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病态睡眠性疾病,影响到多系统器官的功能,故已受到广泛重视。就有关此病的研究进展以及涉及到的护理问题综述如下。1定义和发病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组与睡眠有关的疾病,是指夜间睡眠7h内发生呼吸暂停30次以上,且每次至少持续10s,呼吸暂停指数(AI)>5,老年人>10,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症候群。临床上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以OSA最为多见。SAS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为4%-31%,女性约为3%~1…  相似文献   

2.
郭艺芳 《临床荟萃》2011,(4):I0001-I0001
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其要点如下。1.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率非常高,并且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在美国成人中大约有1500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且常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卒中和心房纤颤等心脑血管疾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主要发生于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3.
郭艺芳摘 《临床荟萃》2010,(24):I0001-I0001
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其要点如下。1.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生率非常高,并且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在美国成人中大约有1500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且常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卒中和心房纤颤等心脑血管疾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主要发生于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4.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事件常定义为:口、鼻无气流通过≥10s,同时无呼吸运动;患者没有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和对抗气道阻塞的呼吸运动,是其区别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或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MSA)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l0s;或呼吸紊乱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平均次数)大于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含咽部粘膜塌陷)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睡眠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发生,改善低氧血症,对于年老体弱、有严重的心肺脑疾病、OSAS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患,是首选的最有效的内科治疗。现将我院60例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PAP治疗30例SAS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 d后未脱机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的各项指标。[结果]SAS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CPAP治疗SAS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邱萌  程玺  张怀斌  李静 《华西医学》2000,15(3):275-281
一、气道组(Air Way Group) 1.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摘要)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s pressure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或闭塞引起的周期性呼吸减少(呼吸浅慢)或停止(呼吸暂停).夜间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家庭中进行连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以避免引起诸如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断续的OSA的症状.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评价了经鼻CPAP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中体位性OSA(PP型)与非体位性OSA(NPP型)的临床特征及健康教育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25例经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确诊的OSA患者;比较PP型与NPP型两组患者的一般身体特征及PSG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决定患者为PP或NPP型的因子。结果225例OSA患者中PP型患者共63例(28%)。PP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程度及肥胖度显著小于NPP组。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决定为PP或NPP患者的主要因子为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和体积指数(BMI),两因子的预测能力为26.2%。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组及NPP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度与BMI显著相关,而在PP组,两者无相关关系。结论PP型OSA患者健康教育侧重点应放在睡眠姿势训练上。而NPP型OSA患者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如何指导患者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如何配合CPAP呼吸机治疗及如何坚持长期家庭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等方面,区分PP与NPP型不仅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对护理工作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低通气患者的呼吸紊乱严重度与睡眠体位有关,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OSA患者分为体位型和非体位型两种类型.目的比较体位型与非体位型OSA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睡眠体位与OSA患者呼吸功能的关系.设计以OSA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对象选择1998-10/2002-05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睡眠呼吸监测室就诊并行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的患者共225例.纳入标准①AHI≥l0次/h者,②平卧位及侧卧位睡眠时间≥30 min者,③年龄≥20岁者.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者,②患重大躯体疾病者.其中63例为体位型,162例为非体位型.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整夜多导睡眠仪检查,同时详询患者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应用体积描计仪进行呼吸功能测定.比较体位型与非体位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肺功能参数及多导睡眠图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决定患者为体位型或非体位型的因子.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导睡眠图资料及肺功能比较.次要结局OSA患者的分型与临床资料各项目的相关性.结果225例OSA患者中体位型患者共63例(28%),体位组和非体位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分别(27.97±3.21),(26.22±2.72)kg/m 2(t=3.977,P<0.01).两组多导睡眠图资料比较,体质量指数匹配前除侧卧位睡眠时间、平卧位睡眠时间、侧卧位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基础血氧饱和度外,其他项目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 01);匹配后除两组夜间肢体运动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外,其余结果与原始组比较结果相同.两组肺功能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决定为体位或非体位患者的主要因子为AHI和体质量指数,两因子的预测能力为26.2%;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组及非体位组患者,睡眠呼吸紊乱度(AHI及血氧饱和度)与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P<0.05或P<0.01),而在体位组,两者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约1/3的OSA患者可归类为体位型,这类患者应对睡眠姿势训练治疗反应良好,可以保留足够的上气道通畅性,减轻睡眠呼吸阻塞程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酸(UA)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SA)及其和并冠心病(CAD)老年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睡眠呼吸暂停(SA)老年患者,其中25例合并冠心病(CAD),将其分为SA与SA并CAD组,同时行血清UA检查。结果:SA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酸水平升高;SA并CAD组,该组有着更高的UA水平。结论:血尿酸与睡眠呼吸暂停(SA)及其和并冠心病(CAD)老年患者密切相关,尿酸(UA)水平是睡眠呼吸暂停(SA)及其和并冠心病(CAD)老年患者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oea syndrome,SAS)已经受到各学科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因其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因为反复出现睡眠低氧血症.从而引起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据文献报道,SAS导致的严重心律失常是患者夜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治疗SAS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诊断一直是一个比较麻烦和困难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等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及间接胆红素(间胆)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OSA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其中20例中,重度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airway positive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30日,于治疗前,治疗第一日、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定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结果:(1)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重度组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OSA合并高血压组的一氧化碳水平亦显著高于无伴高血压组(均为P<0.05);(2)正常人血浆中间胆水平显著高于OSA患者;轻、中度组间胆水平显著高于重度组,OSA无伴高血压组血浆间胆显著高于合并高血压组;(3)20例OSA患者血浆一氧化碳于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间胆则显著升高(均为P<0.05);(4)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与舒张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均呈正相关,血间胆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和呼吸暂停低吸气指数均呈负相关,一氧化碳与间胆呈负相关。结论:低血氧是引起OSA患者一氧化碳显著提高或间胆显著降低的原因,一氧化碳和间胆都可能参与了OSA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可考虑作为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发病率高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睡眠医学和呼吸病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对OSA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就有关中医药治疗OSA现状及其治疗思路概述如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OSA与衰弱的发病率均逐年升高,但OSA相关衰弱的研究较少,因此,探究老年OSA与衰弱的关联以及对其针对性干预靶点的制定也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002-12/2003-12因打鼾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以其中坚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半年以上的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治疗组;年龄(51&;#177;13)岁.纳入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选择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5人为对照组.同意参加本实验.采用Polywin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及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压力0.588~1.176kPa,每日6~8 h.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人数保持上述数目,治疗后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例,健康者25人.[1]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 498,9.626,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667,P<0.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1,0.742,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442,-0.531,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688,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4,P<0.01).[3]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与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负相关(r=-0.509,-0.666,P<0.01),白细胞介素8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1).[4]治疗组患者(10例)经治疗半年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4.896,5.609,P<0.01);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4.625,P<0.01).结论:[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升高,白细胞介素10降低,可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可能通过缓解缺血,下调白细胞介素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生成,上调白细胞介素10生成,达到对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变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患者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活性氧代谢物含量,评估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变化,以了解nCPAP对OSA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口腔矫治器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1]选择1998-04/2002-10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86例.[2]对患者分别进行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口腔矫治器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3]疗效分3级: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白天嗜睡,疲乏等)消失或基本消失,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75%,或低通气指数低于10次/h为显效;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有较明显减轻,低通气指数下降75%~25%为有效;呼吸暂停,打鼾,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低通气指数下降低于25%为无效.[4]治疗效果评估采用患者填写调查表(内容主要有睡眠鼾声、呼吸暂停、晨起口干、白天嗜睡)和医师评价形式完成.调查表每项目了解3个时间段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周内(近期),治疗2年后(远期).[5]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86例中配合调查的117例纳入结果分析.其中经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48例,经口腔矫治器治疗26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3例.[1]近期疗效: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有效率96%(46/48),经口腔矫治器治疗有效率100%(26/26),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率100%(43/43),3种治疗方法近期有效率相近(P>0.05).[2]远期疗效: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100%(43/43),92%(24/26),54%(26/48),χ^2=11.196,31.344,P<0.0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经口腔矫治器治疗[86%(37/43),23%(6/26),χ^2=27.36 P<0.01].结论:治疗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效果最好的是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其次是经口腔矫治器治疗,远期疗效相对最差的是激光辅助性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综合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 (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为睡眠中周期性呼吸、上呼吸道阻塞、睡眠中断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未治疗的OSA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明显的相关性.近期的两项研究提出了两种重要的有效且有协同作用的OSA治疗方案.(1)对中度-严重的OSA,睡眠中单独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可改善全身性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对那些没有“主观症状的”嗜睡患者也是如此.(2)减重结合使用CPAP可进一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枢型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是指在睡眠时呼吸暂停持续10s以上,且无呼吸费力的换气气流停止。本文主要介绍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的药物疗法。 1.发生频度和症状 健康人的睡眠呼吸暂停,CSA较为多见。在高龄男性呼吸暂停指数>5次/h即作为病态不甚妥当。临床上一般认为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反复性呼吸暂停持续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4-03~2005-12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36例采取局麻自上而下、保留悬雍垂全长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