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背景 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对胎儿及母体均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临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妊娠期母体合并症及胎儿畸形均可引起胎儿形态、发育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明确不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生长发育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发现胎儿期异常变化意义重大。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正常胎儿心脏径线及血流速度与孕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研究胎儿心脏发育趋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胎儿心脏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随孕周变化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除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外,其他参数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随孕周增长而增大;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最明显,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不明显;②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均数为0.9562±0.1426,接近1.0。心脏横径/胸廓横径均数为0.4769±0.3023,接近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胎儿心脏发育评估的手段。随着胎儿超声心动技术的逐步开展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胎儿心脏发育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胎儿超声心动技术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孕20~34周正常胎儿各孕周心脏房室瓣口、大动脉瓣口、胎儿静脉系统及重要生理通道的血流峰值速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29名孕龄20~34周的正常单胎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应用回归分析检测各参数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胎儿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和E峰/A峰,主动脉瓣口和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流速,主动脉弓横弓部和动脉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峰值流速,肺静脉左心房开口处收缩期S峰、舒张期D峰和心房收缩期A峰均随孕周增加略有增加;下腔静脉收缩期S峰、舒张期D峰及心房收缩期A峰无明显变化。上述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与孕周存在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可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同孕周胎儿房室腔正常值范围、大血管径线及血流速度,评价各孕周房室腔大小及血流速度与孕周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4139例中晚期孕妇根据不同孕周分为三组,A组:孕18~22周(91例);B组:孕23~28周(3315例);C组:孕29~40周(733例)。超声心动图扫查胎儿心脏,测量各相关参数,分析各参数与孕周的关系。结果各组间胎儿心脏房室腔、大血管径线正常值及胎儿心脏血流速度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主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动脉、动脉导管内径、动脉导管长度、左房长径、左房横径、右房长径、左房横径、左室长径、左室横径、右室长径、右室横径、卵圆孔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壁厚度、右室壁厚度、动脉导管收缩期流速与孕周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常胎儿心脏发育各心腔及大血管的径线与孕周呈正相关,这可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提供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4.
正常胎儿心脏肺循环血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胎儿心脏肺循环血流 ,观察肺动脉及分支血流形态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入选妊娠 2 0~ 4 1周的正常胎儿 339例。并按孕周分组 ,<2 8周为 组 ;2 8~ 36周为 组 ;>36周为 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主干及分支血流形态 ,测量参数包括 :血流最大流速 (Vmax)、血流速度积分 (VTI)、血流加速时间 (ACT)、减速时间 (DT)及射血时间 (ET)、并计算瓣口血流量。结果 :1.正常胎儿心脏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 ,各孕周肺动脉内径均明显大于主动脉内径 ;2 .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低于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但肺动脉流量大于主动脉流量 ,且肺动脉流量与主动脉流量比值不随孕周而改变 ,始终保持恒定 ;3.动脉导管血流呈连续单向双期双峰血流 ,其收缩期流速始终明显高于主动脉瓣口及肺动脉瓣口流速。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随孕周增加而增大 ;4 .肺动脉分支血流呈单向双峰 ,流速明显低于肺动脉瓣口流速 ,其血流形态表现为高阻力低灌注的特点。此形态孕早期即可出现 ,且不随孕龄的增加而改变。结论 :正常胎儿肺动脉循环系统的固有特点在孕早期即出现 ,并不随孕龄改变。因此早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判定胎儿心脏发育情况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研究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增长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6例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测值,统计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以及心率随孕周变化增长的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长,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大,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小;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②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及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比值均呈正态分布,前者均数为0.95,接近1.0;后者均数0.44,小于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针对正常胎儿动脉导管(DA)内径及血流参数的Z评分模型。方法 纳入1 042胎孕20~40周单胎胎儿,以超声心动图所测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为因变量,胎儿生物学参数双顶径(BPD)、股骨长(FL)及孕周(GA)为自变量,采用回归分析获得DA内径及血流参数预测值及标准差的最佳拟合方程,并根据公式计算Z评分。结果 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均与胎儿生物学参数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胎儿DA相关参数与生物学参数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直线回归方程。成功构建了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预测值及其标准差预测值的回归方程,并可根据方程计算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的Z评分。结论 基于胎儿生物学参数BPD、FL及GA构建的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Z评分模型可为定量评估胎儿DA内径及血流参数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常中、晚孕期胎儿脾脏形态及脾动脉血流特点。方法 收集551胎正常中、晚孕期单胎胎儿, 中孕期胎儿分为21~22+6孕周和23~24+6孕周组, 晚孕期胎儿分为28~31+6孕周、32~35+6孕周和36~40孕周组。产前超声观察胎儿脾脏及脾动脉特征, 测量并比较各组间脾脏及脾动脉各参数差异, 分析各参数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 99.27%(547/551)胎儿可完整显示脾脏, 其横切面上呈半月形、月牙形或三角形, 呈均匀低回声;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 沿胃泡后缘自右向左走行, 经脾门进入脾脏。中孕期23~24+6孕周胎儿脾脏周长、面积和厚度以及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大于21~22+6周胎儿(P均 <0.05), 脾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晚孕期胎儿脾脏周长、面积和厚度及脾动脉PSV和EDV随孕周增加逐渐增加(P均 <0.05), 脾动脉RI无明显改变(P >0.05)。中、晚孕期脾脏周长、面积、厚度、脾动脉PSV以及晚孕期脾动脉EDV与孕周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正常中、晚孕期胎儿脾脏的超声显示率较高, 正常胎儿脾脏超声形态特征及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为评估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孕11~13+6周心脏畸形胎儿四腔心切面声像图特征,探讨其在早孕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胎经病理、中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出生后随访证实的11~13+6周心脏复杂畸形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颈项透明层(NT)厚度。结果 24胎心脏畸形胎儿早孕期四腔心切面表现:①6胎正常,可见2束比例相当的心室流入道血流;②3胎表现为比例失调的2束血流;③5胎仅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再分为左右2束血流;④5胎显示1束房室瓣血流,于心室水平无分叉;⑤5胎表现为室间隔过隔血流。24胎中,16胎(16/24,66.67%)NT增厚,8胎(8/24,33.33%)NT正常。结论 11~13+6周四腔心切面超声表现对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一定价值,有望将部分心脏畸形的检查时间窗由中孕期提前至早孕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孕20~40周正常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测量2458例胎儿各房室内径、大血管内径及各瓣口血流速度。对其中854例正常胎儿心脏按不同孕周分为5组进行分析。结果在所观察的胎儿心脏各项参数中,其中各房室内径和主、肺动脉内径均与孕周呈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69、0.68、0.70、0.68、0.73和0.72),而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三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和动脉导管血流速度(S峰、D峰)与孕周的相关关系较差(r值分别为0.33、0.06、0.35、0.04、0.22、0.23和0.09);并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结论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心脏各径线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据此可评价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更好地对异常胎心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胎HLHS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18胎HLHS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①心尖四腔心切面:左心室小、心室发育不良。8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闭锁,且左心室重度发育不良;5胎二尖瓣闭锁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缩窄;3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弓缩窄;2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闭锁及主动脉弓缩窄。②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内径明显小于肺动脉,主动脉与肺动脉内径比值为0.25~0.40,平均0.38±0.18,主动脉横弓与动脉导管、肺动脉血流方向相反。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6胎房间隔增厚,未显示房间隔穿隔血流。12胎胎儿卵圆孔径偏小、显示房间隔左向右分流。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早期诊断胎儿HLHS,结合染色体检查对围生期的监测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