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情况以及在MPA患者中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临床病理价值,旨在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确诊MP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MP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原发性血管炎,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观察、辅助检查和病理活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P-ANCA阳性对MPA诊断有一定特异性,肾脏病理活检具有明确诊断的重要价值,在ANCA阳性病例中,肾小球Ig沉积者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无Ig沉积者。结论:MPA是可累及任一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促进患者蛋白尿加重,诊断有赖于血清ANCA检测和肾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患者诊断、治疗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1例MPA的临床、实验室、血清免疫学及影像学特点并复心相关资料。结果:MPA与免疫因素有关,是一种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可侵犯肾、肺、关节等多脏器,肺受损是MPA早期主要表现之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监测为诊断部分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血清学工具,髓过氧化物酶(MPO)为pANCA的主要靶抗原,是确诊及判断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结论:有典型的肺-肾综合征,加之pANCA( )(MPO100%),即使没有肾活检也可以确定MPA,确诊后,尽早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肾损害者少见。我科收治1例,经肾活检,证实为RA合并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以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纤维素样坏死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同时也可累及中等动脉,与肉芽肿形成无关,亦不同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此病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病程进展迅速,易致急性肾衰竭,预后不良。本人在临床即遇1例以咳嗽、咳痰、伴咳血为首发症状的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且致急性肾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的长期患病后透析情况,探讨影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长期肾脏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我科收住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资料。结果:共65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35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后续免疫抑制剂使用明显改善生存时间,log rank=30.719,P=0.000。而发生肺部感染会明显缩短生存时间,log rank=10.134,P=0.001。而使用激素患者则因剂量不同而显示显著不同生存曲线,log rank=11.356,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随访中出现肺部感染(HR=2.772,95%CI 1.166~6.593,P <0.05)、发病时血肌酐(HR=1.003,95%CI 1.000~1.005,P <0.05)、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HR=0.152,95%CI 0.062~0.373,P <0.05),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随访中出现肺部感染、发病时血肌酐水平,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是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6月23日~2017年1月20日共149例MP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病理资料等,并按照hs-CRP的中位数分组,以中位数7. 05为界点,大于中位数者为高hs-CRP组,小于等于中位数者为低hs-CR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结果:高hs-CRP组患者基线新月体型MPA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hs-CRP组,硬化型比例低于低hs-CRP组,高hs-CRP组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肾替代治疗)显著高于低hs-CRP组,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及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是MP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MPA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血清hs-CRP可作为MPA患者评估病情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发肾脏中等动脉受累的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近两年在我院经肾脏病理确诊的MPA进行分析总结,并比较有无并发肾脏中等动脉受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32例MPA患者中7例并发中等动脉受累。25例无中等动脉受累者,均有新月体形成,其中新月体肾炎19例,局灶节段型坏死性肾小球肾炎9例;21例表现为急性囊肾功能衰竭(ARF),平均病程10周;治疗后8例完全缓解。7例并发中等动脉受累者,弓状动脉大分支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缺血改变突出,但新月体病变轻,无1例新月体肾炎;6例表现为ARF,平均病程4周;治疗后5例完全缓解。两组比较,合并中等动脉受累者病程短(P<0.05),发生ARF者达新月体肾炎者少(P<0.01),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多可完全缓解(P<0.05)。结论:MPA中约20%同时累及肾脏中等动脉,因中等动脉病变引起广泛肾缺血,故ARF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正>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曾被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2011年初,由美国风湿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及欧洲风湿病学会联合提出,并正式更名[1]。GPA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vasculitis,AAV)的一种特殊类型,属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1.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 angiitis,GPA)既往在临床上被称为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属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对患者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肾脏造成侵害,临床表现多样,较为典型的首诊表现为头部和颈部出现病变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的病例,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合并膜性肾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显微外科椎间盘除术,是指在外科显微镜和显微器械的帮助下,由后路除突出的椎间盘的方法,是微创手术在腰椎间盘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我院自2000年5月2004年4月间,采用显微镜下椎间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5岁。因四肢疼痛、肿胀 6d ,肿胀皮肤逐渐出现皮下瘀斑、水泡 4d入院。发病前曾有青霉素注射史。外院曾以动脉炎和动、静脉血栓行抗凝治疗无效且加重。体查 :双侧前臂及小腿肿胀 ,压痛 ,片状瘀斑 ,大水泡 ,部分皮肤呈暗黑色、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白细胞 87 2× 1 0 9/L ,中性0 95。尿常规检查示蛋白 ( ) ,白细胞 5~ 1 0 /HP。血浆蛋白 30 9g/L ,白蛋白 1 6 3g/L ,球蛋白 1 4 6g/L。总胆红素 38.9μmol/L ,直接胆红素2 5 1 μmol/L ,间接胆红素 1 3 8μmol/L。肌酐 2 9μmol/L ,…  相似文献   

15.
显微镜下多动脉炎 (MPA)起病隐蔽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变异多 ,诊断较困难且易延误。全身各个脏器均可累及 ,以肾脏最为常见 ,其他较常见累及皮肤、关节、肺 ,近期有报道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表现[1] 。尽早诊断以及合理正确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我们应用益肾消疒徵 法结合大剂量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为主成功治疗显微镜下多动脉炎伴急性肾衰竭 4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患者系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在本院肾脏内科住院的病人 ,出院后继续在肾病专科门诊随诊。全部 4例MPA诊断符合 1994年ChapelHill制订的血管…  相似文献   

16.
例1 女,3岁.因间断腹痛伴呕叶1个月,未排便、排气3 d入院.患儿无手术史.查体:脱水貌,腹稍膨隆,右下腹可见肠型,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触及包块,右下腹肠鸣音亢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确诊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资料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患儿9例,男3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9.8岁,2例确诊为韦格纳肉芽肿,7例确诊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肾损害表现为血尿的有8例(88.9%)、蛋白尿7例(77.8%)、水肿2例(22.2%)、少尿2例(22.2%)、高血压3例(33.3%)、肾功能异常5例(55.5%)。实验室检查贫血7例,血沉全部升高,6例C反应蛋白升高,2例C3下降。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节段性毛细血管袢坏死或硬化伴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以肾小球及血管壁无或有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肾外表现以肺部症状(6例)最多见,皮疹5例,关节痛4例,腹痛3例,发热5例。结论:儿童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尿合并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近半数肾功能异常,水肿和高血压发生率低。临床上肾受累的患儿有贫血、肺部症状时应常规检测ANCA。  相似文献   

18.
19.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间断面部浮肿2周”于2022年5月22日入院。既往史:患者2022年3月28日因“腹部不适伴寒战发热2周,腹痛4 d”于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高达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6.79×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1.1%,考虑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给予激素治疗后(甲强龙针40 m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