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秀杰 《全科护理》2012,(31):2936-2937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用7d,共注射1 176例次;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减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注射部位疼痛、降低皮下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钙作为常用抗凝药物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下肢静脉血栓等患者。在应用该药时,一般宜选择腹部为注射部位,因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药物易于吸收。2008—07/2009-07我科对280例患者应用了低分子肝素钙,发生腹部皮下血肿的共有45例,经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消除了血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目前是中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死率也极高。而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在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普通肝素(UFH)和低分子肝素(LMWH)是很重要的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LMWH )为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抗凝药[1-2]。但是由于其抗凝作用、在皮下注射时刺破血管、血液渗入皮下组织等原因,低分子肝素会引起局部出血和疼痛,甚至是皮下血肿,还会造成患者以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研究和改进肝素注射的护理措施,现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进针部位、进针方式、推药速度、注射后部位压迫方式、注射前后局部皮肤的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研究各种改进的注射方法在减少注射后的局部出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手法减少皮下淤血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常规皮下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容易损伤皮下肌肉层毛细血管,引起皮下淤血,经改良注射手法,皮下淤血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10例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60例为循证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循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成立循证小组、提出循证问题、寻找证据支持、文献分析与评价,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得出证据形成建议,制订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操作规范并应用于临床。比较两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实施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实践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使用药物前正确评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使用时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剖宫产27例,阴道分娩8例;胎死宫内2例,终止妊娠1例,注射部位皮肤淤血、瘀斑1例,未发生注射部位皮下血肿、硬结、感染及过敏反应,产后出血量未增加。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抗凝药物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用药物,腹部皮下注射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抗凝效果好,但其皮下注射局部易出现皮肤瘀斑、皮下出血甚至血肿、局部疼痛.现介绍一种拔针方法可有效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冠D病。其常见不良反应是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局部淤血、肿胀,甚至出现血肿硬结,特别是消瘦患者,不乐意接受此项治疗。我们经过对注射方法的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按压与否对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采用自身对照法,即局部不按压和按压5~10 min,观察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局部不按压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按压5~10 min组(P<0.01),出血面积明显小于按压5~10 min组(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不按压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30例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及美托洛尔治疗;B组30例加用普通肝素治疗;C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30 d后各组死亡、心绞痛、Q波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出血和血小板下降例数。结果:B和C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肝素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常应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瘀血,甚至皮下血肿等,我们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的注射部位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按循证护理学要求,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探讨ACS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对ACS患者100例给予药物治疗,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为主.在中国知网搜集有关服药、注射、护理的循证护理资料.阿司匹林首次顿服300 mg,次日起100 mg/d,连服2周;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 mg,次日起75 mg/d,连服2周.低分子肝素钠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7 d.低分子肝素钠的循证注射方法设对照组(传统方法).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对凝血指标影响不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仅由(35±4.1) s延长到(38±5.2) 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改良注射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显著优点.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对ACS的治疗安全有效;因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会引起出血,对这类患者要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最佳部位,以减少由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4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0例。于预组实施循证护理,确定循证护理问题是选择皮下注射部位.以减少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检索到1994年1月~2005年12月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相关文献41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13篇;选择脐周左右10cm部位交替注射,每次注射点间距大于2cm。常规组注射部位选择脐周左右10cm和脐周上下5cm进行顺时针交替注射,注射点间距大于2cm。对两组注射局部疼痛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皮下出血及局部疼痛程度比常规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应用循证方法选择合理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能有效减轻皮下出血和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100u/(kg·12h),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显效36例,好转9例,无效1例,治疗期间无皮疹皮肤瘙瘁等过敏反应,亦无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减轻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管理方法,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障治疗顺利进行。方法建立流程改进小组,通过循证,改进操作流程,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改进后的流程对观察组病人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硬结发生情况及对用药依从性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及硬结发生例次、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流程的改进,规范了护士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及硬结例次,减轻了出血程度,提高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降低低分子肝素使用中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确立"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进一步实施。结果圈员们积极参与该项活动,使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79%降低至改善后的1.07%(P0.05),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运用新发明的腹部注射定位卡及改进相关注射流程后明显降低了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增加了药物的有效吸收,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次活动中圈员们的品管手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因其抗血栓作用强,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但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也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疼痛、血小板减少等.有报道指出规范操作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26.7%[1].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不仅影响后续注射部位的选择,还会给患者在承受疾病压力的同时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因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研究和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方法.为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皮下淤血,分析和探讨其原因和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 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认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性,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提出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回顾近几年对低分子肝素钙基础理论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治疗肾病综合征过程中的体会,提出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要点。结果: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不但要观察疗效,掌握注射方法和部位,还要注意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结论:掌握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要点.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