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持续不变的ST—T改变临床甚为常见,多被诊断为“慢性心肌缺血”,但这种ST—T改变是否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已受到质疑。为了进一步探讨持续性ST-T改变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持续性和非持续性ST-T改变患者各55例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简便、常用方法,但缺乏特异性,更年期女性常出现心电图ST—T异常改变,易误诊为心肌缺血。为了解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我院2003—06-2006—12对76例静息心电图异常的女性住院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红燕  陈宁  陆民 《临床荟萃》2011,26(23):2065-2066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电图检查中最具特征性改变的一种因急性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坏死型Q波出现,异常ST—T改变,而尤以ST段形态改变最为特征性表现。所谓ST段墓碑形改变是指: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因冠状动脉造影(CAG)尚未被临床普及,目前诊断措施仍使用定位导联ST—T动态改变,动态心电图扑捉到ST—T动态改变、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合病人临床症状作出诊断。本文通过CAG方法,评价以上心电图改变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电图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冠脉的的临床检查技术,性价比最高,但也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唯一能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形态的检查方法,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冠心病时ST—T变化取决于缺血程度,现将ST—T变化简单分为AST段改变组。BT波改变组,比较2组患冠心病的阳性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的同时通常伴有典型的 ST—T 改变,这是诊断劳累型或自发型心绞痛的主要根据。然而近来出现了一些不伴有 ST—T 改变的心绞痛报告。Lesbre 等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左前降支严重狭窄的5例患者,于心绞痛发作时均无 ST—T 改变。Fel-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门诊病历中46~60岁男、女患者各290例,有心电图ST—T改变统计分析,从而探讨更年期男女ST—T改变的差异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与。电图慢性STT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1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35例患者。电图有慢性ST—T改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3例(61.48%),阴性52例(38.52%)。(2)78例患者心电图ST—T表现正常,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6例(58.97%),阴性32例(41.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6例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25例(57.87%),男性92例,女性33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69例,双支病变25例,多支病变31例。10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48例(45.28%),男性36例,女性12例。结论临床依据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慎重。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06年主动脉夹层误诊4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女,51岁。胸骨后疼痛2h于2006-04—04以冠心病入院。查BP120/80mmHg,表情痛苦,心音低钝,心律齐,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给予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动态改变对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倒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静息与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者为A组,占77.36%(41/53),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者占95.12%(39/41),无动态改变者占4.88%(2/41);冠状动脉正常者为B组,占22.64%(12/53),胸痛发作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占25%(3/12),均为心肌桥;无动态改变占75%(9/12),其中3倒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倒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结论:不典型胸痛伴ST—T改变患者误诊率较高,确诊应作冠脉造影;胸痛时心电图ST段水平型下移加深且有动态改变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胸痛时ST段抬高,无痛时ST段下降者注意鉴别冠脉痉事或心肌桥。  相似文献   

12.
我们2004—03~2006—01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16例,发现首诊时延误或漏诊23例,误诊率7.3%。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5例,年龄38~79岁,其中60~79岁12例。首诊时均无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胸痛症状,而表现为其他部位的疼痛,如牙痛、上腹疼痛、左肩部疼痛,或仅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提供冠心病史5例,高血压病史3例,糖尿病史6例。首诊时有心电图记录7例:其中2例显示损伤型ST—T改变;3例显示异常高尖的T波,酷似高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桥临床与心电图特点。方法采用Noble分级方法,对6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肌桥患者进行临床与心电图特点分析。结果本组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中远段;Noble分级I级狭窄者31例,Ⅱ~Ⅲ级狭窄者34例;静息心电图呈ST—T改变或T波改变35例(53.85%),Noble分级Ⅱ~Ⅲ级狭窄者心电图异常率(76.5%)高于I级狭窄者(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0例心电图正常者,24h动态心电图显示11例呈间歇性T波改变或ST—T改变,3例发作性ST—T抬高;5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例可疑阳性。结论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中远段,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关;动态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可提高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1病历要 女,40岁。既往健康,于2005—07—20因心前区闷痛持续约2min休息缓解后来院就诊,当时查BP 110/70mmHg,心电图:Ⅱ、Ⅲ、aVF、P波正负双项,aVRP波正负双项,无ST—T改变,ECG心电图大致正常。诊断为心血管神经症。给予对症治疗。仍有心前区闷感,2d后再次出现心前区疼痛,自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次日,再次出现心前区及肩胛骨上区痛,即来院就诊急查ECG示:Ⅱ、Ⅲ、aVF、P波倒置,aVRP波平坦,无ST—T改变。即含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再查心电图ECG正常。心脏彩超正常,心肌酶正常,给予250ml 5%葡萄糖液加黄芪静点,口服硝苯地平7d,再无心前区疼痛发生。心电图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无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丽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448-448
1 病历简介女 ,6 6岁。头昏 2天 ,持续性胸痛 3小时。有高血压史 8年。入院检查 :T 36 .5℃ ,P 84次 /min ,R 2 4次 /min ,BP 110 / 70mmHg(1mmHg =0 .1333kPa) ,急性病容 ,双肺无改变 ,心界不大 ,心率 84次 /min ,心律齐 ,心尖部第一心音略低 ,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 ,肝脾未触及。入院急查心电图未见ST T改变。随后 2小时查一次心电图并加做右胸导联和正后壁导联 ,均未见ST T改变及Q波出现。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见表 1。临床诊断 :心电图无改变性急性心肌梗死。经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血等对症治疗 ,5周后心肌酶谱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例1:男,68岁。胸闷、胸痛3a,胸闷、胸痛与劳累有关。持续时间数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史。BP135/80mmHg,心界无扩大,心前区无明显杂音,心脏超声心动图正常,心电图ST—T改变。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行导管介入封堵术,术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现将间脑癫痫误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5岁。主因背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d,于2009-03—30由循环内科转入神经内科治疗。该患于1a前出现过背痛,后自行好转,本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背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4h动态心电图示ST—T轻度改变。经治背痛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8.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及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病理性ST—T改变的鉴别。方法对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以男性多见(82.97%)。ST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最为明显(87.23%),大多伴J波(89.36%),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临床无需治疗。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超急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探讨暴发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特征。方法:观察6例心肌酶学异常增高近6~13倍,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坏死性Q波、ST段损伤型改变、ST—T呈单向曲线、“墓碑型”改变,合并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6例均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4例死亡前均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结论:暴发性心肌炎发病急骤,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但如能及早确诊,病情可得到控制,患者有望获救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扩心病心电图ST段、T波参数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T波与ST段参数分析。结合超声心电图、临床症状、心功能状态、X线胸片检查确诊。结果:本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ST—T波改变24例(63.2%),窦性心律改变9例,各类传导阻滞7例,心房颤动4例。结论:全导联ST—T波改变,同时伴有异常心律、传导阻滞对临床诊断儿童扩张心肌病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