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椎板切开治疗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开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1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了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与同期的116例全椎板切除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半椎板切除病人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远期效果较全椎板好,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病人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棘突基底部截骨全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1999—12/2005—12笔者采用该术式对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485例、两节段115例进行椎管扩大减压、椎管成形。结果:疗效评分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定。术后1~6a 600例均得到随访,其中507例改善率为53%~84%,优良率为84.5%(507/600)。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实等优点,绝对手术适应证为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全椎板切除减压者。  相似文献   

3.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采用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肿瘤的17例病人的手术、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例病例,3例为脊膜瘤,14例为鞘膜瘤。颈部3例,胸部8例,腰部6例,颈部3例中有1例为哑铃型,胸、腰部有3例为多发性。除颈部哑铃型肿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其他16例均全部切除肿瘤,没有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废损,没有脊柱畸形、腰背疼痛等症状出现。结论: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适用于椎管内脊髓外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定位下小范围半椎板切除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2例椎管内肿瘤,其中颈椎椎管内肿瘤2例,胸椎椎管内肿瘤4例,腰椎椎管内肿瘤6例。结果12例均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有3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后经治疗,3~7天内脑脊液漏消失。术后随访5个月~2年,平均12个月,1例复发。疗效评定:优4例,良5例,尚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术后摄片均未发现脊椎不稳定现象。结论定位下小范围半椎板切除治疗椎管内肿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简便、疗效好,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半椎板与全椎板两种径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50例采用半椎板入路治疗,70例采用全椎板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半椎板组的肿瘤切除率为98.0%,与全椎板组的9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椎板组的症状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脊椎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微,患者住院时间短,有利于脊椎的稳定性维持.  相似文献   

6.
临床广泛应用全椎板人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大,因此开始行半椎板人路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其可行性及疗效已得到证实,且可以切除椎管内大部分肿瘤。神经内镜在颅底疾病如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脑脊液瘘等手术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但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报道较少。本院2011年9月-2013年1月采用半椎板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22例椎管内肿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半椎板人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1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因肿瘤所属的神经根切断出现相应肌肉运动障碍,随访6个月,其中2例完全恢复,另1例恢复不完全.其他患者未见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结论 半椎板入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的应用。方法经半椎板显微镜下切除21例椎管内髓外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1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随访期内(248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单侧半椎板人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85-2186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给予椎板棘突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棘突咬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脊髓横截面积、脊髓成角畸形、脊柱不稳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实现了解剖复位,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 用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方法治疗椎管狭窄症84例,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椎板厚度平均减少6mm;矢径扩大7mm;横径扩大6mm;椎管截面积增加108mm^2,术后随访5-8年,优68例,良16例。 结论 术式对解剖结构切除和破坏较少。手术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脊髓和神经根在椎管内的容纳更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n=46)与B组(n=42)。A组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B组行常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术后1年复发率与萎缩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附睾炎、鞘膜积液、阴囊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组无复发病例,复发率低于B组的9.7%(4/41);萎缩率为2.2%(1/45),低于B组14.3%(6/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睾丸萎缩率,且恢复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邹雯 《医学临床研究》2016,(8):1466-1469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25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截至2015年4月,完成随访24例,1例失访.随访率为96%.②完成随访的24例患者中术后5年内无复发病例,术后第6年复发1例,该患者为中分化宫颈鳞癌Ⅰ B1期行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总复发率为4.2%(1/24).术后再发CIN Ⅰ级3例(12.5%),2例为中分化宫颈鳞癌Ⅰ A1期行宫颈冷刀锥切术,1例为高分化宫颈鳞癌ⅠA1期行阴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均发生在术后5年内.③术后有妊娠计划的15例中有10例共10人次妊娠,总妊娠率为66.7%.成功受孕的10例中足月分娩6人次(60%),早产3人次(30%),流产1人次(10%).[结论]①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安全的.②针对肿瘤分化好、切缘阴性的宫颈癌ⅠA1期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肿瘤预后良好,并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与根治性手术对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行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手术的34例肾细胞癌患者(观察组,n=34)和38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n=38)临床资料.对比其围术期指标(平均术程、切口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3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差异,记录其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受试者随访3年内存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血清SCr检测水平及术后第2、3年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血清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年KP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影像复查结果显示,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胸膜、脾脏等脏器功能损伤,术后也无尿瘘、肾功能衰竭、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保留单位肾肿瘤切除术相较于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更利于保留肾癌患者肾功能,于其术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 )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应用POEM治疗133例AC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评分、并发症、复发、内镜及钡餐检查等资料。【结果】13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58.8 min ,隧道长度平均为13.5 cm ,肌切开长度平均为10.4 cm。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6.4 vs 0.5,P <0.001);食管直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9.0mmvs32.4mm,P <0.001);并发症发生率为6.8%(9/133),其中气肿发生率为4.5%(6/133);平均随访19.3个月,99.2%(132/133)有效,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结论】POEM 治疗AC可获得满意的中长期疗效,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入路万向双柱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应用 AO 2.4 mm 桡骨远端万向双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从影像学、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估,随访疗效。【结果】患者均获为期6~12个月的术后随访,X 线片示术后达临床愈合。2例出现正中神经损伤,1例骨折端再次发生骨折再移位,无切口感染病例。根据 X 线片测量,术后掌倾角平均9.4°(6°~15)°;尺偏角平均18.9°(11°~26)°。根据 Garland&Werley 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结论】万向双柱 LCP 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能够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有利于患肢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玻切)治疗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来本院眼科治疗的21例恶性青光眼患者进行25G微创玻切术,切除中轴及周边基底部玻璃体,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眼角膜情况、前房深度、眼压及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术后患者的眼角膜水肿均明显消退,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16±0.32)mm加深到术后的(2.37±0.59)mm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眼压由术前的(33.23±6.81)mmHg降低到术后的(16.92±4.51)mmHg ,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手术后眼底可窥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微创玻切术能够加深前房,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恶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瘤内切瘤微创手术对颅内各类巨大型肿瘤的切除效果。[方法]采用瘤内切瘤技术对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巨大肿瘤患者73例进行手术,同时部分患者术后辅助以化疗,术后对患者保持随访,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 Kamofsky 评分并进行对比,统计患者肿瘤切除程度。[结果]73例巨大脑瘤患者,Ⅰ级切除22例(30.14%),Ⅱ级切除29例(39.73%),Ⅲ级切除10例(13.70%),Ⅳ级切除12例(16.44%)。随访至今,Ⅰ级、Ⅱ级切除患者均未复发,Ⅲ级切除患者复发1例,Ⅳ级切除患者复发5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Kamofsky 评分均提高15分以上,脑膜瘤患者可高达20分以上。[结论]瘤内切瘤技术对巨大型脑瘤的治疗能达到较好的微创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另3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切口为(4.5±1.2)cm,明显小于对照组(18.6±3.4)cm;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1.3±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4.2±2.6)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为(112.3±23.5)mL和(116.4±22.6)mL,明显少于对照组(208.6±13.6)ml。和(224.2±31.7)mL;观察组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为(1,5±0.2)d和(7.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3.7±1.6)d和(13.6±2.3)d,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Voo(1/33),明显低于对照组21.21%(7/3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优势突出,对肝血管瘤患者创伤小,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其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测精准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肾肿瘤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及免疫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在本院进行肾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法分成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精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状态以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 IL-1、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IL-1、TNF-α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CD4+、CD3+、CD8+、IgA、IgG、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肿瘤切除术后给予精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进而改善肾功能水平,有利促进患者预后康复进程和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改进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倒置股骨髁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钛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7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7例采用PFNA固定(PFNA组),30例采用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固定(LISS组),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例数、术后6个月大腿疼痛(V A S法)评分、术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结果】本组中5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PFNA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内固定失效例数小于LISS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取得满意疗效,但PFNA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优于使用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