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12我院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病因是血栓形成及栓塞,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临床主要症状是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和意识障碍,头颅磁共振显示梗死灶更多见于丘脑及中脑.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并全面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改变,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预后不佳.结论 为降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病死率,须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早期CK、CK-MB及cTnI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经颅脑MRI及临床表现确诊的6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在入院后第1、3天进行CK、CK-MB及cTnI动态观测,并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入院及患病后1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1)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早期CK、CK-MB及cTnI异常的分别有45例、32例和23例.76.19%(48/63)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入院后存在心肌标志物异常.(2)梗死病灶3处及以上的患者CK、CK-MB和cTnI水平与梗死部位2处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入院时的CK、CK-MB及cTnI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1;P<0.05),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早期CK-MB及cTnI水平与患病后1月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值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早期可出现心肌标志物异常,且与梗死部位的数量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复杂多样,常见眩晕、意识障碍、肢体不全瘫痪及眼球运动障碍等。影像学特征常为双侧、幕上、幕下多发性病灶,多位于丘脑、中脑、小脑等。本病预后较差。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规律、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法 对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样,以头晕、行走不稳多见,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MRI扫描显示脑干、大脑及小脑等多个部位出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MRA扫描显示基底动脉系统多个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病情危重,预后差,应早期及时诊断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右侧椎基底动脉发育不良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本文报道了1例因先天性血管发育不良导致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系指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于1980年由caplan[1]首次报道.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和提高.将在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23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066600)林晓东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ndromeTOB)是指基底动脉顶端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以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1980年Ca...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发现并命名,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1个“干”字形区域.  相似文献   

1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常因忽略而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7月收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6例,现将诊断、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由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形结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指上述血管的任何2条以上血管闭塞所导致的临床上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和眼球运动障碍为典型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基底动脉在脑桥下缘水平由左、右椎动脉合成。供应脑桥、部分小脑及中脑的血液。基底动脉闭塞后引起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上统称为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病情与发病急缓、动脉阻塞是否完全有关,一般可造成临床严重后果,基底动脉闭塞后表现为各种综合征集合,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基底动脉不全闭塞患者表现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和Benedikt综合征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病史、神经系 统体征及影象学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以中脑、小脑、丘脑等部位损伤为核 心,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受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以基底动脉尖端血管闭塞为主的一组脑血管病,即以基底功脉供血分 布区域内,幕上、幕下、双侧或左右交叉出现的多部位同时联合受损为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组成“干”字形结构的5条血管(双侧小脑上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上端)的血液循环受到不同程度障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占脑梗死的7.6%。伴发精神障碍者占7.4%。我们收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中伴发精神障碍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及影象学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以中脑、小脑、丘脑等部位损伤为核心,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受累。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以基底动脉尖端血管闭塞为主的一组脑血管病.即以基底功脉供血分布区域内,幕上、幕下、双侧或左右交叉出现的多部位同时联合受损为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syndrome,TOB综合征)由Caplan(1980)首先提出,系因基底动脉顶部血循环障碍所致丘脑、中脑、桥脑、小脑、枕叶和颞叶内侧面梗塞产生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为特征性表现。TOB综合征并非少见,有人报告占脑梗死的4~7.6%,本文报告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0例患者行DSA检查均有脑底动脉粥样硬化;7例见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严重狭窄,基底动脉顶端未见闭塞,而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患者后交通动脉发育异常。全部患者均有血液流变学异常。10例有房颤史。结论:基底动脉尖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其次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如合并后交通动脉畸形,则更易发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常见影像学改变:椎动脉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影像学改变情况,探讨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1998年以来所有行MRI检查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核磁共振血液流空情况,借此判断血管有无异常。结果31例患者发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流空不良者25例(80.6%),其中单个椎动脉异常者17例(54.8%),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同时异常者6例(19.4%),基底动脉异常者2例(6.5%),未发现血流异常者6例(19.4%)。结论TOBS患者常存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异常,以单侧椎动脉异常最为多见,提示动脉-动脉栓塞是TOBS发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9.
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5条血管交叉部,即由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干”字形结构,由各种原因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包括中脑、丘脑、丘脑下部、桥脑上部、小脑、枕叶和颞叶的梗死[1],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院1996-10-2002-08收治2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以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院近日收治一名TOBS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