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线皮肤切口对手针,电针镇痛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电,手针在信息传递途径上是否存在差别。分析对大鼠双侧足三晨穴施以电,手针刺激,测定未经处理的及胃经线上皮肤切口和胃经线外侧皮肤切口动物针刺前后的痛阈。皮肤切口在经线外时不影响针刺镇痛效果,在经线上时对电针镇痛无显影响,但明显抑制手针镇痛。手针与电针在信息传递途径有所差别,其信息主要通过皮肤传递。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中国针灸中,常在针上通以低频电代替手捻针,也可使痛阈提高。其后发现将电极置于皮肤上也可使疼痛缓解。 针刺镇痛的机理尚未阐明。近来发现雅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铜可阻断健康人或慢性痛症病人身上的针刺镇痛效应,亦可对抗小鼠的电针镇痛现象。提示电针  相似文献   

3.
针刺大鼠肾俞穴对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肾俞穴对其尿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和对照组,并行光造瘘,然后针刺大鼠肾俞穴,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的尿量变化,结果:在各时间段内,对照组尿量无明显改变,电针给和手针组在针刺30分钟和起针后30分钟两个时间段,尿量急剧下降,电针组下降更为明显,随后尿量逐渐恢复到针刺前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与单纯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探讨电针的应用是否增加了针刺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8例)应用传统针刺治疗,电针组(37例)在针刺组的基础上在环跳穴和阳陵泉穴加电针。结果:5次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针刺组治愈率为13.16%,电针组治愈率为64.86%。结论:电针能明显增加针刺的镇痛作用,缩短针刺镇痛的疗程。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针麻实践中,我们采用的切口旁双针(同神经电针)对浅层组织尤其皮肤有较满意的镇痛效应,并总结了最适刺激频率为100HZ,最适刺激强度为最大耐受强度。在应用这种最适刺激参数探讨其镇痛原理的研究中,我们在人体观察到由于切口旁双针的刺激,使针刺部位神经末梢侧一定区域的皮肤出现麻木样针感,以及痛觉降低,触觉与辨别觉迟钝,温度觉基本无变化的感觉分离现象,同时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双针镇痛效应不被影响中枢突触前与突触后两种抑制过程的药物所改变。因此,我们设想切口旁双针  相似文献   

6.
不同方法针刺内关穴fMRI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研究电针针刺和手法针刺两种方法的脑功能改变。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14名,每人分别接受电针针刺(以下简称电针组)和手法针刺(以下简称手针组)右侧内关穴两项任务。数据通过SPM软件处理分别计算获得两种任务激活和抑制的脑区图。结果手针组与电针组共同激活的脑区为双颞上回(BA41/42)、双顶岛盖部(SII,BA6)、对侧中央后回(SI,BA2/3)和颞横回,但电针组激活的体积和强度较手针组大、高。电针组观察到双侧岛叶、对侧中央前回(MI,BA4)、SMA和同侧小脑的明显激活,而手针组未观察到这些脑区激活。电针组只看到针刺同侧中央后回(BA2/3)活动抑制,手针组观察到同侧扣带回(BA31)、双侧楔前叶(BA7)、同侧额叶眶回、中央后回(BA2)等多个脑区的活动抑制。结论电针与手针刺激内关穴fMRI结果显示,两者既有共同的脑功能活动区又有不同的脑功能活动区;信号强度及面积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电针和手针fMRI脑功能活动改变为临床治疗中风、胃痛、痴呆、智障等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临床选择手针或电针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刺麻醉的穴位刺激主要采用二种手法,一为平利针如切口旁针,针体沿皮下进针;一为直刺针,在穴位处垂直进针,前一种手法的镇痛区局限在刺入的针体所涉及的外周神经的末梢侧区域,经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已初步证实其镇痛是由于在电针作用下外周神经形成的传导阻滞。后一种手法的镇痛区较广泛,不少实验证实它与中枢神经系统一些神经核群及其化学递质的释放有关,但直刺穴位的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本  相似文献   

8.
切口旁双针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对皮肤有较满意的镇痛效应。切口旁双针刺激对在针刺部位的外周神经末梢侧针感区内表现感觉分离现象,痛觉降低,触觉与辨别觉迟钝、温觉基本无变化,而中枢侧非针感区不表现感觉变化,因而推想切口旁双针的刺激在外周神经的局部,可能构成某种因素,影响了传入讯息的传导作用,使痛觉转化。但是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参与此过程?本文从模拟临床切口旁双针的动物模型观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程的药物对切口旁双针镇痛效应的影响,探索中枢神经系统在切口旁双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征及电针三阴交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检测1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脾经线上漏谷、地机、血海、血海-箕门中点及其左右旁开1.5 cm非经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基础状态和电针三阴交时脾经线上皮肤组织及其旁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 1在基础状态下,脾经上的漏谷、地机、血海3个穴位点和血海-箕门中点(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2电针三阴交时或电针后,脾经线上的3个穴位点和1个非穴位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基础状态下,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高于旁开组织,电针三阴交对脾经线上皮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电针、手针、绝缘手针3种施针方式刺激足三里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组,以及电针、手针、绝缘手针治疗组,每组12只,以束缚-水浸方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各组大鼠胃溃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 3种针刺方法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电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绝缘手针的作用最小。结论电针、手针及绝缘手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功能的影响具有差异,且以电针刺激影响最为明显,提示施针时不同强度的电刺激对穴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电针加经络氧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电针加经络氧疗法和单纯经络氧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失眠差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加经络氧组 44例,单纯经络氧组 36例,疗程 30d。结果 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评分,电针加经络氧组显效率为 79. 5%,单纯经络氧组显效率为 58. 3%,电针加经络氧组显著高于单纯经络氧组的疗效,两组各个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结论 治疗失眠症电针加经络氧组明显好于单纯经络氧组的疗效,电针加经络氧疗法是治疗失眠症的一个新疗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进一步研究额叶皮层对中央外侧核(Centralis Lateralis,CL)神经元针刺镇痛效应的下行性影响。观察在额叶皮层局部应用2%利多卡因后,电针对中央外侧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2%利多卡因之前,大部分CL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被电针所抑制(25/27)。但应用2%利多卡因之后,电针的抑制效应被削弱(4/26)。在2%利多卡因组与单纯电针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纯电针组与盐水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针刺镇痛与大鼠全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镇痛与脑cAMP和cGMP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30min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产生镇痛效应的最佳时段。方法:对大鼠电针0min、15min、30min、45min的痛阈进行测定。结果:电针30min大鼠痛阈明显提高。结论:针刺镇痛以大约3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5.
电针心经对心肌缺血性家兔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心肌 因性家兔的心电图为指标,观察了电针心经循行路一上的三个测试点和电针肺经循行路线上的三个测试点,以及不电针的对照组对心电图的影响。在48只家兔用乌拉坦麻醉,静脉滴入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心电图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电针心经对心脏活动的调节作用比电针肺经显著,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电针对大鼠全脑cAMP和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大鼠电针前后全脑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电针在提高大鼠痛阈的同时,使全脑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中枢环核苷酸可能参与针刺镇痛。  相似文献   

17.
中缝大核内神经降压素对大鼠痛和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中缝大核(NRM)内神经降压素(NT)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分析内源性NT和5-HT在电针镇痛中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中缝大核内神经降压素对痛和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 大鼠中缝大核内微量注射神经降压素后,大鼠电针镇痛的效应明显增加;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或NT拮抗剂后,大鼠电针镇痛效应则明显降低。大鼠中缝大核内注入噻庚啶后,可阻断NT电针镇痛的效应。结论 大鼠中缝大核内的神经降压素在电针镇痛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少其部分效应可能是通过内源性5-HT系统中介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强啡肽在电针镇痛中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PAG内注入OT和抗强啡肽A1-13血清,对动物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PAG内注入OT后,大鼠电针镇痛的效应明显升高;而注入抗强啡肽血清后,对OT电针镇痛的效应无显著影响。结论:PAG内OT在电针镇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其作用不依赖于PAG内的内源性强啡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证实大颗粒小泡(LGV)参与突触传递的学说、为痛觉生理学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用形态和机能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延长针刺时间后LGV在抑痛过程中于突触部位的胞吐。方法:用辐射热致痛、针刺镇痛,并延长针刺时间,电镜下观察、记录了LGV于突触部位的胞吐。结果:观察发现,实验组动物中枢神经内有较多的LGV于突触部位胞吐其内含的递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高频率、较长时间的针刺过程中LGV于突触部位的胞吐增加。结论:LGV可能通过于突触部位的胞吐参与了痛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