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发病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发病48h内逐渐加重或阶梯式加重,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虽经医疗干预仍难以扼制病情进展,其预后较差。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应用氯吡格雷(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5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姜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3):2987-2988
2004-01~2006—11我们应用氯吡格雷联合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显著降低UAP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秦臻臻  骆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10-34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9-06-2011-02海军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89例,常规护理治疗同时,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 89例AMI患者经积极治疗,53例治愈,2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密切监护和良好的护理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方法】40例ACS患者入院后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300 mg ,次日予泰嘉维持量75 mg/d ,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 ),P‐选择素(P‐sel)、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Fg )及血浆血栓素B2(TXB2 ),另以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上述四项指标。【结果】ACS患者用药前 PAGM、P‐sel、Fg、TXB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患者用药1个月后四项指标较前均有显著下降,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氯吡格雷对ACS患者抗血小板活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毗格雷是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治疗因血小板高聚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5-09~2006-04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采用常规药物加氯吡格雷和常规药物加阿斯匹林治疗3个月,其临床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2周内心绞痛改善程度,3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明显减少(P〈0.05),3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副作用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方法:120例符合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发病6~24 h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行临床疗效评定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监测凝血功能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联合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脐周皮下注射,每隔12h1次,疗程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再发心绞痛2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3例,再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前列地尔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常规组30例给予基本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和前列地尔治疗后分别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6.67%和83.33%,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和前列地尔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073-607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普通组和氯吡格雷组,采用美国IMMULITE1000全自动化学发放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0d时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入院治疗10d时氯吡格雷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以氯吡格雷为基础的干预可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的水平,使其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的作用减弱,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改善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司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886-6887
现将我院2005—11/2007—12急诊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8例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58.5±6.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2例(STEMI7例,NSTEMI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315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按时间分为治疗组(153例)和对照组(162例)。PCI术前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600 mg顿服,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小板(PLT)变化,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 PLT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住院期间严重出血,一般出血及轻微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相比,6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10-611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急诊PCI治疗AMI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5-01/2008-12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各130例,术前均给予负荷量300 mg口服,其他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低分子肝素等应用相同。观察30 d内两组病例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30 d内均无严重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急性、亚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皮下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两组病例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一样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能预防PCI术后再发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在急诊PCI术后应用同样安全、有效,但PCI术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国产氯吡格雷价格低,更具有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氯吡格雷。两组疗程均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时间缩短,心电图缺血性ST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有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噻氯匹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衡忠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743-1744
【目的】探讨噻氯匹啶与低分子肝素协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9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予噻氯匹啶及低分子肝素治疗,Ⅱ组单用低分子肝素,Ⅲ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Ⅰ组疗效明显优于Ⅱ、Ⅲ组,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Ⅱ、Ⅲ组相近,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噻氯匹啶与低分子肝素协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每日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 100 IU,1次/12 h,连用10d;对照组34例,每日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治疗期间两组均辅以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活血化瘀、抗高血压药、降糖药等常规治疗。10 d时评定疗效、副作用、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第10天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和增加出血性事件。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服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血栓弹力图(TEG)的测定结果,将入选的134例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67例与双倍剂量组67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时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双倍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患者相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随访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