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的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小板。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试验组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1.5±0.7)h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4.9±1.3)h,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4.3±2.0)h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13.2±2.5)h,2组间以上数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围产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3例中经治疗的17例,显效10例(占59%),良效5例(占29%),进步1例(占6%),无效1例(1/17,6%)。23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4人(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的诊断、处理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6年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ITP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妊娠中期孕妇,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晚期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妊娠末期联合输注血小板悬液支持下,均采用剖宫产方式安全分娩,未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ITP,经合理治疗,预后良好,颅内出血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产期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5例,同期妊娠分娩数为8 064例,发生率为3.1%0;22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显效,8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91%;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分娩17例,2例产后出血,无孕产妇死亡;25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6个(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影响;剖宫产指征应以产科指征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俊国  朱珠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61+1796
目的:评估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择10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的ITP患者,用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11例,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体征及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3例,进步1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进步1例,无效1例。两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口服中药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雷婷  梁影  李存杰 《医学综述》2013,(16):3009-3011
目的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收集汉中市人民医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ITP患者48例,其中35例初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组(18例)和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组(17例),12例复发难治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抗体封闭治疗,1例病程长达5年且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三次均有效,但不能长期维持疗效的患者最终选择脾脏切除治疗。观察两组初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情况,分析四种治疗方案中ITP的临床表现、诱发原因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组(88.23%vs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对难治复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依然有效。结论对于ITP患者的治疗,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显著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应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共有效率达9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1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2例妊娠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18例,占1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24例,占14.8%,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组)98例,占60.4%。妊娠期血小板平均值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5.4±16.2,42.5±18.7,76.2±23.4、61.3±13.5(×109/L),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产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平均所需时间ITP组、PIH组与PAT组分别为23d、6d、4d。各组输注浓缩血小板治疗或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前及治疗后d4血小板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四天血小板ITP组、PIH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AT组治疗前后血小板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查找病因,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给予输血小板、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IVIgG)等综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34例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诊疗经验。结果:34例患者,经阴道分娩19例,14例剖宫产,1例早期流产;产后平均24h出血量226ml;未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结论:ITP合并妊娠,应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静脉人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产妇以经阴道分娩为主;如血小板极低,在输注血小板的情况下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唐云霞 《中外医疗》2009,28(21):34-3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临床特点与围生期处理。方法54例PT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倒血小板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PT的病因,治疗及分娩方式。结果PT的病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瘴(IT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研究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AT是PT的最主要茹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P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IT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对照组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14%)、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51.72%、5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处理方法、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25例(41.7%);其次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20例(33.3%)。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为72.7%,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全部治疗有效,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达75%。3种方法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1例行剖宫产,19例阴道分娩。4例出现产后出血,均存在宫缩乏力,Spearman相关分析剖宫产病例的产后出血与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376,P=0.015)。新生儿4例出现血小板减少,其母亲均为ITP,2例有脾切除史的新生儿血小板均<10×109L-1,1例新生儿出现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结论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以ITP及GT为主。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和血小板制剂是治疗的有效手段。治疗后血小板<50×109L-1或有产科指征行剖宫产,应有良好的宫缩来预防产后出血。治疗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IT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监测血小板。对于有脾切除史的孕妇应充分告知发生严重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临床资料,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按治疗时血小板计数情况分组,血小板计数(50~100)×109/L为Ⅰ组共14例,血小板计数<50×109/L为Ⅱ组共22例。记录Ⅱ组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产后出血、新生儿ITP、颅内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剖宫产率较高)。结论妊娠合并ITP对母儿均有潜在的危险,加强围产期管理,根据轻重程度积极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围生期处理。方法: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8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组妊娠期及产前、产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T组和ITP组在产前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治疗后第2天,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临床资料,参照第二届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按治疗时血小板计数情况分组,血小板计数(50~100)×109/L为Ⅰ组共14例,血小板计数<50×109/L为Ⅱ组共22例.记录Ⅱ组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产后出血、新生儿ITP、颅内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剖宫产率较高).结论 妊娠合并ITP对母儿均有潜在的危险,加强围产期管理,根据轻重程度积极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刘桂玲  邹青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86-1886,192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选取蚌埠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1年6月间就诊的3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24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例,急性白血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治疗方法是给予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或输注血小板等,其中23例行剖宫产,有1例出现产后出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并且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出血倾向及加强胎儿监护。对于血小板〈50×109/L或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予以糖皮质激素和(或)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HD-IVIg)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10 mg/d静脉滴注,用7-21 d后,改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维持3个月;治疗组18例在上述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HD-IVIg400 mg/kg.d-1,静脉滴注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成人重症ITP患者,可首选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m thrombopoietin,rhTPO)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儿童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对重症小儿ITP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柏玲  何允兰 《吉林医学》2006,27(7):825-82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有效治疗主要依靠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我院1996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108例患儿。其中重型36例,对其中的12例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及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平舆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65例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剖宫产45例,阴道分娩20例。阴道分娩患者中3例发生产后出血,剖宫产患者中5例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为200~500 ml;66例新生儿中早产2例,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及颅内出血各1例。经过积极处理,孕妇无1例死亡,新生儿1例死亡。结论: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及时诊断及治疗很重要,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是有效治疗药物,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分娩方式,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