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脉象信息,探讨高血压病脉象参数特征,揭示原发性高血压病脉象形成的血液动力学机制。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采集2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分析压力脉图时域特征参数h_1、h_3、h_4、h_5、h_3/h_1、h_4/h_1、w、w/t、t_1、t_4、t_5、t、Ad和As。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脉图时域参数比较:h_1明显增高,t_4、t_5、t明显延长(P0.05);h_3、h_3/h_1、w、w/t、As显著增大,h_5显著降低,t_1显著延长(P0.01)。结论弦脉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脉,弦而有力的脉象特征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差等血流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_4/h_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 β]、h_3/h_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襻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而气虚血瘀患者多有HS、HS/α[t_4—t_1]/t、t_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SV、CO、SI、CI)都明显低下,微血管襻短小、模糊、充盈度差等心功能减退,血液灌注不良的现象,提示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PDA-1型脉诊仪采集非疾病人群脉图,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年龄梯度的脉图特征,为中医脉诊学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 720例非疾病人群的基本信息及脉图信息,以自主研制的"H20问卷"进行健康状态判别,分析不同年龄梯度健康人群、不同年龄梯度亚健康人群、同年龄梯度内健康与亚健康人群的脉图差异及特征信息。结果 (1)1 720例非疾病人群中,健康人群730例,亚健康人群990例。(2)健康组与亚健康组比较,h_5值显著降低(P0.01),t_4、t_5、h_3/h_1、h_4/h_1、t_4/t_5、w_1/t、w_2/t值显著升高(P0.05,P0.01)。(3)不同年龄梯度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40-49岁年龄梯度与≥50岁年龄梯度脉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30岁年龄梯度、30-39岁年龄梯度有差异,具体表现在h_5值显著降低(P0.01),h_3、h_4、t_4、h_3/h_1、w_1/t等值显著升高(P0.05,P0.01)。(4)不同年龄梯度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_5值显著降低(P0.01),t_1、t_4、t_4/t_5值显著升高(P0.05,P0.01)。(5)同年龄梯度健康与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比较结果显示,在30岁、30-39岁年龄梯度内,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h_5值显著降低(P0.05),30岁年龄梯度t_4、h_3/h_1、t_4/t_5、w_1/t值显著升高(P0.05,P0.01);30-39岁年龄梯度t_4、h_4/h_1值显著升高(P0.05,P0.01);40-49岁、≥50岁年龄梯度内及两个年龄梯度间比较,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脉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30岁、30-39岁年龄梯度,h_5逐渐降低。结论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的脉图有差异,相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人群之间的脉图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h_5、h_3/h_1、w_1/t等指标;研究结果提示,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左心室射血功能和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动脉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脉象偏弦。脉图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健康状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单部脉脉图为依据,建立平、滑、弦三种脉象的特征参数及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方法分析447例非疾病人群的脉图,其中平脉脉图171例,弦脉脉图118例,滑脉脉图158例。对脉图幅值、时值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平、滑、弦脉特征参数指标与分布范围。结果平脉、弦脉、滑脉两两比较,h_1/t_1、h_3/h_1及h_4/h_1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脉与滑脉比较,w/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弦脉与滑脉、平脉与弦脉比较,w/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测量脉图特征参数的指标范围,建立了三种脉象特征参数的正常医学指标参考范围。结论基于以h_3/h_1、h_4/h_1、w/t和脉形为核心的指标参数,可以建立平脉、弦脉、滑脉脉图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及月经周期的脉图特征,以期为脉图应用于PCOS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亚太计算机集团联合研制的Z-BOX型脉象仪采集58例PCOS患者脉图信息,选取主波幅最高、三峰起伏明显、升支陡峭无切迹脉,对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不同月经周期脉图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PCOS组脉图参数h_3/h_1、w/t增高(P0.01),参数w增高(P0.05),参数h_4、h_4/h_1、t_4降低(P0.05)。与肝郁脾虚证组比较,痰瘀互结证组脉图参数t_1、t、w降低(P0.05),参数t_5降低(P0.01);肾虚血瘀证组脉图参数w降低(P0.01)。增生期的脉图参数h_4/h_1、t_4高于月经期(P0.05),参数t_5低于分泌期(P0.05)。结论 PCOS患者不同证型、不同月经周期对脉图特征有一定影响,可为PCOS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脉图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脉图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为传统功法易筋经改善大学生健康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6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健康者31名为健康组,亚健康者37名为亚健康组。亚健康组进行易筋经练习,每次40~50 min,每周1次,连续锻炼5周。采用PDA-1型单部脉诊仪采集提取受试者脉图特征参数,以时域分析方法进行脉图分析。获得健康组脉图特征参数80%医学参考值范围,将亚健康组的脉图特征参数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易筋经练习后,亚健康组脉图特征参数t明显升高,w_1/t、w_2/t明显降低(P0.05)。与第1周练习前比较,第3、4周练习前脉图特征参数h_3/h_1、h_4/h_1升高(P0.05),第5周练习前脉图特征参数h_4/h_1明显升高(P0.05);各周练习前脉图特征参数t、t_1、t_1/t、w_1/t、w_2/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周练习后比较,第4周练习后脉图特征参数t_1明显降低(P0.05);与第4周练习后比较,第5周练习后脉图特征参数t_1升高(P0.05);与第1周练习后比较,第2周练习后脉图特征参数t1/t明显降低,h_4/h_1明显升高(P0.05);各周练习后脉图特征参数h_3/h_1、t、w_1/t、w_2/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功法易筋经有助于提升受试者心脏射血功能,改善动脉顺应性,降低血管紧张性,可提高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精神病人脉象和心血管功能的报道极为少见。我们在分析精神病患者脉图参数和脉象特点时发现:除神官症外,精神病人的主波幅h_1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因而脉力弱于正常人;脉动周期t明显短于对照组,故脉率明显快于正常人,出现较多数脉;急性精分症的h_4/h_1、w/t和最佳取法压力均小于慢性精分症,故同时多见滑、浮、数脉。上述脉图参数以至于脉象的特点,实际上是不同心血管功能的综合反映。为了深入探索脉象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特进行本实验,并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面部常色血流容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电血流图仪对251例健康成人面部常色者进行了面血流容积观察,结果显示面色红黄明润者快速充盈系数(h_1/t_1)呈鼻尖>两颊>下颏>首额的趋势,而血容弹性系数(h_3/h_1)、外周阻力系数(h_4/h_1)则变化相反;随着面部常色由偏红→红黄→偏黄→偏青→偏黑→偏白,其h_3/h_1渐小,而h_4/h_1递增,故h_1/t_1也明显降低;男性h_1/t_1比女性大,而h_3/h_1、h_4/h_1则较低;血流容积主波h_1值随四季、昼夜更迭,呈现夏至>秋分>春分>冬至和日中>日夕>夜半>平旦的变化规律,因而认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及其变异的生理基础之一。通过与血流容积同步检测,提示人体基础代谢率(BMR)、红细胞比积(HCT)、尿苦杏仁酸(VMA)、氧消耗量(VO_2)和两颊皮肤温度(Ts)等的改变是导致“面色—血流容积”变化,形成望诊主色、客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彭艳  肖飞 《陕西中医》2022,(7):897-901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联合盐酸纳美芬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研究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前期时间(PEP)高于对照组(均P<0.05); 研究组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 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盐酸纳美芬可有效降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RM—3000型多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了12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阻抗血流图(含微分图)、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心电图Ⅱ导联、心尖搏动图、桡动脉脉搏图及其微分图;分析了冠心病患者的心功状况。其结果,120例冠心病患者心脏的舒缩功能存在着明显损伤,表现为心缩力指数(HI)、心脏指数(CI)降低、射血前期(PEP)时间延长、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PEP/LVET 增大、动脉顺应性(AC),左室顺应性(A/D 值减小)降低,总外周阻力(TPR)增高(P<0.01);这是病理性弦脉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20例中,有113例表现为弦脉,其桡动脉搏主要表现为弦脉的脉图特征,即脉图收缩波变钝,下降支下降速度非常缓慢,甚至不降反而升高,致使潮波显著或非常显著、主波幅降低、快速射血期及收缩期时值缩短,形成平宽型、园突型或后突型等特征图形,此脉搏图形正是心功减损、动脉顺应性降低、总外周阻力增高、心脏后负荷加大的一种外在表现。从桡动脉脉图和心阻抗血流图等来检测心血管功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时域分析方法分析比较高血压病弦脉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的脉象参数信息,初步推断两类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形成机理。方法:应用ZBOX-1型中医脉象仪采集22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压力脉图和300例非高血压病弦脉压力脉图,比较高血压病弦脉与非高血压病弦脉脉图对应的时域参数(h3/h1、h4/h1、w/t)的特点。结果:高血压病弦脉组、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3/h1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高血压病弦脉组h3/h1值又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h4/h1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及非高血压病弦脉组(P<0.01);高血压病弦脉组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脉图w/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高、血管弹性差、大动脉的张力增高;而非高血压病弦脉组外周阻力无明显变化,但动脉顺应性减退、大动脉处于高压力、高张力的状态,两者具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仪和脉象仪同步记录了126例受试对象的心输出量和脉图参数,发现脉图振幅和面积有随心输出量上升而增大的趋势;相关分析证实部分脉图参数与心输出量之间呈正相关。实验结果揭示,心输出量是影响脉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039-204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搏动灌注对患者肝肾功能和脉图参数的影响。方法:在CPB下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88例,主动脉阻断期间搏动灌注组应用人工心肺机自身的滚压泵通过转速改变形成搏动血流进行灌注,脉搏波为三峰(双峰)波形模式;于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并采集术前及术后脉搏图。对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谷草转移酶显著高于术前,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血肌酐与血尿素氮的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比值与术前比较,呈下降趋势。手术后脉图参数h1显著高于术前,术后w/t显著低于手术前。结论:(1)搏动灌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2)搏动灌注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维持血液动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强心方对扩张型临床心衰期心肌病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临床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阻断剂(ARB)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煎服,1包/次,2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心超EF值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强心方能显著改善患者肾虚症状积分(P<0.05),治疗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都有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的缩短(P<0.05),同时神经体液因子血浆NT-pro-BNP的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下降(P<0.01),其中NT-pro-BNP、EF较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作用不明显。结论:强心方可能通过加强临床心衰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射血分数)及调节神经体液因子(降低血浆NT-pro-BNP浓度),干预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红散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心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10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一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加芪红散辅助治疗,均持续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宏观疗效,左心收缩功能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射血-充盈血流逆转间期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射血-充盈血流逆转流率、左心室射血期峰值流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芪红散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宏观疗效,优化左心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6.
心气虚证患者临床脉象与心输出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心气虚组75例、心阴虚组33例、心脉痹阻组58例和正常人组70例的临床脉象及心输出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心气虚组弱脉的发生数分别与心阴虚组、心脉痹阻组和正常人组的弱脉发生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气虚组心输出量与心阴虚组、心脉痹阻组、正常人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提示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脉象以弱脉为主,弱脉作为心气虚证的客观诊断依据具有一定意义,心输出量的减少是心气虚证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经观测48例心气虚弱脉组病人和27例心气虚非弱脉组成病人的心输出量,发现弱脉组的心输出量明显低于非弱脉组(P〈0.01)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心输出量的减少是弱脉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心导管检查技术,按Fick氏原理测定心输出量,已成为医学界传统的方法,为了验证脉图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精度,验证脉图基础理论及算式推导的正确与否,南昌市第二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心导管室共同协作进行了脉图法与心导管法测定心输出量的对照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北京阜外医院经临床及心导管检查确诊的病例,共61例,其中室间隔缺损者41例,室间缺损手术修补前后对照10例,无(或少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阳复脉汤联合瑞舒伐他汀对病窦综合征心功能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7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温阳复脉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行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4.29%和51.43%,对照组分别为77.14%和7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心输出量(CO)及每搏心输出量(SV)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痛和蛋白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复脉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运用心脉仪和血液流变仪,观察30例二尖瓣狭窄弱脉患者的脉图、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其中2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对比。结果表明:弱脉组主波幅和降中峡幅降低,主波宽度增加;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加,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比值增大.低切速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电泳率增快(P<0.05~0.001),且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以上说明综合分析和观测能更全面地阐述弱脉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刘祖建 《河南中医》2016,(11):1910-1912
目的:观察生脉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评价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监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心功能、症状有效率分别为94.3%和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和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功能,其机制与血浆脑钠肽的水平调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