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对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0岁。3a前发现右乳包块。1个月前发现包块迅速增大,无疼痛、皮肤破溃及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2.
现对肝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发现肝功能异常2 a余,尿黄1周。自诉2 a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乙肝二对半1、4、5项为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1周前无诱因下出现尿黄,似浓茶样,不伴发热、盗汗、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及皮肤瘙痒。查体:巩膜轻度黄染,无皮疹、蜘蛛志及出血点,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ALT100 U/L,AFP 657 m g/m l,CEA阴性,HB sA g、抗-HB e、抗-HB c均为阳性,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肝左叶外侧段及肝尾叶部…  相似文献   

3.
淋巴瘤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淋巴结、脾和骨髓,而原发于肝脏者罕见,临床中易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肝非霍奇金淋巴瘤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81岁。近1个月来出现乏力、纳差,伴呕吐,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女,32岁。1周前无意中发现双侧乳腺各有一肿物,生长较快,局部无红肿,疼痛。全身无发热。经临床诊断双侧乳腺纤维瘤而收住院。体检:双侧乳腺对称,外形正常,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4 cm×4 cm大小肿物,边界清、质中等硬、活动。左乳外上象限可及5 cm×3 cm大小肿物,边界清、活动、质中等硬。右腋下可触及直径1 cm大小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入院后行双侧乳腺肿物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右乳腺肿物4.0 cm×3.0cm×1.5 cm大小,边界清楚无包膜,实性灰白色鱼肉状,质软、细腻。左乳肿物5.0 cm×3.5 cm×2.0 cm,肉眼检查与右侧同。镜下:双侧乳…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男,65岁。2001—04出现低热,T38.0℃左右,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憋气,抗炎治疗后仍有低热。2001—06—23行胸部CT示:右肺占位,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行纤支镜活检未见肿瘤细胞。后行剖胸探查术,术中切除右肺占位,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术后病理:肺及肺门纵隔淋巴结何杰金氏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免疫组化CD30、CD15染R—S细胞。术后采用MOPP方案行6个周期化疗。现健在。  相似文献   

6.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近10a收治的8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块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胃46例,小肠10例回盲部13例,结肠15例,直肠2例,X线和内窥镜是主要的检查方法,B超、CT及血管造影有辅助诊断意义,内镜下超声量 新的有前景的方法,确诊依靠病理,普通活检阳性率不高,粘膜大活检有助于诊断。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易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容易误诊,临床疑诊病例,应设法取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结直肠淋巴瘤,其中盲肠10例,升结肠2例,横结肠3例,降结肠及乙状结肠3例,直肠2例,直肠及乙状结肠病变部位大于2个1例。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结直肠淋巴瘤9例,消化道造影、B超、CT检查确诊率低。单化疗1例;手术4例;手术结合化疗15例,内科保守治疗1例。结论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病理活检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1994-09~2003-06在我院治疗的鼻腔和鼻窦恶性淋巴瘤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咽淋巴环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误诊为腭扁桃体炎,2例误诊为鼻咽癌,1例误诊为腺样体肥大,1例误诊为舌扁桃体炎。结论:临床及病理医生应对本病提高警惕,对可疑者反复活检,根据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改变结合临床特征可明显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诊断标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胃手术与胃镜活检病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研究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结果】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多表现为较表浅的面积较大的溃疡,病理诊断结果大部分为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结论】胃恶性淋巴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较复杂,加上基层病理医生对本病认识程度的限制,极易误诊,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女,47岁.因阴道少量流血,淋漓不尽2个月,于1999年来院就诊.曾患慢性宫颈炎3 a,近2个月阴道流血,逐渐加重,曾抗炎、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某医院行宫颈涂片检查,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遂来我院行宫颈涂片复查,细胞学报告为巴氏分级4级.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弥漫性增大,糜烂Ⅳ度,质脆,接触性出血.遂在宫颈多处取活检.病理肉眼检查:灰白色软组织4块1 cm×1 cm×1.5 cm.显微镜下观察:在宫颈壁深层内有大量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细胞显示多形性,大小不一致,胞浆不等,淡染,细胞核多形性更为显著,呈圆形、椭圆形及形态不规则的扭曲形,如:桑葚样、花瓣样、瓜子样等,核膜薄而清楚,染色质细腻,可见核仁及病理性核分裂相.宫颈组织内可见少量浆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LCA( )、UCHL1( )、L26(-)、CK(-)、NSE(-),病理诊断:宫颈多形性T细胞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发皮肤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PCL)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着重研究和总结一些PCL的特殊类型。【方法】筛选198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北京铁路总医院诊断为PCL者40例。收集40例的主要临床资料和库存组织蜡块,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并选出25例做TCRβ/γ和IgHFr2A/Fr3A基因重排检测。对全部病例进行追踪随访。【结果】40例平均年龄(41.53±20.14)岁。老年男性略占优势。肿瘤病变以躯干和上肢首发为主。临床表现以皮下结节为主。光镜下,一般类型PCL瘤细胞分布具有结外同类型T、B淋巴瘤细胞的特点,特殊类型如原发皮肤CD30阳性/阴性大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特点。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对分型有帮助。【结论】①PCL并不罕见,本组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共28例(70%);原发皮肤B细胞淋巴瘤共9例(22.5%),以原发皮肤T细胞淋巴瘤占优势。②PCL有其不同于结内或结外其他部位淋巴瘤的独特亚型,建议采用综合EORTC分类与WHO 2001淋巴造血组织分类的修订分类。③CD30的表达与否为原发皮肤大T细胞淋巴瘤最主要的预后指标,CD30阳性者预后好,CD30阴性者预后差。④免疫组化最好两种以上抗体协同使用。⑤基因重排检测对于PCL的早期和交界性病变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200507门诊接诊先后侵犯肺部和咽喉部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1例。现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1岁。因咽痛、喝水进食困难2a。2a来一直未行专科检查和治疗。一般情况可,精神好,体温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本科检查:右侧软腭和会厌舌商边缘见黏膜表面附片状灰白色物,纤维喉镜检查: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  男 ,6 1岁。以大小便失禁 2 0 d为主诉 ,以腰间盘突出为诊断入院。 2个月前因骑摩托车摔倒后感觉腰痛 ,伴有腰骶部麻木 ,2 0 d前出现大小便失禁 ,就诊于骨科 ,行 MRI检查 ,T1 1 、T1 2 、L3椎体成异常信号 ,不除外椎体多发性转移癌 ,由骨科转入血液科进一步诊治。查体 :t36 .2℃ ,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黄染 ,无皮下结节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无贫血貌 ,双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罗音 ,HR80次 / min,律正 ,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 ,骶 2 -骶 5痛觉迟钝 ,左眼反射消失 ,双巴彬斯基征阴性。化验 :ESR2 5 m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20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误诊原因。结果: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采用手术加化疗、放疗综合治疗后,预后较胃肠道癌肿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肾上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病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殊,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检查,该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结论:肾上腺原发性淋巴瘤非常少见,但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治中应考虑到它的可能,行病理检查可及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我们诊疗的1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此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较为典型.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淋巴瘤类型,应注意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 男,8岁.因咳嗽、气促、发热1个月余,于2002-12-06入院,入院前1个月余,患儿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在当地医院先后多种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患儿仍持续发热、咳嗽、气促,逐渐加重.立即转入我院治疗.查体:t38.3℃,R35次/min,HR120次/min,气促,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左移,右侧胸廓饱满,叩浊未闻及呼吸音,左侧呼吸音粗,心(一),肝脾不大,NS(一).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年来收治乳腺淋巴瘤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43岁。患者于2005-06发现右乳外上方黄豆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差,无痛,无乳头溢液,无局部皮肤改变,12月份肿物长至核桃大小,患者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右乳腺恶性肿物,遂患者就诊于北京301医院,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右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CD 20(+++),CD 5(-),CD 3(-),CyamD(-),BC 1-2(-),cyA(-),EM A(-),lim en tim(-),CK(-),术后于301医院以美罗华、CHOP化疗2周期,化疗后肿块消失,后于我院上述方案化疗4周期,后从2006-11/2008-03单药美罗华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好,无不适。例2:女,72岁。患者于2008-08初发现右乳内上象限直径约3 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差,无痛,无乳头溢液,无局部皮肤改变,同时发现右腋下肿物,直径约3.5 cm,质软,有触痛,患者2008-08-21就诊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08-08-25型右乳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冰冻考虑右乳腺恶性肿瘤待石蜡确认,不排除恶性淋巴瘤,故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未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  相似文献   

20.
首发于颌面的恶性淋巴瘤就诊于口腔科 ,极易与口腔颌面部的一些疾病相混淆而误诊。作者就 2 0 0 0 - 0 1~ 2 0 0 2 - 0 4收治的1 1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为 1∶ 1 .2。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5岁。发现至就诊我院时间为 2 0 d~ 0 .5a,平均 1 .8个月。原发于颌下淋巴结 3例 (单侧 2例双侧 1例 ) ,颌下腺 1例 ,扁桃体 2例 ,舌根部 2例 ,腭部 1例 ,鼻咽部 1例 ,鼻腔 1例。 3例颌下淋巴结肿大者无自觉症状 ,抗炎治疗中有消长史 ;1例反复肿痛伴发热。舌根部、腭部、扁桃体者以局部不适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