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由上海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协办的“第四届中国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2日25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会议邀请了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2.
谭礼蓉 《中国药业》2000,9(6):53-54
药物不良反应(ADR)危害人民健康。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1],全球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用药不当不仅可以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全球性的药物灾难,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药物致损害事件(ADE)是指用药过程中不可预测的不利结果,以不良反应和药物应用错误最为常见。ADE研究的目的之一是提醒医生注意许多ADE是可以预防的。1984年美国纽约州急诊医院[2]的270万人中98609人出现ADR,药物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占所有A…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院42例药物不良反应总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中国药事》2007,21(9):775-776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的一件大事。本文就我院2005年收集上报的42例ADR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了一些药物ADR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余永平 《药品评价》2006,3(6):478-478
2006年9月26—29日.在上海市及江西省庐山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药物流行病学亚洲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上海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国际研讨会”.大会主题为“推动亚洲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促进合理用药”.由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上海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与江西省药学会联合主办,《药品评价》杂志社协办。来自国内外药物流行病学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人员160多人。其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葡萄牙、英国、日本、韩国、台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学者20余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任德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药品评价处颜敏处长、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衣承东副局长、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张京华副局长、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刘理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主席Sean Hennessy教授、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科奠基人《pharmacoepidemiology》主编Brain Strom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Ronald Meyboom教授、Bruce Hugman教授、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副主席Cprinne De Vries教授、Frank May教授、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学术开发部主任薛松林博士、日本东京大学Kiyoshi Kubota教授、韩国首尔大学Byung—Joo Park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王永铭教授、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王大猷教授、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给大会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物警戒》2005,2(1):F002-F002
由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用药学术会议”2004年11月19-2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主题:加强药物警戒、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来,数据发掘(data mining)方法成了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警戒专业人员的热门话题。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数据发掘方法是能较快筛选数据库中有关数据的一种有用的工具。而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成立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各省市中心已逐步建立起相关数据库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不良事件数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基本目的是尽快发现药物在上市前的试验中未能发现的安全性问题。如何从数据库众多的报告中尽快提取出安全性问题的信号,为药品监督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并向医务人员及时传递相关信息,正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所面临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合理用药,基本药物及药物流行病学的相关性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269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余军  吴昊  崔洁 《中国药事》2004,18(11):704-706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定期分析导致ADR的因素,有利于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此,我们对近年来收到的ADR报告表进行分析,并探讨与ADR发生有关的因素,希冀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IoM)有关药品安全问题的建议,药物流行病学专家将参加美国FDA咨询委员会。FDA将制定有关向咨询委员会提交供审查的药品上市后安全情况的标准工作程序,年内还将公布三个指南,使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更加透明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中心医院开展药物流行病学工作提供参考模式。方法:叙述药物流行病学在我院的具体开展情况。结果:药物流行病学已在我院得到初步开展。结论:医院开展药物流行病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曾繁典  吴健鸿 《中国药房》2010,(20):1843-1845
目的:为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和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通过应用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遴选标准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制定过程的分析,提出药物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在基本药物遴选、实施和绩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需运用以药物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结论为评选依据,并应对基本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了解世界上药物流行病学领域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为促进中国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 “TS=[(Pharmacoepidemiology OR Pharmaceutical Epidemiology* OR Epidemiology) AND (safety* OR side effect* OR adverse effect*)]”为检索策略检索文献,并分析检索结果。结果:共检索出8 639篇相关文献,文章发表量及引用次数逐年递增。美、英、德三国分别以43.651%、9.48%和7.698%名列前三位。世界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加拿大1个,瑞典1个。结论:药物流行病学领域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美英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尚需加强药物流行病学领域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The original article to which this Erratum refers was published in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Volume 11, Issue 3  相似文献   

17.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政立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郭代红  郭秀武 《中国药房》1997,8(5):195-197
本文介绍了药物流行病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阐述了药物流行病学与药政立法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指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为药政法规的制订与出台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并协助药政管理部门作出正确的决断,而药政法规的制订又能进一步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实施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8.
19.
20.
药物流行病学相对较新并且涉及试图将在大量人口中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使用模式定量化。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比随机试验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对长时期内发生的罕见不良反应定量化的能力。最近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中出现的不一致性使得临床医生和政策制定者很难作出准确的药物疗法决策。本文指出了药物流行病学的优势以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论在这些年来的进步。此外也探讨了结果不一致潜在的问题,并倡导药物流行病学专家制定出规范的关于组织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