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预防和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过程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39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47人的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PLT〈170×10^9/L,体重50~55kg的献血者和初次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结论:选择体重高,血小板计数高,多次献血者,可减少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4.
5.
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是由于献血者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缺乏了解,精神过于紧张、焦虑疼痛或痉挛刺激等状况,引起献血反应致使采血中断。本文就此分析导致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并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7.
8.
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医学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和心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我市无偿献血7038人次。结果:发生献血不良反应4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其中精神紧张、初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33例(80%),多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9例(21%);多次献血发生不良反应因睡眠不足、疲劳、空腹引起6例,疼痛引起2例,其他原因引起1例。经及时处理均未发生后遗症。结论:改变服务态度、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营造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积极进行健康教育是减少献血反应,增加血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观察2006年本站无偿献血者出现的献血不良反应,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多种诱发因素,并采取了适宜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皮下瘀血是献血者献血后一种常见的副反应,常会加重献血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笔者分析了常见的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2010-07-2011-06在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捐献全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进行统计及现场救护,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防护措施.结果 采血前及采血时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引导,对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立即停止采血并相应护理措施可使献血者症状迅速好转,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地宣传无偿献血的基础医学知识,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缓解初次献血者的恐惧心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的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帮助患者改善和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况[1].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高浓度、供体单一等优点[2],受到临床的欢迎.但由于其特殊的采集方式和对献血者较高的要求,使得能参加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的较少.要建立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 ,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的献血反应程度 ,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心理护理。结果 在所观察的 9737名无偿献血者中 ,发生献血反应的有32例 ,1 5例完成了采血。结论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 ,保护献血者 ,使他们建立信心 ,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7.
《献血法》实施 3a年 ,我站组织无偿献血 370 81例 ,献血4 1398例次 ,出现 114 3例献血反应。因献血反应使 2 0 0 ml血袋采集血量分别为 5 0 ml、10 0 ml、15 0 ml,血袋内血液与保养液配比不衡 ,血液理化及 RBC生理发生变化 ,常导致临床发生输血反应 ,一般不应用于临床 ,而作报废血处理 [1 ]。为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 ,笔者调查了 1998- 10~2 0 0 1- 0 94 1398例次无偿献血及 114 3例献血反应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4 3例献血反应者均为无偿献血 ,因献血反应而使采集血量分别为 5 0 ml、10 0 ml、15 0 ml…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1996-03~2003-12心肌梗死58例的心理性应激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促进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好转,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机采血小板以它浓度大、纯度高、输血反应少等优势,被医学界重视。目前临床治疗的需求量在日益上升,但由于机采血小板在时间上过程中不同于采全血,除有严格的操作技术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职业素质,在整个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做的好以及采集是否能顺利进行,是机采血小板质量的重要保证。我站2006—01-2008—12以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