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经胸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CT证实的13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累及升主动脉(A型)6例,仅降主动脉受累(B型)7例。结果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症状与经典的主动脉夹层分离相似,均表现为剧烈的胸背痛或腹痛。9例(69.23%)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其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局部或弥漫的主动脉管壁增厚,呈新月状或环状,无内膜片撕裂,无破口及假腔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上无真假腔之间的交通血流。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可伴有明显主动脉瓣反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甚至出现心包填塞。结论超声心动图,尤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有效手段,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胸背部突发性疼痛急诊入院、经手术和(或)CTA诊断为AIH的20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CT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例中,10例超声诊断为AIH,4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AD)并假腔内血栓形成,5例诊断为AD,1例诊断为阴性。超声心动图显示受累的主动脉管壁不同程度增厚,厚度 5~20 mm,断面呈环形或新月形,未探及明显的内膜回声中断;CDFI示病变管腔与血肿间无明显血流交通。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急诊筛查AIH的有效方法,可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CT血管成像(CTA)确诊的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价值。结果 40例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男25例(25/40,62.50%),女15例,发病中位年龄55岁;以胸背部疼痛(36/40,90.00%)为主要症状;其中30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有吸烟史。主动脉壁间血肿超声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内-中膜与外膜间存在厚薄不均匀低回声;主动脉窦部增宽与年龄、高血压病史相关(r=0.51,P=0.01;r=0.34,P=0.03)。25例(25/40,62.50%)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其中21例(21/25,84.00%)为轻度反流;12例合并心包积液,其中10例(10/12,83.33%)为少量积液。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诊断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有一定价值,并可用于患者随访。  相似文献   

4.
5.
6.
患者男,8岁,发现心脏杂音8年,无紫绀,活动耐力差。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右缘2肋间与左缘2、3肋间闻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P减低,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主动脉瓣返流。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分离(Aorticdissection,AD)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纵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 ,易漏诊及误诊 ,且病死率高 ,及早诊治是降低死亡的关键[1]。我院1991年1月~1998年5月间经超声心动图(UCG)诊断AD12例 ,漏诊2例 ,为提高对AD的认识 ,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14例 ,男12例 ,女2例 ,年龄25~73岁 ,平均52 2±13 1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 ,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发胸痛或腹痛11例 ,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有主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8岁,发现心脏杂音8年,无紫绀,活动耐力差.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于胸骨右缘2肋间与左缘2、3肋间闻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P2减低.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主动脉瓣返流.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45岁,因短暂“意识丧失”5天入院,既往偶有胸闷、气促.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活动耐力稍差.查体:脉搏85次/min,血压130/5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醒,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85次/min,律齐,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双期杂音.周围血管征±.ECG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房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缩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5天~11岁(中位年龄9个月零9天),均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三分支,确定缩窄范围和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缩窄处血流,频谱多普勒测量缩窄处血流速度.结果 50例患儿中,局限性缩窄23例,占46.00%;管状缩窄27例,占54.00%;3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将小儿主动脉缩窄分为管状缩窄和局限性缩窄可能更为合理;管状主动脉缩窄较常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8岁,以"突发左侧肢体活动受限3周"入院。CT示右侧大面积脑梗死。TTE:左心房内见附加等回声结构,形态不规则,呈细条状,有分叶,约7.8cm×2.3cm,似有蒂附着于二尖瓣前叶根部左心房面,随心动周期有明显活动度和形变,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到达左心室下部,但对二尖瓣血流无明显影响,收缩期退回左心房。增大增益后可见其上部与一个约的椭圆形结构相连,后者无明显活动度,未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患者男,74岁,发现上腹部包块3 d。体格检查:上腹部可触及一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有波动感。超声检查:脐水平以下90 mm可见腹主动脉扩张,直径30~35 mm;管腔壁明显增厚,最厚处约25 mm,呈不均匀低回声,扩张腹主动脉内膜欠规则,与其上、下腹主动脉相延续,未见明显连续中断,腹主动脉管腔内径未见扩张;外膜连续性好(图1,2)。腹主动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好,血流频谱形态及测值在正常范围内;增厚管壁内未见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16层螺旋CT检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IAH)的16层螺旋CT检查方法,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22例主动脉急症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诊断为IAH。使用16层CT获得层厚1.25mm的图像,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结果:22例IAH中,A型1例,B型21例。6例IAH伴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1例有动脉粥样硬化,5例合并动脉瘤。结论:IAH的16层螺旋CT检查应包括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图像观察以轴面为主。IAH主要CT表现为平扫时管壁内新月形高或混杂高密度影及内膜钙化移位,增强扫描无强化及无内膜片。IAH可合并主动脉其他病变,根据上述征象可与其他主动脉急症鉴别。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1岁,因"心前区疼痛1年半"就诊.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2级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实时三维超声: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升主动脉内径增宽,约56 mm,距主动脉瓣环约15 mm处可见一环形膜样结构,经主动脉瓣脱入左心室流出道,且左心室扩大;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可见一环形中心带孔的膜样结构.CDFI:舒张期血流通过该隔膜反流入左心室;收缩期血流通过该隔膜射入升主动脉.频谱多普勒探及隔膜处血流速度约3.0 m/s.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隔膜型),见图1A.术后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上隔膜(图1B).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合并分支动脉假性动脉瘤(BAPs)与合并溃疡样病变(ULP)的MSCT表现及其转归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IMH的MSCT影像资料,观察测量IMH的分型、IMH范围内的主动脉最大外径、血肿最大厚度及是否合并BAPs/ULP,测量IMH合并BAPs/ULP的宽度、深度及长度,并对二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81个BAPs随访(21.6±12.5)个月,46个(46/81,56.79%)吸收,15个(15/81,18.52%)缩小,8个(8/81,9.88%)稳定,12个(12/81,14.81%)扩大。BAPs深度与其能否吸收显著相关(P<0.001),OR=2.824,OR的95%置信区间为(1.760,4.531)。34个ULP随访(24.8±18.0)个月,14个(14/34,41.18%)扩大,8个(8/34,23.53%)稳定,2个(2/34,5.88%)吸收,10个(10/34,29.41%)发生主动脉终点事件(3个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个形成动脉瘤)。IMH合并BAPs与IMH合并ULP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9,P<0.001)。结论 急性期IMH常合并BAPs或ULP,MSCT可对二者进行鉴别,且能在随访中观察其动态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