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医院子宫肿瘤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和Bromege评分。结果与左旋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时间显著缩短[(154.83±35.12)min vs.(190.24±33.06)min,P0.001],Bromege评分显著降低[(2.46±1.06)分vs.(2.89±0.79)分,P=0.02]。两组患者术中各个时间点的MAP、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恶心、呕吐和头痛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旋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全切术中是安全有效的,显著降低了患者运动神经阻滞时间。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60例ASAⅠ或Ⅱ级子宫全切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局麻药的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腰-硬联合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硬膜外组(P〈0.01)。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除术有效、安全,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4例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后的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麻醉效果良好,未加用辅助药物,观察组最高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以及Bromage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7例(21.9%)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人临床麻醉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循环较为平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邢雅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9):28-29
目的:分析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在沈阳市和平区妇婴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中使用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A组采用常规剂量罗哌卡因,B组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择期拟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56.74±4.88)s和(132.64±11.76)s,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感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运动恢复时间为(1.75±0.44)h,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麻醉运动恢复更快,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45-4147
探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中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其中对照组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将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心率与血压较麻醉前均有所降低,但两组间麻醉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中运用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安全可靠,具有起效快、肌松理想、镇痛完善、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5年2月~2006年12月,我们为46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子宫全切术患者,36~59岁,平均51岁。心、肝、肾等器官无严重疾患,其中经腹子宫全切术37例,经阴子宫全切术9例。1.2方法麻醉前用药为术前30m 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取平卧位,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输平衡液500m l,左侧卧位,经L3~4椎间隙置入17号硬膜外导针,负压试验及阻力消失试验证实硬膜外导针达硬膜外腔后,置入27号腰穿针,腰穿针刺破硬膜到达蛛网膜下腔,拔除针芯后见脑脊液流出,注入0…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0.5%和0.375%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拟行剖宫产的产妇232例随机分为A组(腰麻药为0.5%盐酸罗哌卡因)和B组(腰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每组116例。记录麻醉前、切皮时、胎儿娩出后5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产妇术中的血管活性药、辅助药,记录术者、产妇满意率。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胎儿娩出后5 min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切皮时的SBP、DBP、HR和胎儿娩出后5 min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多于B组(P0.05);A组术者满意率高于B组(P0.05)。结论 0.5%和0.3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都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浓度,两种浓度镇痛效果好,前者对循环的影响较大,但肌松效果较好,术者满意率高,是腰硬联合麻醉中较适当的麻醉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罗哌卡因组(A)组、布比卡因组(B组)和氯普鲁卡因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和1.5%氯普鲁卡因各2 ml。记录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阻滞平面、腰麻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效果;VAS评分评估产妇疼痛程度、术者评定腹壁松驰度、记录其后不良反应。结果 A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长于B、C组(P<0.05),最高阻滞平面高于B组、低于C组;三组镇痛效果满意,腹壁松驰度"很松"者分别占95%、94%、80%。麻醉后不良反应少。结论与0.5%布比卡因和1.5%氯普鲁卡因比较,0.5%罗哌卡因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能达到满意的肌松效果,适用于剖宫产手术的CSEA中的脊麻。 相似文献
10.
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5月,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子宫肌瘤择期手术1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为EA组,经第2—3腰椎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头置管3~4cm,注入试验量1.5%利多卡因5ml,观察5~12min无腰麻征象后注入1%利多卡因、0.25%丁卡因及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13~15ml。Ⅱ组为一点法CSEA组,经第2~3腰椎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当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25G腰穿针自硬膜外穿刺针孔进入蛛网膜下腔,确定脑脊液流出后以缓慢速度(约1ml/5s)注入0.75%布比卡因2ml,然后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调节麻醉所需的平面(5~10min之内调节),麻醉效果不足时硬膜外腔追加1.5%利多卡因。结果Ⅰ组出现的牵拉反应明显高于Ⅱ组(P〈0.01),防治牵拉反应效果Ⅱ组优于Ⅰ组(P〈0.05)。Ⅰ组进腹腔探查和牵拉宫颈时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进腹探查时Ⅰ组较Ⅱ组减慢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所降低,Ⅰ组进腹探查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Ⅱ组麻醉后5min较术前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低于Ⅰ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子宫全切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0.75%罗哌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用腰硬联合穿刺针于第2~3腰椎椎间隙穿刺,以0.1 ml/s的速率蛛网膜下腔给药2 ml,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感觉阻滞起效快,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所需时间短,与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和感觉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下肢最大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恢复时间R组短于B组(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B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是安全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56-4457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组(RF组)(n=30),R组腰麻药物为14mg罗哌卡因,RF组腰麻药物为12mg罗哌卡因联合10g芬太尼。记录产妇手术期间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与R组比较,RF组产妇低血压、恶心呕吐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2010~2012年接受的剖宫产产妇80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应用盐酸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麻醉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92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每组46例.罗哌卡因组给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 相似文献
15.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 近年来已在剖宫产手术应用,它具有起效快、作用完全、麻醉药用量少、麻醉持续时间不受限等优点[1].甲磺酸罗哌卡因有较好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作用, 本次研究就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CSEA 行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II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后,测定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消退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阻滞平面;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术后72 h内麻醉并发症;监测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20min、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合度(SpO2)。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7.3±8.3)s,感觉平面固定时间(32.7±3.4)min,感觉阻滞消退时间(156.3±34.2)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458.3±71.7)s,运动恢复时间(178±38)min;阻滞平面最高达T8;手术时间(95.67±10.15)min;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合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72 h内随访,无头痛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0.6%甲磺酸罗哌可因3 ml(18 mg)重比重腰麻药,用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良好,无心脏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拟在腰麻联合硬外麻下行割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患者30例,入手术室后万汶500 mL扩容.选择L2-3间隙行椎管内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外针置入腰麻针,向头端注射0.5%罗哌卡因2.2 mL(0.1 mL/s),记录麻醉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记录麻醉平面、肌松效果、舒适程度、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30例麻醉效果均为优,肌松均为1级,产妇舒适度评分为3分的有26例.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发生低血压4例,恶心3例,寒战2例.结论:0.5%罗哌卡因2.2 mL腰麻联合硬外麻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肌松条件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75岁以上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将50例ASAⅡ~Ⅲ级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硬膜外(CEA)组(n=25),腰-硬联合(CSEA)组(n=25),观察各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比CEA组起效快,肌肉松弛和平面控制好,阻滞完善(P<0.01)。CSEA组比CEA组循环稳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年龄23—34岁,体质量60~80k,身高152—170cm,ASAⅠ-Ⅱ级,无腰.硬联麻醉禁忌证,排除子痫、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R组,使用0.75%罗哌卡因2ml+芬太尼1ml;B组,使用0.75%左旋布比卡因2ml+芬太尼1ml。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2008年4月,我们对22例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经阴子宫全切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