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皮质Fas相关的磷酸酯酶-1(FA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半定量的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缺血半暗带皮质内FAP-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FA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血半暗带脑皮质FA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于缺血灌注后再灌注1h开始明显上升,6h达高峰,24h显著下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皮质内FAP-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皮质内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FADD)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用半定量的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缺血半暗带皮质内FADD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AD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半暗带脑皮质内FADD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于缺血灌注后3h明显升高,再灌注后12h达高峰(P<0.01),至再灌注后24h明显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皮质内FADD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提示FADD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urine double-minute 2,mdm2)mRNA表达的时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RT-PCR技术检测mdm2 mRNA的表达。结果 Mdm2 mRNA在半暗带区缺血再灌注后6h表达开始增加,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7d仍有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mdm2 mRNA表达增加可能是机体对缺血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XBP-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h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P <0.01);BIP组较MCAO组XBP-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诱导XBP-1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Fas相关蛋白FADD和Daxx在缺血半暗带的表达变化.方法 ①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缺血2 h后恢复再灌注,再灌注后1、3、6、12和24 h处死动物.RT-PCR、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FADD、Daxx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②免疫荧光双标分别标记神经元核区和FADD及Daxx蛋白染色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二者在缺血再灌注前后神经元的定位.结果 再灌注3 h假手术组可以检测到少量的FADD mRNA和蛋白表达(mRNA:0.441±0.038;蛋白:156.78±13.04),模型组FADD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一致,在再灌注3 h开始上升(mRNA:0.628±0.059,P<0.01;蛋白:131.28±5.99,F=15.692,P<0.01),12 h达到高峰(mRNA:0.971±0.070,F=56.233,P<0.01;蛋白:104.36±8.55,P<0.01),24 h显著下降(mRNA:0.551±0.042,P<0.05;蛋白:123.01±11.87,P<0.01),模型组FADD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一致,在再灌注3 h开始上升(P<0.01),12 h达到高峰(P<0.01),24h显著下降(P<0.05);假手术组可以检测到较高的Daxx mRNA和蛋白表达;模型组Daxx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一致,再灌注3 h开始上升(P<0.01),此后持续上升,一直至24 h仍维持较高水平表达(P<0.0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FADD的免疫活性位于胞质,Daxx的免疫活性从胞核向胞质移位.结论 大鼠脑缺血急性期FADD、Daxx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后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ATF4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测定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后不同时相ATF4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ATF4mRNA与蛋白于再灌注后1h表达增加;ATF4mRNA表达于再灌注后6h达高峰,其蛋白表达于再灌注后24h达高峰。结论鼠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ATF4在缺血半暗带区表达,提示ATF4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激活转录因子4 (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ld、2d、3d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CAO组12hATF4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较MCAO组ATF4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ATF4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mRNA的动态表达。方法将10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假手术组(SC组)、模型组(I/R组),每组再于缺血1h后再灌注于1,3,7,14,21,28d六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于相应时间点同步观察。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后1,3,7,14,21,28d缺血侧海马BDNF mRNA和b FGF mRNA表达。结果正常海马区可见少量BDNF mRNA和b FGF mRNA的阳性表达。BDNF mRNA阳性反应主要集中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以及CA2、CA3中的锥体细胞胞浆中,b FGF mRNA主要位于海马锥体细胞层、CA1、CA2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I/R组缺血侧海马BDNF mRNA表达增加,主要见于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锥体细胞层。缺血/再灌注后1d时BDNF mRNA阳性反应即有增多,3d时达到高峰(P0.01),阳性产物染色较深,7d后迅速下降(P0.01),28d时接近正常水平。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I/R组缺血侧海马可见b FGF mRNA的强阳性表达,1d时开始增加(P0.05),3d即达一小高峰(P0.01),7d开始下降,21d时明显下降,28d时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可上调BDNF mRNA和b FGF mRNA的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分子GRP78、caspase-12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组),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缺血侧半暗带区GRP78、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后处理组再灌注24h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5);后处理组再灌注12 h、24 h 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4 h 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减弱内质网应激过程从而对随后发生的再灌注损伤起到了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GRP78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而减轻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短暂性脑缺血葡萄糖转运子3(GLUT3)转录水平表达规律。方法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剥取缺血半暗带及中心区皮质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不同再灌注时间GLUT3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3h缺血半暗区GLUT3mRNA3h升高,48h达到高峰,再灌注1周后仍高于正常。结论 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GLUT3的表达明显上调,有可能是机体抗损伤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 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均严重受损; 光镜下Ⅱ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重,与Ⅰ组比较,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本身可上调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MP-9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MMP-9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1),24h达高峰;阿托伐他汀钙干预治疗后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MMP-9mRNA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MMP-9mRNA及蛋白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糖尿病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糖尿病和正常大鼠于脑缺血 1h再灌注 1、2、5、11、2 3h后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脑组织中PA和PAI的活性。结果 :糖尿病大鼠脑梗死体积增大、再灌注时血流恢复显著降低 ;脑缺血后 ,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AI活性无变化 ,PA活性增高 ;再灌注 5h ,正常大鼠PA活性和PA/PAI比值增高。结论 :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PA活性和PA/PAI增高 ,且呈动态变化 ;糖尿病大鼠实际的应激促纤溶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后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表达及槲皮素对其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相缺血半暗带FADD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半暗带脑皮质内FADD蛋白的表达于再灌注3h明显升高,再灌注12h达高峰(P〈0.01),至再灌注24h其表达明显下降。槲皮素能显著下调其表达(P〈0.01-0.05)。结论脑缺血/再灌后缺血半暗带FADD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可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其表达从而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 Caspase-3激活的 DNA酶 (CAD)基因的表达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及再通模型。应用 RT-PCR技术检测MCAO再通后不同时相缺血半暗带皮质 CAD基因的表达 ,同时利用 TU NEL法观察对应区域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 6h,半暗带皮质 CAD m RNA显著升高 ,密度比值为 0 .74± 0 .0 4,再灌注 2 4h达到高峰 (1.13± 0 .11)。对应各时相均可见神经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以再灌注 48h组为最高 (113 .10± 13 .88)。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致 CAD基因表达上调 ,可能参与了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CRmRNA表达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EmRNA表达。结果 缺血3h及缺血3h再灌注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中心区与半影区ICEmRNA表达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灌注24h、48h半影区表达持续高水平,而中心区表达下降。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ICEmRNA表达增强,促进神经细胞凋亡,ICE参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创建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原位寡核酸分子杂交检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的不同区域BDNF mRNA的表达,图像分析BDNF的间接定量水平。结果 (1)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均可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活跃;(2)损伤过重反而抑制BDNF mRNA的表达;(3)BDNF mRNA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4)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BDNF mRNA的表达水平即明显增加,12h达高峰。结论 BDNF的提高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脑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可以导致BDNF mRNA在脑的广泛区域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表达水平与局部神经元的抗损伤能力呈正相关,与病理改变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