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弥可保降阶梯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弥可保长疗程序贯治疗,效果较好,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将2型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41~65岁,糖尿病病程5~17 a,自主神经病变病程5个月~5 a。其中轻度DAN58例,中度DAN 34例,重度DAN 8例。100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对照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8~60岁,糖尿病病程5~16 a,自主神经病变病程5个月~4 a,其中轻度DAN 56例,中度DAN 36例,重度…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我科自2011-01-2011-12共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对他们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予以糖尿病专科护理和心理疏导,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38~74岁,病程3~15 a,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9例,糖尿病足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11例,心脑血管病变27例.  相似文献   

3.
吗叮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糖尿病病程较长(5 a以上)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恶心、便秘等。我们认为上述症状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称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我们近5 a来以吗叮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0 m g/片)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共5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3~71(平均58)岁。糖尿病病史均5 a以上。其中胰岛素治疗23例,口服降糖药27例。血糖6.4~8.6 mm o l/L,有17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糖肾安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本组SO例,均为我院1995年12月~1997年1月就医患者e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8岁,平均sl.2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3年,平均11.4年。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视网膜病变5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7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IDDM12例,NIDDM38例,符合出队nSe11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或标准。即6个…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及早防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9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4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28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29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病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高血压、DM足、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糖、血脂、血压的不良控制导致DN的进展。DN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DM足及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针对DN发生、发展中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及预防对策,对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院 1 999- 0 5~ 2 0 0 2 - 0 6对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葛根素治疗 ,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6例 ,男 2 9例 ,女 1 7例。年龄 8~ 75岁 ,平均 43.5岁。 1型糖尿病 7例 ,2型糖尿病39例。糖尿病病程 3~ 1 9a,平均 7.5a。周围神经病变 0 .5~ 7a,平均 4.3 a。同时伴有其它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2 3例 ,白内障1 9例 ,糖尿病肾病 1 1例 ,神经源性膀胱 6例 ,胃肠自主神经病变 2 9例。 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3例.2 诊断标准  1按照 WHO(1 998年 )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2001/2007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16例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姿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均为维吾尔族,年龄16~64岁,病程1~12a。I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13例。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肾病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例,肺部感染5例,心衰2例,脑梗死2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白蛋白为20.79×10~(-3)±18.56×10~(-3)g/L,高于正常值(15.00×10~(-3)g/L),尿蛋白可疑组尿白蛋白为64.29×10~(-3)±15.88×10~(-3)g/L,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尿白蛋白随年龄、病程、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肾病的程度加重而增加。尿白蛋白与视网膜病变(r=0.84)、与周围神经病变(r=0.88)、与年龄(r=0.35)、与病程(r=0.26)等呈正相关。提示尿白蛋白测定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存在和程度。  相似文献   

9.
多波长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02~2007-01我们应用眼科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0例208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糖尿病患者150例(208眼),男74例,女76例,年龄18~76(平均53)岁。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2眼,严重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眼;糖尿病病史为1个月~30 a余不等,平均为5.4 a。视力为数指/10 cm~0.6。82眼有晶状体不同程度的混浊,78眼为人工晶体眼,27眼的玻璃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及混浊,5眼有部分虹膜后粘连,瞳孔散不大。1.2方法使用美国科伊人多波长眼科激光治疗机对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PRP)或局部视网膜光凝(PRP)。光凝…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对10例糖尿病难治性溃疡采用抗生素、胰岛素和抗生素、见林喷雾剂外用,交替换药,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30~85岁,病程4~30a。其中兼有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6例,肾病1例,尿毒症1例,周围血管病变2例。发生部位:足趾4例,足背1例,足跟2例,踝部1例,骶尾部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BI分为ABI较低组30例和ABI正常组92例,对ABI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BI降低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I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ABI正常组(P0.05);两组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尿酸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降低与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r=-2.367,P0.05);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为ABI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BI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预警指标,而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及肾小球滤过率为ABI降低的危险因素,且踝肱指数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糖尿病(DM)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糖尿病组:根据WHO 1999年提出的诊断标准[1]80例,分为两组:(1)糖尿病无并发症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5~65(平均50.5)岁,病程1~10 a,平均5.3 a,空腹血糖水平(10.4±3.36)mm o l/L。(2)糖尿病有并发症组39例,并发有心、脑、肾及视网膜病变,男21例,女18例,年龄45~80(平均63.2)岁,病程5~20 a,平均8.3 a,空腹血糖水平(12.4±3.61)mm o l/L。对照组:健康人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4~78(平均60.2)岁。1.2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静脉血2 m l,枸橼酸钠…  相似文献   

13.
常规血液透析中常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维持性血液透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为此,人们不断改善和发展血液透析技术,以治疗和缓解此类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采用序贯透析法治疗肾功能衰竭,以减少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5月~2006年5月维持性血液透析760例,并发低血压和心力衰竭倾向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5±12.6)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情况,为治疗和护理老年糖尿病提供最详细的资料。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临床调查表,调查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病情况。结果 80例糖尿病患者中,主要并发症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脑梗塞、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患者并发症并不是单一的,大都是多种并发症同时出现于同一个个体中。结论通过回顾分析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种类及发病情况,明确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脑梗塞和糖尿病足等。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减少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减少其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3~2003-04于我院临床确诊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3]需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3~57岁,平均(40.3±7.2)岁,病程3~11 a,平均(6.9±3.3)a,并发糖尿病肾病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例,高血压13例,冠心病6例,脂肪肝3例.所有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等.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素E1(PGE1)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列腺素 E1 (PGE1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我们对 38例 型糖尿病患者给以PGE1 治疗 ,并于用药前后对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其对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8例按 ADA标准确诊的 型糖尿病患者 ,男 2 1例 ,女 17例 ,年龄 47岁~ 6 8岁 ,病程 5~ 16 a,其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19例 ,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 10例 ,并发冠心病 12例 ,并发白内障 4例 ,并发糖尿病肾病 3例。患者均无急性并发症 ,均未用胰岛素治疗 ,只给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2003-06~2005-09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总结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6(平均48.9)岁。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2例,1型糖尿病患者8例,糖尿病病程2~26a,平均9.6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2个月~15a,平均4.7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8只眼,根据1985年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其中Ⅰ期39只眼,Ⅱ期46只眼,Ⅲ期33只眼。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及其他眼病合并造的视成网膜病变患者。本组均符合1999年WHO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糖尿病10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2009-01/2009-05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5~79岁。合并高血压43例,冠心病11例,脑梗死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性肾病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足感染5例,多数伴有瘙痒症。1.2护理方法1.2.1心理干预对糖尿病(DM)的护理,除了用药物控制血糖外,社会的心理干预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表明对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85.4%的患者血糖平均降低3.02 mmol/L,  相似文献   

19.
243例确诊的糖尿病人中 ,并发糖尿病肾病54例。现将此 54例 (肾病组 )与无肾病并发症的糖尿病 1 89例 (对照组 )对比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肾病组 54例男 2 4例 ,女 30例 ,年龄 1 8~ 72岁平均为 50 6岁 ,蛋白尿微量 30例 ( ) 1 5例 ,( ) 7例 ,( ) 2例 ,2 2例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对照组 1 89例 ,男 1 35例 ,女 54例 ,年龄 1 7~ 72岁平均 46 6岁。两组的其它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病程及并发高血压等资料分析组别例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类型依赖型非依赖型病程<10年 >10年肾病组 5 42 8 12 /30 12 42 42 12对照组 18946…  相似文献   

20.
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峰 《临床荟萃》2008,23(19):1413-1414
我院用银杏达莫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1~72岁,平均(60.1±3.7)岁,糖尿病病程5~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