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男性加入到护理事业中以促进护理事业更加和谐的向前发展。然而现状是男性护生很少有人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男性护士在临床大量流失。本文主要从影响男性护生的就业取向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为吸引更多男性护生从事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与护理学专业的发展,男护士逐渐走上了护理岗位,但仍有大量的优秀男护士从临床一线流失,男护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文章分析了影响男护生就业前景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男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问卷(T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2名男护生进行测评并与男医学生相比较。[结果]①男护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医学生,尤其在偏执、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因子上尤为显著(P﹤0.001),②男护生SCL-90各因子分与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维度负相关。③男护生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④男护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结论]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高等护理院校应重视男护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应对方式,加强社会支持,促进身心健康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相关部门指导毕业生就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普查的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的2011届893名毕业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描述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此外,访谈了就业办老师.结果:只有240名毕业生(27.8%)愿意到基层就业,分析原因得到基层医疗机构存在“职业发展前景不佳、工资低”等劣势.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临床专业、家庭收入低、就业帮助多、就业政策知晓多,的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其P <0.05.结论:本校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基层意愿较低,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对解决医学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分析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及医学院校制定农村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及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2.2%的毕业生选择地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到农村就业意向中,只有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4.7%愿意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村工作工资低,培训进修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结论 制定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措施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医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及医学院校制定农村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及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2.2%的毕业生选择地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到农村就业意向中,只有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4.7%愿意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村工作工资低,培训进修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结论制定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措施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医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牡丹江市某医学高等学校抽取360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采用自编制的问卷对学生基层就业取向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学生整体就业态度乐观,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仅8.1%的学生愿意到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学生的生源地对其基层就业取向没有影响(P0.05),影响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对到基层就业引导少、薪酬低、病人数量少、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医学教育成本高、用人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较低,建议针对影响学生基层就业取向的因素制定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为政府和学校进一步做好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2013年10月以山东省某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医学生为调查对象,方法是利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样本,对所抽取的班级的所有学生,利用自制的《医科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常愿意去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专科生为23.2%,没办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去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占54.8%,绝对不去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占4.3%,导致专科生不愿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原因是薪酬待遇低,晋升机会少和发展空间小,工作环境比大医院有差距等。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财政支持,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学校应做好对学生基层就业的思想引导。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男护士日益增多,男护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暴露出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成绩差、容易违反纪律等诸多问题,通过对36名在校男护生的调查研究,分析出了导致他们出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通过调研、文献分析,结合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多年的经验,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其主要问题在于对护理信息系统的认识不足,使用不当,出现录入错误、信息执行错误,信息共享、交互困难等.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领导对护理信息化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护理规范、制度建设问题,护理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供需双方不能很好协调沟通,开发的软件适用性不强,护理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等.结论:护理信息化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需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加快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当前医学生就业难与基层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48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44.4%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仅有8.5%表示非常愿意去基层就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男生2.5倍(P <0.001);农村户口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城市户口医学生的2.1倍(P =0.007);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与政府政策和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的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制定积极的政策、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探索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护生就业形势,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护理人力需求、护生就业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护理人力需求在临床、社区护理等领域缺口较大,而护士的就业形势却依然很严峻。在社区护理、临床护理、涉外护理等领域的就业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护生就业率的策略,进一步改善护士就业现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恒牙患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安徽省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根据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特点选择了四个城市,对其中5所中学的2013例在校学生的患龋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等基础状况,口腔行为习惯,口腔保健意识,饮食习惯等. 结果本次调查安徽省5所中学的学生中有892人有龋病,患龋率为44.3%,龋均0.62,其中女生患龋率为49.6%(402/810)高于男生40.7%(490/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学生(OR=1.360, CI:1.142--1.736),经常饮用碳酸类饮料(OR=1.213,CI:1.021--1.441),经常吃甜食(OR=5.441,CI:1.594--18.557),单侧咀嚼者(OR=1.692,CI:1.370--2.091)是中学生患龋病的危险因素,定期去医院检查(OR=0.579,CI:0.446--0.775)是龋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安徽省中学生患龋率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应促进中学生提高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减少和预防龋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本院50例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其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认知情况。护生对护理安全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清晰,实习医院要强化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事故差错。  相似文献   

16.
华娇  杨静  刘环  黄艳  景华  宋湛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33-1434,139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南充市1 000名大学本科在校生进行调查. 结果 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83%,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非医学生(x2=52.529,P<0.05),高年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低年级学生(x2=28.604,P<0.05). 结论 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且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主要与医学知识的积累有关.因此各高校尤其是非医学类院校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教育中,注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HIV自我检测(简称自检)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在2020年1—10月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四川省绵阳市MSM的HIV自检等问卷调查。HIV自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 有效问卷1 062份,近1年HIV自检率26.3%,如出现HIV自检结果阳性的处理方法为社会组织复查51.7%、疾控机构复查27.6%、医院复查14.9%、求助朋友5.3%、不处理0.5%。多因素分析结果,外市户籍(OR=2.266)、县城居住(OR=1.484)、社区网络较大(OR=1.588)、使用社交媒体主要目的为找性伴等(OR=2.752)、近1年做过HIV机构检测(OR=3.505)、近6个月无保护肛交(OR=1.772)者HIV自检的可能更大,领悟社会支持高水平(OR=0.415)、艾滋病知识全正确(OR=0.484)者HIV自检的可能更小。结论 当地MSM的HIV自检率不高,HIV自检受居住地区、社区网络、领悟社会支持和性行为等影响,发生高危性行为MSM其HIV自检的概率更大,应针对性开展HIV自检促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新型毒品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MSM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该人群新型毒品使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招募合格调查对象1 151例。调查对象以35岁以下青壮年、未婚、重庆户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服务或个体职业及较高收入水平者为主。18.9%的调查对象报告近6个月使用过新型毒品,Rush为MSM最常使用的新型毒品,占17.7%。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35岁(OR = 2.232, 95% CI: 1.218~4.090)、月收入≥3 000元(OR = 1.652, 95% CI: 1.051~2.596)、性角色为被插入方(OR = 1.874, 95% CI: 1.154~3.043)或双重性角色(OR = 2.462, 95% CI: 1.612~3.761)、初次肛交年龄<18岁(OR = 1.664, 95% CI: 1.144~2.422)及近6个月发生过群交性行为(OR = 13.597, 95% CI: 7.341~25.183)是MSM使用新型毒品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MSM使用新型毒品情况比较普遍,应根据使用人群的社会人口学及行为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从而降低该人群中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1年浙江省MSM人群监测数据,对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MSM人群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的比例为76.85%,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2.35%.地区、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近六个月男男同性商业性行为、最近一年报告曾患性病者、最近一年接受HIV检测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较高文化程度、最近6个月有男男商业性行为、最近一年做过HIV检测、知晓艾滋病知识,坚持使用安全套可能性较高,最近一年报告曾患性病坚持使用安全套低,不同地区安全套使用有差异.结论 MSM人群男男同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率低,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加大干预力度,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性行为现状,并分析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6年1—12月在VCT门诊做咨询检测的MSM开展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8名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79%。文化程度、职业、首次性行为年龄及最近半年安全套使用频率是MSM最近半年多性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MSM知行分离现象较严重,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