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收集1997年至2010年颈椎前路手术702例,早期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67例次,发生率为9.5%.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加自体髂骨融合、前路减压加椎间融合器融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钢板内固定.结果:喉返、喉上神经损伤20例,上呼吸道阻塞14例,内固定并发症8例,切口及椎管、颅内感染7例,脊髓神经根损伤6例,脑脊液漏4例,髂骨取骨区并发症4例,食管瘘2例,植骨块移动2例.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提高手术技能,术后密切观察,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颈椎前路手术186例.其中颈椎病9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9例,颈椎外伤32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95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91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7个月20d.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8.5%,其中喉上、喉返神经损伤5例,脑脊液瘘3例,钢板螺钉松动、滑脱2例,颈部血肿2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应激性溃疡2例,胸导管损伤1例.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较多,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处理,是有效颈防和应对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自1995年6月—2003年6月行颈前路手术156例,男99例,女57例;年龄22~73岁,平均55岁。颈椎病7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24例,颈椎骨折、脱位48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6例。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90例,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Orion钢板螺钉固定术66例,融合节段:单节段104例,双节段46例,3节段6例。结果发生并发症14例,发生率为8.9%。包括气道阻塞1例,脑脊液漏2例,胸导管损伤1例,脊髓损伤1例,喉神经损伤4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植骨块脱落,椎间塌陷2例,内固定松动2例。所有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均未发生严重的后果。结论导致颈前路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很多,良好地掌握解剖知识和严格遵守手术操作常规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启远  罗小丽  冯敬  梁文杰  范斌  陈良  冯志  赖显金 《四川医学》2009,30(10):1572-1574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2007年8月颈椎前路手术236例。其中颈椎病11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56例,颈椎外伤67例,颈椎结核3例。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178例,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术56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2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25例,发生率为10.6%。其中喉上神经损伤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脑脊液瘘3例,颈部血肿2例,植骨融合、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8例,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严格规范化操作以及良好的术后管理,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节段和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手术减压范围及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1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未做钢板内固定;5例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部分椎体切除加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6例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椎间盘摘除加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应用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治疗。重点介绍了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结果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颈椎融合情况,优良率96%。结论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问植骨融合术可不需钢板内固定,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伴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相邻两节段间盘突出患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需行颈椎前路Windows钢板固定,Windows钢板系统能够为减压节段提供足够的即刻稳定性。手术效果取决于减压彻底性及脊髓本身有无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术与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20例部前路减压加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28例采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固定,对结果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随访0.5-3 年,平均2.3 年.两组病例术后12个月骨性愈合,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 Cage 椎间融合器植入组和植骨+自锁钢板组两者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用ORION 带锁钢板内固定,能增加稳定性,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采用ORIO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和评价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38例颈椎疾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1例术后4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余37例随访-16月,平均9.1月,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均融合,6例钢板或螺钉位置不理想,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是目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稳定颈椎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其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为促进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采用OAI0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行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22例,随访3~16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3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颈椎融合器(Cage)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入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优12例,良16例,好转3例,无效1例,优良率87.5%.结论:应用颈椎融合器(Cage)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减压直接彻底、固定坚强、病变节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收集1998年7月~2005年6月颈椎前路手术25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27例次,发生率为10.7%。减压方式包括间盘切除、环锯减压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方式包括自体髂骨植骨、Cage植骨和钛网植骨。部分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结果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7例,除1例喉返神经损伤症状未恢复外,其余均在1~4周内恢复。脑脊液漏2例,2周后切口愈合。内植物并发症5例,包括螺钉位置不良、松动和脱出等。植骨块部分滑出3例,均发生在单纯髂骨植骨患者,经严格制动后未继续滑出并融合满意。颈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各1例,经脱水和激素等治疗后恢复满意。颈部切口血肿、感染4例,经清创和抗感染后愈合。髂骨供骨区并发症4例,主要为血肿感染和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等。迟发性食管瘘1例。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颈前路解剖,提高手术技能,术后密切随访,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合并自行设计的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2岁),其中单节段12例、双节段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出现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3.
冯敬  蒋涛  冯智  王眷华 《四川医学》2003,24(4):348-349
目的 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颈椎疾病及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1例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颈椎植骨处牢固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颈前路带锁钢板可使颈椎术后即刻稳定,植骨块更牢靠,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合并自行设计的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6例,年龄26-46岁(平均36.2岁),其中单节段12例,双节段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出现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国产蝶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了同症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颈椎单纯前路减压植骨与减压后外加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经颈前路减压 ,30例取自体髂骨移植 ,34例采用植骨 ,并行带锁钢板固定。同时对结果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随访 0 .5~ 3年 ,平均 2 .3年。两组所有病例术后 1 2周骨性愈合 ,均无植骨块移位、脱出或陷入 ,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单纯植骨组和植骨 自锁钢板组两者手术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颈椎ORION自锁钢板操作简便安全。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加用ORION带锁钢板内固定 ,能增加稳定性 ,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陈哲  吴建民  曹根洪  王临 《浙江医学》2010,32(6):804-80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56例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个节段20例、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17例),分别采用经前路椎间隙扩大式潜行减压术或椎体次全切除加扩大式开槽减压术,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标准为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80%以上),直视下彻底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和两侧钩椎关节后外缘骨赘、椎体上下缘骨赘等,同时松解颈髓和两侧神经根袖部。37例取自体髂骨植骨,12例采用椎间融合器,7例采用钛网植骨。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板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得到平均18个月随访,植骨在13~17周内融合,无骨不连、假关节发生;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钛板、螺钉等内固定物松动或损坏。神经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42±2.64)分上升到术后1个月时平均(1387±242)分(P〈0.01)。结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两侧潜行减压的宽度达到20mm(或该椎弓根间距的80%以上),同时松解硬膜囊和两侧神经根袖部,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行椎间撑开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1~2008-06收治的36例脊髓型颈椎病,其中单节段病变30例,两节节段病变6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所有患者进行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和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6例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颈髓和喉上喉返神经损伤,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椎前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前与术后、术前与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6个月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基本维持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结论椎间撑开前路矩形减压植骨钢板手术减压较彻底,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稳固固定,减少邻近椎体退变,是目前两节段以内脊髓型颈椎病较常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查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颈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31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的病人 ,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ORION钢板内固定。按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标准 ,于术前、术后 3个月、6个月 ,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分级评定。结果 :2 8例获访病人中 ,平均随访时间为 13 8个月 ,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 ,植骨于术后 3个月融合 ,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术后 3个月、6个月时Frankel分级好转率分别为 5 0 %和82 1% ,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 0 6 4级和 1 14级。结论 :选择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颈髓损伤 ,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早期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9.
郑伟东  李光淳  李高峰  门宏亮  李亮 《吉林医学》2012,33(13):2701-2702
目的:探讨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锁定型钛板内固定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获得长期随访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锁定型钛板内固定手术的17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8年7个月(6.1~14.1年),177例中邻近节段退变51例,假关节形成9例,5例因咽部不适,吞咽时有哽噎感或者因松动断裂,取出内固定。结论: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内固定材料、术后时间长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