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基层卫生院门诊病例中,以颈部肿块、囊肿及瘘管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颈部肿块、囊肿及瘘管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有不少医生由于对这些疾病缺乏认识,而给予错误的诊断和治疗,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有的甚至造成了医疗责任事故.就颈部肿块、囊肿及瘘管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 1978年3月~1983年5月,我们共收治初诊为甲状舌囊肿和腮裂囊肿44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误诊者14例,占30.81%。现将误诊情况及原因简要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及年龄:44例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1/2)~51岁。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3岁,军人.发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方无痛性肿物2月有余.在原单位卫生队经抗生素治疗,肿物未见缩小.胸透(一).纤维鼻咽镜检查,见鼻咽顶粘膜肿胀突出约花生米大小,表现粗糙糜烂.临床诊断为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随后在本院及上级医院多次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均为鼻咽部慢性炎症改变,未见癌肿.回原单位继续抗生素治疗无效.三个月后入院行颈部包块切除.  相似文献   

4.
5.
颈部鳃裂囊肿与瘘管力常见先天性疾病,与颈部多种疾病易于混淆。若缺乏认识,容易误诊;处理不当,则多易复发。为提高本病的认识,现将1966~1986年收治的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部先天性囊肿或瘘管,分为颈正中囊肿(或瘘管)及颈侧部囊肿(或瘘管)二种。前者来源于胚胎期的甲状舌管,称之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后者则来源于胚胎期鳃器的残留物,通常称之鳃裂囊肿或瘘管,这一命名最早是由Heuzinger(1865)提出的。鳃源性囊肿或瘘管不仅在耳鼻喉科,而且也是外科、内科、儿科等均可能遇到的疾  相似文献   

7.
病例 1,男 ,31岁 ,农民。因发现右颈部渐进性长大包块2 4年入院。 2 4年前 (6岁时 )发现右颈部有一食指头大小包块 ,无任何症状 ,包块逐渐长大 ,14年前 (16岁时 )曾到当地医院诊治 ,给予短期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 ,无效。近年包块长大如手掌大小 ,无痛痒症状 ,不伴声嘶、呼吸困难、多汗、心悸、体重减轻等表现。入院查体 :心率 80次 /分 ,右颈部扪及一 10× 8× 4cm3 大肿块 ,质软 ,无压痛、结节 ,边界不清 ,无血管杂音 ,气管明显左移 ,余无异常发现。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B超发现甲状腺右叶长大 ,失去正常形态 ,前后径 13cm ,左右径 6c…  相似文献   

8.
食管异物系常见病,及时取出异物一般预后较好。我们遇到2例,由于延误诊断,引起大出血致死。为引起同道的注意,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1:患者郑××,男,27岁渔民,住院号790522。主诉背部放射性剧痛5天,于1979年5月22日上午7时30分入院。诉述于5月17日晚餐时吃鳓鱼后,感心窝部持续刺痛伴吞咽困难,仅能勉强吞食稀饭。次日去某医院内科门诊,诉述背部剧痛,不能进干食,且持续加剧,吃稀饭或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頸部瘻管或囊肿可分正中位和頸侧位二类,前者称为舌甲瘘管或囊肿,临床較为多見,后者称为腮裂瘘管或囊肿,又可称腮性瘻管及囊肿,有的或称腮裂殘留症,临床較为少見,国內文献未見报导,我院曾过一例,茲作簡单介紹,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治经验。方法:9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鳃裂囊肿15例,鳃裂瘘管10例,皮样囊肿1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甲状舌骨囊肿37例,甲状舌管瘘管25例,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随访1-10年。结果:93例中,囊性淋巴管瘤1例复发后失访,另1例行2次手术,癌性淋巴液囊肿1例半年后死于肺转移,鳃裂瘘管2例3次手术,甲状舌管瘘管1例复发,鳃裂瘘管术后1例迟发性面瘫,一次手术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颈部囊肿与瘘管的诊断除依据术前检查外,主要是依据术中的发现和术后病理检查。B超、CT等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上应彻底切除囊壁与瘘管,避免复发。术中应避免损伤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甲状舌管瘘管须切除舌骨中段2cm,这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颈部腮裂囊肿(Branchial cyst of the neck)是一种先天性胚胎发育不全的囊肿。临床上分囊肿和瘘管两种。囊肿的位置以下颌角下缘胸锁乳突肌前缘为最多见。现将我科所遇的一例报告于后。 病例报告。于××,女,20岁。于1975年1月22日因左颈部肿块一年余而入院。此肿块在左颈部耳垂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囊肿一般见于纵隔,发生在颈部尚未见有报告。我院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卢某,男性,8岁,住院号:191929,于86年10月4日按“甲状舌管囊肿”入院。  相似文献   

13.
14.
肾上腺囊肿较罕见,至1977年国外文献报道约250例,国内文献仅报告7例。我院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肝囊肿,现报告如下。女,19岁。右上腹持续性隐痛伴右腰背部酸胀不适6年,于1984年12月25日入院。体查: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正常。心、肺(-)。腹软、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质软、光滑。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隆起,无叩击痛。检验:血红蛋白9g,红细胞315万,白细胞5800,中性61%,淋巴32%,血小板21万。肝、肾功能正常。A型超声波检查:肝区可探及8×10×7cm的液性包块。B型超声显象:肝右叶下缘可探及9.3×7.2cm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光滑,其内未见光点反射;右肾7.8×3.6cm,左肾8.3×3.6cm,双肾轮廓清楚,边缘规则,内部结构清晰完整。术前诊断:肝囊肿。1985年1月8日行手术探查,见肝形态、大小、色泽、质地正常。肝后右肾上极处有一约9×7×10cm灰黄色囊性肿物,表面光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鳃裂瘘管及囊肿3例误诊原因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达木索,李粉菊,常文旭先天性鳃裂瘘管及囊肿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曾收治术前长期多次误诊3例,现报道如下,并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例一:男,21岁。1988年6月21日入院。诉15年前左耳后长一小...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自1977年1月至1987年1月间收治先天性鼻皮样囊肿和痿管1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为1~46岁,30岁以下有9例。鼻根4例,鼻背6例,鼻中隔1例,以鼻背部居多,均发生于鼻中线部。局部胀感2例,疼痛3例,反复排出皮脂样和脓性分泌物6例。瘘管1例,瘘管伴周围红肿6例,局部肿块3例,鼻背增宽伴瘘管及中隔面隆起1例。二、X线检查 11例均摄X线片。局部肿块3例,平片示局部软组织增生。痿管8例均作碘油造影。  相似文献   

18.
小肠气囊肿病、亦称肠气囊肿症 ,属少见病 ,以肠壁浆膜或粘膜下含有多个充气性囊肿为病理特点。成人较儿童多见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以继发性为多见常合并胃肠道病变或慢性肺病。我院自 1981~ 1994年共收治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小肠气囊肿 3例 ,全部误诊。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女 ,36岁 ,因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一周入院。查体 :T 37.5℃ ,急性病容 ,痛苦脱水貌 ,消瘦 ,脐周有压痛 ,反跳痛不明显 ,中上腹可隐约触及一囊性包块 ,界限不清 ,肠鸣音亢进 ,血象WBC11.5× 10 9/L ,B超未见异常。腹部透视右中上腹肠腔充…  相似文献   

19.
徐云台 《新疆医学》2001,31(4):295-297
颈部许多先天性畸形与鳃器发育有关,与耳鼻咽喉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的鳃裂畸形并不罕见。我科自1990年7月~1998年4月曾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17岁。发现左颈侧上方囊性肿块3年,于1990年7月11日入院。肿块时大时小,无疼痛,直径约4.0cm,和皮肤无粘连。向上推压时,其中液体可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