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痴呆症分为3类:老年原发性退化性痴呆(AD)、脑血管性痴呆(VD)和血管性痴呆脑卒中伴发症(MID)、混合性痴呆.这是一类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2].中医称为“呆病”、“善忘”、“痴呆”、“文痴”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62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和40例非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无论男性或女性或男女合并,其记忆力商数均低于非脑动脉硬化患者。从各项分测试成绩看,其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形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明显低于非脑动脉硬化患者(P<0.05~0.001)。说明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伴有近记忆障碍,主要为线索提取困难,再认障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痴呆患者自知力的损害情况及其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痴呆患者共54例,对照组50例。对受试者及知情者分别评定知情者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问卷(informantquestionnaireoncognitivede-clineintheelderly,IQCODE)、受试者有无记忆障碍、由谁首先发现受试者的记忆力障碍。采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对受试者进行客观评定,同时测查抑郁量表CES-DS。结果:两组间的IQCODE自我评定分数(3.74±0.56比3.63±0.38)以及抑郁评分(13.34±7.13比15.10±8.22)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而IQCODE知情者评定分数(3.89±0.44比3.30±0.26)及IMCT客观评定分数(15.30±8.21比28.22±5.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的知情者评定均与IMCT客观评定有较强的相关关系,r=0.71,P<0.05;自我评定和抑郁评分间有较强相关关系,r=0.68,P<0.05。对于记忆力障碍的判定,痴呆组中知情者的判定明显多于患者的自我评定χ2=15.81(P<0.01);而对照组中知情者的判定则明显少于受试者的自我评定χ2=11.52(P<0.01)。对于记忆力减退症状的首先发现者,痴呆组中知情者是首先发现记忆力下降的主体χ2=6.52(0.010.05)。结论:痴呆患者有自知力的损害,以患者自我评定作为痴呆的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记忆抱怨主诉人群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记忆抱怨主诉患者3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求助组44例,未求助组261例,采用记忆障碍感知问卷、老年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研究对象就记忆问题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为14.4%,到医院记忆诊所看专科医生仅占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识别(OR=1.455)、治疗控制(OR=2.456)、情感表达(OR=2.268)、接受痴呆知识教育史(OR=5.176)、大脑供血不足归因(OR=1.115)、不动脑归因(OR=2.079)是促进记忆抱怨主诉人群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孤独(OR=0.253)、老化(OR=0.450)、机会或运气不好(OR=0.374)3个归因感知是阻碍记忆抱怨主诉人群求助的影响因素。结论记忆抱怨主诉人群的记忆障碍感知对其针对记忆问题的早期求助行为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是否接受痴呆知识教育影响记忆相关求助行为,社区护士应重视患者的记忆力下降主诉,督促其及早就医,以利于痴呆的早期筛查、识别与防治。  相似文献   

5.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两个主要类型,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与预后也不相同.阿尔茨海默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血管性痴呆则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目的对比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脑电地形图和脑诱发电位的差异.设计以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的回顾性分析.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6-12/2000-1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住院或出院后复诊患者,病史提供均为本人或与患者共同生活的亲属.共有9例阿尔茨海默病、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入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传播性疾病及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和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均诊断为轻、中度痴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以下分析指标①临床特点a.疾病进展过程.b.认知功能远、近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定时及定向力等.c.情感反应抑郁、焦虑、恐惧、欣快、强哭、强笑等.d.人格变化淡漠、主动性减退.②脑电地形图选择最能证明问题的异常段信号进行采样,计算得到1~30 Hz总功率的θ,δ,α和β4个频带功率值.③脑诱发电位选择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靶N1,P2,N2,P3潜伏期和靶P2,P3波幅.采用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结果共有9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5例正常老年人的资料均纳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血管性痴呆多数发病较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全面减退,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能力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定时及定向能力障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以部分减退且呈间歇性阶梯状加重为特点,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但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如阿尔茨海默病多见.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情感障碍以抑郁为多见;人格变化以主动性减退为多见;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情感障碍以强哭、强笑多见,同一患者很少有2种以上情感障碍.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全头部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的程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评分)一致,同时α频带和β频带功率下降,后期δ功率增高;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病变部位δ和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程度不相一致.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两组患者脑诱发电位均表现为各波分化差,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程度更为明显,而血管性痴呆患者则相对少见.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为全方面减退,血管性痴呆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认知功能亦较多受累而血管性痴呆则受累较少.(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变化前者为全头部、后者为病变部位θ频带功能增高,前者改变与痴呆严重程度一致,后者则不一致.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改变相似,但前者受累比后者多.  相似文献   

6.
记忆障碍主诉在痴呆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痴呆患者自知力的损害情况及其在痴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痴呆患者共54例,对照组50例。对受试者及知情者分别评定知情者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问卷(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IQCODE)、受试者有无记忆障碍、由谁首先发现受试者的记忆力障碍。采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对受试者进行客观评定,同时测查抑郁量表CES-DS。结果:两组间的iQCODE自我评定分数(3.74&;#177;0.56比3.63&;#177;0.38)以及抑郁评分(13.34&;#177;7.13比15.10&;#177;8.22)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而IQCODE知情者评定分数(3.89&;#177;0.44比3.30&;#177;0.26)及IMCT客观评定分数(15.30&;#177;8.21比28.22&;#177;5.8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的知情者评定均与IMCT客观评定有较强的相关关系,r=0.71,P&;lt;0.05;自我评定和抑郁评分间有较强相关关系,r=0.68,P&;lt;0.05。对于记忆力障碍的判定,痴呆组中知情者的判定明显多于患者的自我评定X^2=15.81(P&;lt;0.01);而对照组中知情者的判定则明显少于受试者的自我评定X^2=11.52(P&;lt;0.01)。对于记忆力减退症状的首先发现者,痴呆组中知情者是首先发现记忆力下降的主体X^2=6.52(0.01&;lt;P&;lt;0.05);而对照组中受试者本人是首先发现记忆力下降的主体X^2=3.23(P&;gt;0.05)。结论:痴呆患者有自知力的损害,以患者自我评定作为痴呆的临床诊断依据可靠性低。合格的知情者可以为痴呆的临床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3~1998年我院收治4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22例应用神经活素(NGF)、神经络素(CMI)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70岁。皆有不同程度脑梗死。均有智能障碍,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或答不应题等。伴有运动障碍24例,感觉障碍29例,言语障碍12例。有高血压史者31例,糖尿病史16例,冠心病史19例,脑出血史7例。1.2方法按HDS智能量表测查评分在0~10分,为严重痴呆。按Hahinski缺血量表测查均在7分以上,符合血管性痴呆[1]。…  相似文献   

8.
正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障碍更为明显,此外还伴有日常生活行为、个性或社会行为的改变,以及活动能力的下降[1-3]。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4]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 700万痴呆患者,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疗或应对措施,到2050年预计将有1.31亿痴呆患者。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痴呆的特效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是由于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或多发性脑梗塞引起的智能衰退。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包括记忆力减退,智能迟钝,定向力障碍,判断力差及缺乏自知力;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体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根据本病特点,在护理方面进行探讨现将体会综述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7例,占85%;女性3例,占15%;年龄:55岁以上8例,60岁以上1例;假性球麻痹5例,生活难以自理12例,混合性失语6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7例。 2 临床表现 全组均呈程度不同的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性格改变如易激惹,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障碍,理解困难、语言缓慢、语量贫乏,运动迟缓等。除1例继发脑出血死亡之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3 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评价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作用。方法:应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对30例正常老年人,2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和15例Alzheimer病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和Alzheimer病患者在启动和保存能力、概念形成能力和记忆力方面均有显著障碍(P<0.05)。MDRS的注意力分测验、空间结构分测验在三组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对早期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痴呆的区别上,MDRS的启动和保存分测验,记忆分测验的得分差异较大,尤以记忆障碍的改变突出。结论:对痴呆的评价中记忆功能的评价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相关检查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两个主要类型,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与预后也不相同。阿尔茨海默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血管性痴呆则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目的:对比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脑电地形图和脑诱发电位的差异:设计:以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的回顾性分析。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6—12/2000—1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住院或出院后复诊患者,病史提供均为本人或与患者共同生活的亲属。共有9例阿尔菠海默病、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入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传播性疾病及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和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均诊断为轻、中度痴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阿尔菠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以下分析指标:①临床特点;a.疾病进展过程。b.认知功能:远、近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定时及定向力等。c.情感反应:抑郁、焦虑、恐惧、欣快、强哭、强笑等。d.人格变化:淡漠、主动性减退。②脑电地形图:选择最能证明问题的异常段信号进行采样,计算得到1~30Hz总功率的θ,δ,α和β4个频带功率值。⑧脑诱发电位:选择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一靶N1,P2,N2,P3潜伏期和靶P2,P3波幅。采用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②阿尔菠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结果:共有9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5例正常老年人的资料均纳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血管性痴呆多数发病较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全面减退,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能力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定时及定向能力障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以部分减退且呈间歇性阶梯状加重为特点,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但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如阿尔茨海默病多见。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情感障碍以抑郁为多见:人格变化以主动性减退为多见;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情感障碍以强哭、强笑多见,同一患者很少有2种以七情感障碍。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全头部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的程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评分)一致,同时α频带和β频带功率下降,后期δ功率增高;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病变部位δ和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程度不相一致。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两组患者脑诱发电位均表现为各波分化差,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程度更为明显,而血管性痴呆患者则相对少见。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为全方面减退,血管性痴呆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认知功能亦较多受累而血管性痴呆则受累较少。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变化前者为全头部、后者为病变部位θ频带功能增高,前者改变与痴呆严重程度一致,后者则不一致。⑧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改变相似,但前者受累比后者多。  相似文献   

12.
刘明  刘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2):1769-1769
近年收治老年性痴呆 10 0 0例中 ,有 2 8例以痴呆为首发症状的颅内占位病变误诊为老年性痴呆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18例 ,年龄 5 0~ 80岁。逐渐加重者 2 3例 ,缓解又恶化者 5例 ,伴发癫痫 2例。均无头痛呕吐。主要表现 :记忆力障碍 ,以远记忆力丧失为多见。语言障碍 :口吃为主。人格障碍 :情感淡漠 ,抑郁为主。运动障碍 :主要为运动笨拙 ,迟缓 ,震颤多见。伴高血压 15例 ,腹壁反射不对称 19例 ,抓握放松试验阳性 8例。按老年性痴呆治疗效果不理想 ,病情进展较快。全部病例 EEG、CEF正常。最后行多普勒检查 5例 ,3例显…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患者视觉记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 ,我国每年新发病患者约 1 50万 ,其中约 73 .1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 ] 。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如痴呆、失语及记忆障碍占很大比例。 80年代便修订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测验 ,如Wechsler智力量表、记忆量表 ,并编制了汉语失语症检查法[2 ] ,而对视觉记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用Rey图对 2 1例脑血管患者进行测试 ,了解其视觉记忆障碍的特点 ,为康复治疗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共收集脑血管病患者 2 1例 ,均为男性 ,年龄 59~ 84岁 ;经头颅CT或MR确诊为脑梗死 ,左半球损伤者 9例 ,右半球损伤者 1 1…  相似文献   

14.
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智能障碍,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AD患者的核心症状是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和视空间功能障碍,失认,失用等;多梗死性痴呆(MID)是VD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有多次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具有脑梗死局灶定位体征,认知功能障碍表现近记忆力、计算力减退,表情淡漠,焦虑,少语,抑郁或欣快,不能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和进行正常交往。可急性起病和阶段性进展,智能损害往往呈斑片状缺损,与血管病变的部位及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是由于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或多发性脑梗塞引起的智能衰退。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包括记忆力减退,智能迟钝,定向力障碍,判断力差及缺乏自知力;反复多次脑缺血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体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根据本病特点,在护理方面进行探讨现将体会综述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性17例,占85%;女性3例,占15%;年龄:55岁以上8例,60岁以上1例;假性球麻痹5例,生活难以自理12  相似文献   

16.
兰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699-3699
对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9岁,已婚。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2 a,四肢震颤9个月于2005-12入院。入院前2 a开始,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为异常,生活能力下降。脑M R I示颞叶萎缩,脑室周围脱髓鞘改变。曾按脑梗死、脑萎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于入院前9个月出现四肢运动不灵、震颤,行走困难而入院。既往健康。10 a来外出工作多年,冶游史不详(本人不能记忆、描述)。查体:BP 130/80 mm Hg,意识清,心肺腹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计算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均差,瞳孔等大,直径3 mm,对…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2005年4月,我们收治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5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2~33岁,停经8~16周,发病前剧吐30~50d,3例按妊娠剧吐给予糖、盐水输液治疗.均表现有眼部症状,眼睑下垂3例,凝视困难、复视2例,眼球震颤3例;共济失调1例,表现有不能行走、站立;意识障碍2例,表现嗜睡,其中1例表现为谵语、反应迟钝及记忆障碍.3例头部CT未发现异常.均给足量维生素B1治疗,以600mg/d的剂量静脉滴注.2周后,病情好转改口服治疗,同时纠正酸中毒等,给予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5例眼部症状均消失.其中2例意识转清,共济失调和记忆障碍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刺影响不同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水平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记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痴呆程度患者针刺后的疗效。方法:1998—06/1999-08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住院患者128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并结合韦氏智力量表的全智商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轻(n=80)、中(n=23)、重(n=25),所有患者应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进行治疗,2次/d,周日停针,连续针刺2个月。采用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针刺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等相关项目的测评,了解针刺治疗前后成绩的改善与痴呆程度的关系等。结果:12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刺后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分别达到88.4&;#177;23.9,80.4&;#177;21.0,47.3&;#177;12.8,24.3&;#177;5.4,较治疗前(68.3&;#177;12.4,58.2&;#177;16.3,54.5&;#177;14.9,17.3&;#177;4.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7.995,8.002,-3.628,6.210,P&;lt;0.01):轻度痴呆相应项目的改善值分别为(21.2&;#177;13.3),(16.2&;#177;10.7),(9.7&;#177;4.5),(10.1&;#177;4.2),与中度(15.8&;#177;12.9,13.9&;#177;10.1.8.1&;#177;3.7,8.9&;#177;3.8)、重度(4.2&;#177;3.9,3.8&;#177;6.5,2.6&;#177;3.4,2.5&;#177;3.1)痴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0.01)。结论:“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可全面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力、记忆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对轻度痴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正>语义性痴呆(SD)作为痴呆综合征之一,是额颞叶变性疾病中的一个亚型,主要是由额颞叶的退行性改变(FTLD)引起的[1]。S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命名、语义理解障碍以及记忆损害等[2]。影像学结果[3]显示,SD患者伴有双侧颞叶前部非对称性萎缩,主要是左侧颞叶萎缩更为显著。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认知以及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力、记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痴呆程度患者针刺后的疗效。方法:1998-06/1999-08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脑卒中住院患者128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并结合韦氏智力量表的全智商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轻(n=80)、中(n=23)、重(n=25),所有患者应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刺法进行治疗,2次/d,周日停针,连续针刺2个月。采用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针刺治疗前后智力、记忆力等相关项目的测评,了解针刺治疗前后成绩的改善与痴呆程度的关系等。结果:12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刺后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分别达到88.4±23.9,80.4±21.0,47.3±12.8,24.3±5.4,较治疗前(68.3±12.4,58.2±16.3,54.5±14.9,17.3±4.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7.995,8.002,-3.628,6.210,P<0.01);轻度痴呆相应项目的改善值分别为(21.2±13.3),(16.2±10.7),(9.7±4.5),(10.1±4.2),与中度(15.8±12.9,13.9±10.1,8.1±3.7,8.9±3.8)、重度(4.2±3.9,3.8±6.5,2.6±3.4,2.5±3.1)痴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可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