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术腹部纵切口立"8"字缝合预防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宫产术腹部纵切口由于皮下脂肪组织厚发生脂肪液化而致非感染性裂开屡有发生。本研究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与传统缝合方法进行对比 ,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者 ,术中术者以食指测量深筋膜至皮肤的厚度 ,大于第二指节为大于 5 cm ,共 6 1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平均年龄 (2 7.8± 2 .3)岁 ,孕周 (4 0 .0± 1.3)周 ,体重 (72± 7)kg;对照组 31例 ,平均年龄 (2 .8± 2 .9)岁 ,孕周 (4 0 .2± 1.2 )周 ,体重 (6 9± 6 ) kg。两组患者均无妊娠合并症 ,尿糖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皮肤和皮下脂肪立“8”字缝合对预防腹部手术下腹部纵切口因脂肪液化而非感染性部分裂开的效果。方法 对皮下脂肪组织厚达5cm以上的切口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 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1);脂肪液化切口裂开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部分裂开的12例中7例采用立“8”字二期缝合,其愈合率达100.00%。结论 脂肪组织厚达5cm以上的切口,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脂肪对预防腹部手术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07月至2009年09月在我院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及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5例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切口二期缝合后切口7~9天痊愈。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积极的防治及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年1月~2009年12月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6例临床资料。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很多,肥胖、电刀、手术时间、缝合技巧、羊水污染、胎膜早破,伴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及早发现和充分引流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76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酒精消毒,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治愈率10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结论: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治疗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我院妇产科行经腹手术11116例,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发生率041%。其中妇科手术3416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0例(059%);剖宫产术7700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26例(034%)。46例患者中妇科手术20例,其中子宫全切除术15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5例;合并肥胖10例,糖尿病3例,中度或重度贫血5例,术后咳嗽2例。剖宫产术26例,其中二次剖宫产纵切口6例,其余为横切口;合并肥胖12例,妊娠水肿4例,贫血2例,滞产4例,术后咳嗽1例,糖尿病3例。46例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均较同类手术延长20~4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513±467)mL。  临床表…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46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发生了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笔者对其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全组病例经采(?)积极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9~21天愈合,无1例继发感染。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处理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和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12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手术后切口出现液化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其中年龄分布为41岁,合并症研究显示合并肥胖患者为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3例,合并咳嗽为3侧。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宣传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45例患者在经对症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多伴随肥胖、耱尿病和咳嗽。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行经腹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17例患者进行切口换药、营养、理疗等对症治疗,明显缩短了切口愈合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产科病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危害,不仅影响了病人的康复过程和康复信心,同时对其家人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手术质量,因此,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分析和针对性治疗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本文针对现阶段这一现象的日趋增加,首先介绍了脂肪液化现象,并通过临床48例患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患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一一列举出来,同时根据液化现象程度的轻重,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加以记录分析。并取得了不错的至于效果,说明了这期间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效果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频电刀的普遍应用和肥胖人群的增加,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时有发生.吴阶平等[1]指出: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后如经久不愈则有利于细菌滋生导致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Michail等[2]研究表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通过对全血两步离心法得到的血小板(PLT)浓缩物,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当血小板活化后,生长因子被释放,可明显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妇科腹部术后穴位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静脉血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致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亦升高 ,故对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给予高度重视 ,特别是高危患者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深静脉血栓尤为重要。我们采用无创伤穴位按摩预防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我院收治的因妇科疾患行剖腹手术患者 2 6 0例 ,其中卵巢癌 12例 ,子宫内膜癌 12例 ,子宫肌瘤 95例 ,卵巢良性肿瘤 2 8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4 4例。患者平均年龄 (5 1 6± 5 4 )岁。手…  相似文献   

13.
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密切相关.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裂开、脂肪液化、切口疝及窦道形成.对各类不同并发症需采用相应治疗措施.术前准备、术中缝合技术、缝线的选择及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减少切口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中运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8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以不同麻醉方法为基准,将10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54)。其中,对照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单次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产妇使用的麻醉方法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麻醉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对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其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临床上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我院1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了三种推管内麻醉方法效果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妇科手术中最佳的麻醉方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妇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行一点法腰-  相似文献   

16.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妇科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如今,VTE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VTE预防不容忽视。结合中国妇科术后VTE防治经验,2017年制定了“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文章就妇科围手术期VTE预防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进行详解。  相似文献   

17.
妇科内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手术的“微创伤性”是每一位医师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需要手术干预的治疗过程中,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或将干扰患者内环境稳定的因素降至最低程度并使患者在手术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非常重要。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正是这样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但如果发生了需要临床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就失去了微创手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间歇性气囊加压和低分子肝素对预防妇科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57例患者随机分为间歇性气囊加压(IPC)预防组(79例)与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组(78例),术后1周内采用加压超声检查诊断深静脉血栓(DVT),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常规、凝血检查等数据,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共发生4例DVT(2.5%),1例PE(0.6%)。IPC组2例DVT;LMWH组2例DVT,其中1例合并PE。4例DVT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均较术前显著减少(均为P0.001),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均显著增加(P0.01)。IPC组和LMWH组的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手术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P=0.686,P=0.061)。IPC与LMWH两组间手术前后Hb、PLT、D-dimer、PT、APTT、Fbg、TT、AT-III无显著差异。IPC组发生术后出血1例(1.7%),LMWH组发生术后出血7例(9.0%)。结论:对于因良性疾病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DVT,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IPC或LMWH均可有效减少术后DVT发生率,且IPC可取得与LMWH一致的血栓预防效果,并有较低的术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对于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6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宫腔粘连累及宫腔范围不同分为A组(范围1/3~2/3)与B组(范围2/3以上),每组23例。两组均采取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腔粘连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宫腔粘连评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宫腔粘连评分显著低于B组,月经量多于B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B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分离粘连手术对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宫腔粘连程度越严重,对患者的宫腔分离及月经量、子宫的体积、子宫内膜的厚度恢复就越困难,治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能缩短住院时间甚至不住院而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着病人恢复的质量和速度,增加了医药费用。因此腹腔镜术后的胃肠反应的预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恩丹西酮、氟哌利多及地塞米松分别与联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