中在城市居住者 15 4例 ,在郊区、农村居住者 6 4例 ;经常在外就餐者 15 4例 ( 71% ) ,病史中进食海鲜食物而发病者 2 3例 ,因进食不洁…  相似文献   

14.
我院传染科对 1997年 7月至 1999年住院的 174例非甲 戊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变进行临床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非甲 戊型病毒性肝炎 174例 ,男 10 5例 ,女 6 9例。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43岁。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117例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7例 ,慢性病毒性肝炎 35例 ,肝炎后肝硬化 5例。以上诊断符合 2 0 0 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 。并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及B超、CT检查排除胆结石、胆石症、胆管癌、胰腺肿瘤、壶腹部肿瘤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等…  相似文献   

15.
参麦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度黄疸病毒性肝炎3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将1998年3月~2000年3月住院的重度黄疸(血清总胆红素≥171.1μmol/L)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采用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分型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31例,女2例,其中急性肝炎3例,慢性肝炎重度19例,慢性重型肝炎11例;病原类型为乙型肝炎24例,戊型肝炎3例,乙丁塑、乙丁戊型重叠感染各2例,乙丙型、乙戊型重叠感染各1例。对照组27例,男25例,女2例,其中急性肝炎4例,慢性肝炎重度14例,慢性重型肝炎9例;病原类型为乙型肝炎18例,戊型肝炎3例,甲型肝炎1例,乙甲型重叠感染3例,乙丁型、乙戊型重叠感染各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疗法,即每日静滴肝安、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相似,但本病黄疸型多见,病情较重,而且也有肝外系统损害表现。收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单纯戊型肝炎患者资料184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4例患者符合2000年9月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即抗-HEV-IgM阳性,结合临床作出诊断,并排除甲、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男128例,女5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Hepatitiv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有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戊型肝炎的病死率较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高,孕妇的病死率可高达21%。自1995年印度由于水源污染发生了第一次戊型肝炎大暴发流行以来.先后在印度、尼泊尔、苏丹、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有流行。我国自1980年以来。新疆,辽宁,吉林,内蒙古和山东等省均有戊型肝炎的流行。1986-1988年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流行,共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在我国发生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约占10%。  相似文献   

18.
小资料     
我国非甲~戊型肝炎主要病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近,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3家单位共同研究确认,HGV和TTV不是我国非甲~非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因。 HGV病毒以经血液传播为主,也可经母婴传播和性传播。TTV病毒也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并经粪口途径传播。为探索此两种病毒在我国肝炎发病尤其是非甲~戊型肝炎中的作用和地位,该研究所等3家单位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人群和非甲~戊型肝炎病人展开HGV和TT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人员运用所建立的PCR方法,对采自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随着80年代戊型肝炎病毒的被证实,近20余年来,人们对戊型肝炎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从戊型肝炎病毒的结构、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基因1型,2型,3型及4型,其中基因3型及基因4型为人畜共患)、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对戊型肝炎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戊型肝炎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的上市为戊型肝炎的防控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20.
TT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uang H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727-728
自1989年克隆成功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后,病毒性肝炎被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但仍有10%~20%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不能分型,因而,将此类肝炎统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1995年Simons等[1]和Kim等分别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从西非和美国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获得庚型肝炎病毒(HGV)克隆[2]。初期的研究认为,HGV是非甲~非戊型肝炎的病原;但后来发现,在非甲~非戊型肝炎中,仅10%病例与HGV有关,其余90%病人与HGV无关;且多数研究表明,HGV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