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用化学分析和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内蒙产脱脂蓖麻蛋白的去毒及去毒后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质量。结果表明,脱脂去毒蓖麻蛋白的营养质量较好,食品安全性较为可靠,可以作为食物蛋白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一起毒鼠药中毒并引起人群恐慌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市北和镇调洋村于1999年10月6日出现21例疑似中毒病人,有关部门接到中毒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防疫、医疗和公安等部门赴现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蓖麻饼制取分离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用脱脂蓖麻饼制取分离蛋白的方法。实验表明,以弱硷性溶液提取蛋白的方法可以制取分离蓖麻蛋白。在所得成品中未检出蓖麻毒素,其蛋白质含量为80.20%,脂肪为1.89%,碳水化合物为4.87%。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的嗅觉行为反应。方法利用蜚蠊红外监测仪观察24h。结果美洲大蠊进入装有蓖麻粗毒活动小盒的平均频次为9.67,与蒸馏水(F=5.57)和空白对照(F=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0,P〈0.01);而美洲大蠊进入装有蓖麻粗毒活动小盒的停留时间为18.67s,与蒸馏水(15.14s)和空白对照(8.8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047,P〉0.05)。结论美洲大蠊对蓖麻粗毒有一定的正向趋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样品中6种抗凝血鼠药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检测生物样品中抗凝血类鼠药(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大隆、敌鼠、氯敌鼠)的方法.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紫外(UV)检测器定量检测,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进行样品确认.通过对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条件、质谱参数等的优化选择,采用MAX固相萃取柱对样品净化提纯,Phenomenex C18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为285 nm.阳性样品采用子离子扫描(Daughter-scan)方式检测,将得到的特征离子作为鉴别鼠药的定性确认依据.结果:经过方法回收率、精密度等的方法学验证,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大隆、敌鼠和氯敌鼠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298、0.165、0.277、0.120、0.184、0.267μg/ml.线性范围为0.3~11μg/m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回收率在60.1%~106.5%之间.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定性准确,能够同时对生物样品中多种抗凝血类鼠药进行检测,能够满足日常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安全高效、功能齐全、易于推广的制式毒鼠盒灭鼠技术,以求长期巩固灭鼠效果。方法按照设计,收集废旧塑料,交由厂方加工成集毒饵、毒水、毒粉及诱鼠功能为一体的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用于某部营区,进行现场灭鼠及长期巩固灭鼠效果观察。结果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技术控制部队营区鼠害,3周灭鼠效果为92.12%,巩固灭鼠效果,可使鼠密度长期控制在5%的国家标准以内,对于养殖等特殊行业的鼠害控制,效果尤佳。结论压塑式多功能毒鼠盒灭鼠技术,可以提高灭鼠效果,广泛用于各种场所的鼠害防治。  相似文献   

7.
医用生物蛋白胶生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医用生物蛋白胶(简称BFG)应用到临床上具有实际意义。方法 从细胞毒性,皮内刺激、皮肤致敏等生物性能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 无细胞毒性,对皮肤无刺激,亦无致敏反应。结论 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卵巢囊肿剥除已是腹腔镜成熟的手术之一。但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卵巢皮质创面的止血、卵巢重建,一直是众多临床医生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残留的卵巢皮质创面用生物蛋白胶止血,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卵巢囊肿剥除已是腹腔镜成熟的手术之一.但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卵巢皮质创面的止血、卵巢重建.一直是众多临床医生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后残留的卵巢皮质创面用生物蛋白胶止血,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增效灭鼠剂的增效作用机制,并观察实验性增效灭鼠剂对鼠类中毒后病理组织变化,为提高灭鼠效果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模型,检测增效灭鼠剂对大鼠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大鼠实验性增效灭鼠剂中毒后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单独增效剂能引起大鼠CT、APTT延长以及FIB的增加;杀鼠迷组与增效杀鼠迷组CT、PT、APTY均显著延长,FIB显著减少;相对于杀鼠迷组,增效杀鼠迷组CT、PT、APTT显著延长,FIB减少。中毒鼠内脏病理学观察发现,增效灭鼠剂能引起更大程度的胃肠表面黏膜破坏而导致溃疡,肺静脉血管出现破裂及肝组织损伤坏死。结论增效剂本身具有抗凝血功能,同浓度的增效杀鼠迷组比杀鼠迷组具有更强的抗凝血功能;增效灭鼠剂导致鼠类内出血并引起肝脏损伤,进一步阻碍肝脏凝血功能和其他正常生理功能,而增效剂本身并不会造成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2.
对在美国广泛应用的9种灭鼠剂毒饵的销售状况、应用范围、靶鼠、施用技术及替代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述。2008年6月美国环保局颁布了一项涉及当前广泛应用的10种灭鼠剂销售和使用的规定。这个已经在2011年6月4日实施的法规旨在保护非靶动物和儿童,所涉及的灭鼠剂涵盖家用、农业用和专业用三大市场,对上述三大市场的灭鼠剂销售和应用均作了更严格的限制。专业有害生物管理从业人员将发现,来自家庭用户鼠类控制服务的需求将大大上升,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和毒饵施放技术、更先进耐用的毒饵盒等综合防治技术的要求也将提升。专业有害生物管理从业人员和美国地方卫生健康部门在居民区灭鼠将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泡沫灭鼠剂在动物园特殊场所的灭鼠效果。方法按文献方法的要求进行鼠洞查找和阳性鼠洞的判定;以粉迹法灭鼠率和阳性鼠洞下降率判定灭鼠效果。结果粉迹法灭鼠率达92.85%;阳性鼠洞下降率为100%。结论泡沫灭鼠剂在动物园特殊场所灭鼠靶位准确,效果迅速,安全性高,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掌握上海地区家栖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选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试验方法,观察死亡时间与致死剂量分布。结果在实验的187只褐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杀鼠灵的褐家鼠个体,73只黄胸鼠中8.22%的个体对杀鼠灵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食0.05%杀鼠灵毒饵后在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在实验的203只褐家鼠、104只黄胸鼠以及25只小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褐家鼠个体;5.77%的黄胸鼠对溴敌隆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毒0.01%溴敌隆后,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家栖鼠摄毒后死亡时间分布多数呈基本正态曲线分布,致死剂量多数偏度系数大于1。结论上海市范围内褐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呈明显的衰退趋势,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稳中有降;小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仍属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型生化杀鼠剂对大白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指导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d)灌胃的方法测试灭鼠剂的LD50。结果对试验鼠总体LD50为0.204 1,95%可信限为0.150 6~0.276 5。对雄性试验鼠的LD50为0.181 5,95%可信限为0.117 8~0.279 6。对雌性试验鼠的LD50为0.230 2,95%可信限为0.147 0~0.360 4。结论该杀鼠剂可以有效杀灭试验鼠。  相似文献   

16.
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现场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抗生育灭鼠饵剂在现场大面积应用时,对持续降低鼠密度,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效果。方法选择奉贤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重点镇,在室内、室外、农田、集镇的绿化地带、下水道等场所,采用6次间隔等量补饵法,投放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后,检查鼠对该饵剂消耗水平,并在饵剂投放第1、3、4、6、9个月后测定鼠密度。分类后剖检成年鼠的生育能力。结果现场36 d内鼠类对不育饵剂仍有较好的适口性。室内、室外、野外拖食率分别为24.06%、23.60%、28.21%。9个月后平均鼠密度与灭前比较下降73.58%,与对照(采用抗凝血杀鼠剂灭鼠)区比较下降68.18%。两区灭前灭后鼠种构成无变化。试验区剖检各类鼠18只,其中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和幼年鼠各为1只,没有发现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而对照区剖检各类鼠35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鼠13只,幼年鼠9只,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鼠6只。结论现场应用研究证明,贝奥雄性不育灭鼠饵剂具有良好的适口性,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在鼠密度较高的场所,尤其在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发病地区应用,以常规抗凝血杀鼠剂灭鼠作对照比较,在有效控制种群数量及鼠传疾病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情况,为家栖鼠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对长春市内捕获的29只褐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为3.45%,总平均摄药剂量为19.86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褐家鼠未形成抗药性种群,只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长春市城镇灭鼠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蕲春县应用抗凝血灭鼠剂以来,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在湖北省蕲春县分别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进行6次褐家鼠抗药性监测,共208只测试鼠,仅有3次各有1只存活,且后4次监测的试鼠无论雌雄、最低和最高平均致死剂量,都明显低于1995年以前的水平,但平均致死天数较1990年首次监测时有所延长。结论蕲春县在使用抗凝血灭鼠剂灭鼠23年后,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仍高度敏感,对抗凝血药物的耐受能力均低于黄胸鼠和小家鼠,可以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灭褐家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江门市城区(蓬江、江海、新会区)内所捕获的129只褐家鼠、37只黄胸鼠、15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10.81%和46.67%,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2.00、143.12和582.41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黄胸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斯氏屋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参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个区内所捕获的53只斯氏屋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存活率为3.8%,其总平均摄药剂量为30.31mg/kg,存活平均摄药剂量为58.29mg/kg。经与同期同地家栖鼠抗药性比较,该鼠种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敏感性介于黄胸鼠与褐家鼠之间。结论控制斯氏屋顶鼠可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